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氧对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新生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高氧试验组和空气对照组,高氧试验组吸入95%以上高氧建立高氧肺损伤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新生大鼠3、71、4 d肺组织超微结构和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吸入高氧3 d新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II)出现板层小体结构松散,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随着高氧吸入时间的延长,14 d时AEC-II、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了致死性损害作用,出现了类似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组织形态学特征。VEGF蛋白在高氧吸入3 d时出现降低,7 d明显降低,到14 d时进一步降低。【结论】持续高氧吸入可造成新生大鼠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高氧可抑制VEGF蛋白在新生大鼠肺内的表达,VEGF可能在新生鼠肺发育和高氧肺损伤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虽是两个独立组织器官的损伤,但当疾病发展到某种程度或阶段时,两者之间将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目前研究发现肾损伤分子-l(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可作为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同时炎症反应相关性指标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ion protein,CCSP/CC16)在AKI、ALI中均表达异常.因此,在AKI与ALI发病过程中,KIM-1、CC16是否参与二者的生理病理过程,笔者复习近期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矽尘和不同染尘时间对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克拉拉细胞蛋白(Clara cell protein,CC16)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矽肺的早期诊断新指标。方法制作矽尘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矽尘剂量和染尘时间各组不同,测定大鼠BALF中羟脯氨酸(HYP)含量、BALF和血清中CC16及SP-D含量以及肺组织中CC16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BALF中CC16的含量在染尘后第3天(49.65 ng/mg)、第7天(47.10 ng/mg)、第14天(46.15 ng/mg)、第21天(41.63 ng/mg)、第28天(38.02 ng/mg),均较对照组(分别为61.27 ng/mg,60.67 ng/mg,61.20 ng/mg,60.61 ng/mg,56.76 ng/mg)显著降低(P<0.05),并出现下降趋势;血清中CC16的含量在第7天(9.8 ng/ml)、第14天(9.36 ng/ml)、第21天(9.0 ng/ml)、第28天(8.78 ng/ml)也较对照组(11.04 ng/ml,10.84 ng/ml,10.88 ng/ml,10.96 ng/ml)显著降低(P<0.05)。大鼠血清中SP-D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BALF中SP-D含量随染尘时间变化出现抛物线趋势。肺组织CC16免疫组化显示Clara细胞损伤严重,CC16表达降低。只有50 mg/ml染尘组BALF的HY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矽尘引起肺组织病变过程中CC16和SP-D具有肺组织特异性,可能作为矽肺的一个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5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原发性输卵管癌、15例正常输卵管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结果:AQP1主要表达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癌巢周围间质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上,AQP5表达于癌细胞质内及输卵管上皮细胞质。AQP1和AQP5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呈高表达,与正常输卵管AQP1和AQP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Ⅲ,Ⅳ期输卵管癌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但在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间无统计学差异。AQP5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QP1和AQP5的高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医院普通感染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提取两组患者DNA,经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及测序技术检测AQP5基因多态性,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PCT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rs3736309、rs296759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QP5rs3736309、rs2967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感染无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是否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病情程度、rs296759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OR=1.650)、APACHEⅡ评分≥15分(OR=1.533)、rs296759基因型(CC)(OR=1.608)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D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LI患儿16例作为AU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RDS患儿7例作为ARDS组,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2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组新生儿进行血清CC16及SP—A水平检测,比较3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结果ALI组及ARDS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均低于AR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C16及SP—A的检测运用于新生儿ALI与ARDS的诊断中较为敏感,并且可作为ALI及ARDS的鉴别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成空气对照组、空气+PTX组、高氧对照组、高氧+PTX治疗组。高氧组与治疗组分别建立高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制备模型后腹腔注射PTX(20mg/kg.d)。各组模型3、7、12、15天随机分批处死,取肺组织检测SOD活力、MDA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发育程度。结果:高氧对照组SOD活力低于高氧+PTX治疗组,MDA水平明显高于PTX治疗组(P<0.01)。结论:PTX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RCFs)对Wistar大鼠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0月,将96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低剂量组(5 mg/ml RCFs)、中剂量组(10 mg/ml RCFs)和高剂量组(20 mg...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鼠急性肺损伤(ALI)铬水平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将ALI实验动物随机分为12组,其中6组为葛根素治疗组,ALI后均立即给予葛根素治疗,依照采集肺组织标本不同时间点分为:6h组、8h组、12h组、16h组和24h组(均12h追加一次葛根素)、36h组(12和24h各追加一次葛根素);用生理盐水替换葛根素为6组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铬含量。结果治疗组组间、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或P<0.01)。除治疗24h组外,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可降低ALI大鼠肺组织铬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酚注射液和微量肝素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为高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Wistar乳鼠120只,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模型组、异丙酚治疗组和微量肝素治疗组,每组各30只。实验开始第3、7及14天各处死10只动物,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观察肺水肿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和Clara细胞的数量。结果:异丙酚治疗组BALF中MDA水平、肺W/D、肺组织中TNF-α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高氧模型组,Clara细胞数明显高于高氧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各药物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注射液及微量肝素可以减轻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程度,对高氧环境下的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权  王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996-998,100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缺血再灌注组(I/R)、血必净组(XBJ),每组12只。通过阻断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肺泡壁明显增厚、间质内有大量多型核细胞浸润,肺组织MDA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TNF-α、IL-1β、IL-6mRN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血必净组上述指标则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的降低小肠缺血-再灌注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和下调TNF-α、IL-1β、IL-6等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针剂对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油酸模型组及银杏达莫治疗组,每组8只。连续监测并记录造模前、造模和治疗后1、2、3、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肺组织湿、干重量,计算湿/干重比,并取肺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银杏达莫组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银杏达莫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降低MDA(p<0.05)和升高SOD(p<0.05),减轻肺组织湿/干比(p<0.05)。结论银杏达莫针剂可减轻油酸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清  李宏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42-4143,4145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44例)、常规剂量组(44例)和大剂量组(44例),3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3组间PaO2及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aO2及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3d后,大剂量组PaO2及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经治疗进展到ARDS者分别有10、8、2例,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有6、5和1例死亡,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ARDS病例后,大剂量组PaO2/FiO2恢复到300mmHg以上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对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对小儿ALI患者肺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对小儿ALI的预防、治疗和转归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玲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42-2444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辅助呼吸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辅助呼吸、抗炎治疗、对症和常规补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滴注血必净50ml,2次/d,共注射7d。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及治疗7d后比较疗效,指标包括:血液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气道压力、血气分析和脱机的百分比,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改善措施7d,实验者患者各项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的脱机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者罹患该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辅助呼吸可以显著提高罹患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脱机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减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7d龄健康新生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采用改良Rice方法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将新生大鼠置于37oC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h脑含水量。应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HIBD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结果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HIBD大鼠左侧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维持铁代谢的稳态对防治铁超载引起的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新次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59-3760,3769
[目的]探讨血清VEGF和MMP-9含量动态变化监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d1、d3、d7、d14血清VEGF与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d1明显升高,d7达到峰值,d14仍维持的高水平;血清MMP-9水平d1即明显升高,d3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但d14后仍维持的较高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面积的增加,血清VEGF与MMP-9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VEGF与MMP-9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5)。[结论]血清VEGF和MMP-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水平发生明显升高,呈动态变化,并且VEGF和MMP-9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其水平与随脑梗死面积的增加不断升高,通过对其监测有助于对脑梗死及时诊断及判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IL-10水平和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分成3组:手术对照组(S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参附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诱导制备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S组和ANP组于术前30分钟开始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kg-1.h-1,而SF组于术前30分钟开始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10mg·kg-1.h-1(1mg稀释为1ml)。4小时后活杀,每只大鼠取一叶左肺,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与IL-10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MDA含量和TNF-α水平ANP组显著高于S组和SF组(p<0.01),且SF组MDA含量高于S组(p<0.05);S组和SF组SOD活性高于ANP组(p<0.05);IL-10水平ANP组显著低于S组(p<0.01),且低于SF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降低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保护SOD活性,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夹心法检测86例肺癌和52例正常人血清中sHVEM水平,探讨sHVEM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不同分型的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与分型及恶性程度成正相关,肺鳞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Ⅲ期患者组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组,肺腺癌术后患者血清sHVEM水平显著低于术前。[结论]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临床分型、分期和治疗情况呈正相关,提示sHVEM可能与肺癌的发病有关,检测sHVEM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AOPP患者入院时、中毒后12h、48h、72h时的血清NGAL水平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GAL水平。[结果]AOPP组入院时、中毒后12h、48h、72h时的血清N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水平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升高,NGAL与不同中毒程度分级呈正相关(r=0.548,P﹤0.01)。[结论]监测AOPP患者血清NGAL水平有助于判断中毒程度,AOPP患者血清NGAL水平的升高对早期急性肾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组60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30例,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行股静脉穿刺采血作肝功能、心肌酶谱(CK、CK-MB、LDH、AST)及hs-CRP检测。结果高胆红素组治疗前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趋于正常(p>0·05);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发生心肌损害,早期心肌酶谱与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有助发现其心肌损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