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如北美、欧洲、亚洲,均出现胃远侧端肿瘤发病率降低,而责门癌和食管末端腺癌的发病率升高。在一些国家,腺癌在食管癌构成比中已超过鳞癌。在我国主要是贲门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对本病的发病特征了解甚少,仍不清楚此种变化的原因。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RO切除,但是手术治疗效果却不如人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多是晚期。肿瘤生长位于两个空腔脏器的交界部,肿瘤的生长特征介于食管和胃腺癌之间,临近组织易受浸润,预后差,在外科治疗时需要一个较大的手术操作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腺癌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护理特点.方法:将收治的早中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腺癌患者122例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总结两组手术方式不同特点和护理配合要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微创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日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出微创手术的优势.结论:运用不同护理方法,将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护理技巧和配合经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杨振艳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7,26(3):173-174
为探讨宫颈腺癌患者的结局及其有决定意义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对1990-1999年突尼斯Salah Azaiz学院肿瘤外科的79例宫颈浸润性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的病因学关联及感染者中Cag致病岛的致病性。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中外数据库中1980年1月至2015年4月所有Hp感染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取所需文献,并采用NOS 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计算异质性检验以及合并OR值和95%CI。结果 共纳入5 547例研究对象,食管-胃交界部肿瘤1 446例,Hp感染阳性837例;对照组4 101例,Hp感染阳性2 056例; 13项研究合并OR=0.95(95%CI:0.66~1.36),P=0.71。高发地区OR=1.66(95%CI:1.33~2.08),P<0.001,高于低发地区(OR=0.68,95%CI:0.49~0.94),P=0.020。此外,6项研究数据显示,Cag致病岛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合并检出率分别为80.50%、79.80%,合并OR=1.24(95%CI:0.96~1.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90)。敏感性与发表偏倚分析均表明研究结果比较稳定、可靠。结论 Hp感染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无明显关联,但在高发与低发地区的关联截然相反,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Cag致病岛在Hp感染者中检出率较高,但其与食管-胃交界部肿瘤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潘泓多孟宪梅年媛媛陈洪锁 《智慧健康》2021,(16):76-78
目的 探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H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100例GERD合并H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合并HH的100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间一般人口学、临床表现及分型、辅助检查特征及临床常用治疗措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BM...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高龄患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8例80岁以上高龄患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常规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①高龄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以精神萎糜,乏力倦怠、食欲差、病情变化较快为特征。②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出现的时间早于X片的表现。③提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办法和措施。结论 呼吸道感染是造成高龄患单器官或多器官衰竭的诱因,掌握其发病特征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分析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9年9月所收治的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与病理表现,对比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情况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HPV检测结果分别为18型、(18、45)型、(1... 相似文献
10.
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的探讨宫颈微小偏离型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DA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MDA临床症状以宫颈水样溢液为主,伴/不伴接触性出血,体征多数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手术前活检难于确诊,术后根据腺体浸润宫颈深度和免疫标记CEA、CA125、ER、PR、Ki-67等确诊。结论宫颈MDA的早期确诊率极低,应警惕宫颈水样溢液和/或宫颈肥大者,应争取宫颈深部(〉7mm)活检,必要时施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大多数病例需要术后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流感流行季节老年流感及流感样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老年流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以流感样症状就诊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特点、存在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同时留取患者的鼻咽拭子进行流感抗原快速检测(胶体金法);两周后电话随访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结果共收集老年发热患者76例,其中老年流感患者27例,流感样老年患者49例,老年流感患者中单纯甲型流感患者14例,甲型和乙型混合感染13例;流感患者中发生全身酸痛占70.4%高于流感样患者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流感患者为(2.33±1.27)d、流感样患者为(3.49±2.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者中,老年流感患者为(51.2±26.2)mg/L、流感样患者为(32.8±3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老年流感患者均痊愈,14例单纯甲型流感患者7例出现合并症,13例甲乙型流感混合感染患者均存在合并症。结论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流感患者可发生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混合感染,同时还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产生影响,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减少危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感染的老年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脓腔引流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本研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36%,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微生物标本138份(送检率95.83%),检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7.34%,革兰阳性菌占6.96%,真菌占5.70%;前3位分离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59株,37.34%)、肺炎克雷伯菌(29株,18.35%)、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5.7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78%,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在1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1.72%,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在6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22.22%,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感染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 相似文献
13.
Desmond Curran Carmelo Pozzo Jerzy Zaluski Magdalena Dank Carlo Barone Vahur Valvere Suayib Yalcin Christian Peschel Miklós Wenczl Erdem Goker Roland Bugat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9,18(7):853-861
Purpose The quality of life (QL)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irinotecan, folinic acid and 5-fluorouracil (5-FU)
(IF arm) or cisplatin with 5-FU (CF arm) is presented.
Methods Patients with measurable or evaluabl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ceived IF weekly for 6/7 weeks or CF q4 weeks. QL was assessed
using the EORTC QLQ-C30 at baseline, subsequently every 8 weeks until progression and thereafter every 3 months until death.
The QL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sever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summary measures and pattern-mixture modelling.
Results A total of 333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and treated (IF 170, CF 163). The time-to-progression for IF and CF was 5.0 and 4.2 months
(P = 0.088),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compliance rates for QL questionnaire completion were 60 and 56% in the IF and CF arm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treatme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physical functioning scale (P = 0.024), nausea\vomiting (P = 0.001) and EQ-5D thermometer (P = 0.020) in favour of the IF treatment arm.
Conclusion There was a trend in favour of IF over CF in time-to-progression. The IF group also demonstrated a better safety profile than
CF and a better QL on a number of multi-item scales, suggesting that IF offers an alternative first-line platinum-free treatment
optio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is study was sponsored by Pfizer, Inc. The phase III part of this study has bee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Orlando (ASCO), FL, 2005 and the ASCO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ymposium, Hollywood,
FL, 2005. 相似文献
14.
朱凤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9-6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特点。方法:将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A组),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B组)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A组血压、尿蛋白、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心肌缺血、脑梗塞、脂肪肝、眼底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时的空腹血糖较B组低,参加定期糖尿病教育讲座的A组明显多于B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和各种并发症,易发生低血糖和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坚持参加糖尿病教育讲座,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优势,给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特点,为指导老年尿路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中尿微生物培养阳性的13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有症状尿路感染组86例和无症状菌尿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尿液微生物培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尿白细胞数、尿细菌数、血清降钙素原(PCT)等的差异性,并绘制受试者的ROC曲线。结果两组患者分布分别以老年神经内科21例占24.42%、8例占18.18%,和老年心血管科13例占15.12%、10例占22.73%为主;尿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4.65%和47.92%;有症状尿路感染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19%高于无症状菌尿组患者的77.27%(χ~2=8.158,P=0.004);有症状尿路感染组患者尿白细胞和血清PCT均高于无症状菌尿组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尿白细胞cut-off值为231.90时,区分有症状尿路感染和无症状菌尿的灵敏度80.00%,特异度67.60%;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CT的cut-off值为0.0405时,灵敏度100.00%,特异度57.10%。结论尿白细胞、血清PCT在老年患者有症状尿路感染和无症状菌尿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2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结果 112例患者主要以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为主要表现,且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其中>80岁者发生率为8.36%,高于≤80岁患者的6.42%,并发≥2种基础疾病者为8.87%,高于并发1种疾病的患者的6.42%,侵人性治疗患者占9.84%,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的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及有无侵入性操作,给予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临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121例患者,其中74例为脓毒症,47例为脓毒性休克。存活组92例,死亡组2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合并症个数 ≥ 2的比例均较高(P<0.05);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也较高,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 -二聚体(D -D)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和清蛋白(ALB)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D -D及Cys-C表达水平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AUC=0.758)、D -D(AUC=0.774)、Cys-C(AUC=0.650)预测患者的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均P<0.01),与单个指标相比,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显示出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882)。结论 发生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增高、D -D及Cys-C表达水平增加是导致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D -D和Cys-C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A comprehensive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sing the case records of 86 hypothermic elderly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according to a standard protocol in our department between 1980 and 1985 is presented. Hypothermia was found to occur not only in the frail, demented and disabled elderly men and women, but also in apparently healthy elderly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in rest homes (40%).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was not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hypothermia but to the underlying pathology.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hypothermia and mortality. Fatality was less among the group receiving substantial services, but the overall mortality within 48 hours was 36%. Early detection improved survival. Eleven per cent had recurrence of hypothermia and 90% of those who survived hypothermia died within one year. Prolonged duration of hypothermia, high levels of neutrophilia, blood urea and amylase,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impairment of consciousnes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及与内毒素、炎症程度的变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86例,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5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6例;分别检测PCT、内毒素、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PCT与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毒素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感染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各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重症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检测血清PCT水平,对鉴别诊断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9)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43例,感染率为14.3%;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43例肺部感染患者入院48h呼吸系统特征分布显示,咳嗽、咳痰患者30例占69.8%,发热20例占46.5%,肺实变体征、啰音患者33例占76.7%,片状、斑状侵润性阴影或肺纹理增多等类圆形病灶患者38例占88.4%,血白细胞>10×109/L或中性粒细胞>70.0%患者23例占53.5%;43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阳性23例,阳性率为53.5%;23例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65.52%,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真菌4株占13.79%。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