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巴南区网络直报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的实验室分类情况,为消除麻疹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巴南区2008-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疑似麻疹和风疹病例急性期血清IgM抗体,并采用Excel2003软件对实验室诊断的麻疹和风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407份疑似风疹、麻疹病例血清标本中,麻疹IgM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6.14%,风疹IgM阳性标本150份,阳性率36.86%,麻疹IgM和风疹IgM双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0.24%。结论 2008-2009年巴南区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风疹阳性率低,应继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对深圳市1998~1999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共检测RFIs 328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54.8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45%.RFIs病例中麻疹和风疹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麻疹发病以少年儿童为主,而风疹主要发病对象则出现两个非连续年龄高峰期,分别为儿童高峰期和青少年高峰期.18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占83.89%.结果显示,RFIs病例中以麻疹、风疹为主,其分布也与麻疹、风疹流行特征相似.有必要将RFIs病例血清学监测列入计划免疫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 2012年该区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41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11例,阳性率为46.06%;风疹IgM抗体阳性38例,阳性率为15.77%;其中有4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阳性。麻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于20-30岁年龄和8个月-10岁以下年龄,其次是8个月以下婴儿。流行高峰后移至5-9月份。风疹阳性年龄20-30岁组最高,其次为30-40岁组。流行高峰在3-6月份。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出疹4天后采集的血清标本IgM抗体阳性率(麻疹49.75%、风疹18.27%)明显高于3天内(麻疹为29.55%、风疹为4.55%)。麻疹、风疹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者占88.29%和92.11%。结论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查漏补,麻疹初免年龄应适当提早。提高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采集率。同时也需要加强风疹的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控制风疹疫情的蔓延,并进一步加强麻疹、风疹及其他出疹性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2006年合肥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对331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5.62%,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3.60%.在出疹后4~14 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麻疹IgM阳性病例≥20岁组阳性数最高(33.11%);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3~19岁自(64.4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31例,占20.53%;无免疫史的40例,占26.49%;免疫史不详者80例,占52.98%[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与检出率密切相关;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应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3年合肥市庐阳区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30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8.18%,风疹为8.18%。麻疹IgM阳性病例中≥18岁组最多(占45.16%),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2岁组(占96.30%)。麻疹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6月,风疹主要集中在1-5月。93例麻疹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占18.28%,无免疫史占46.24%,不详占35.48%。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接种质量,重视人群的免疫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南宁市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对2011-2013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及风疹IgM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3年南宁市共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630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31份,阳性率为20.79%;风疹IgM抗体阳性107份,阳性率为16.98%。各年间麻疹、风疹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5,P<0.05;χ2=30.36,P<0.05)。采血时间在出疹后第0~3天、4~7天、8~14天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P<0.05)。麻疹发病主要在城区,占82.44%,时间集中在5-8月,占77.10%。麻疹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和18岁以上成人为主,分别占61.83%和31.30%;风疹病例主要分布在10~15岁年龄组,占45.79%。结论消除麻疹应将提高首剂含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作为优先策略,加强以个案为基础、实验室支持的麻疹监测系统管理,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569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569例RFIs患者中麻疹IgM阳性258例,阳性率为45.34%;风疹IgM阳性140例,阳性检出率为24.60%。2003年检出率明显高于2001、2002年。RFIs发病以春季为主,麻疹4、5月份最多,占麻疹总病例的55.88%;风疹病例以4~6月份为高峰,占全年风疹总病例的79.8%。麻疹IgM阳性年龄<1岁组和≥20岁组逐年增加;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7~19岁,占风疹IgM阳性病例的77.1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58例,占22.48%无免疫史的95例,占36.82%;免疫史不详者105例,占40.70%。结论:扩大麻疹疫苗接种年龄,加大强化免疫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14—2018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 IgM 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18年定西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30份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6份,阳性率为26.85%,麻疹阳性检出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岁组(46.51%),其次为<8个月组(42.65%);麻疹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7月份,各月间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病例占麻疹阳性病例的比率最高(71.43%)。结论 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和检测可及时了解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 1993~ 1998年 45 6例采集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和 83例采集双份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发病后 4~ 2 1天阳性率分别为 92 86%和 95 0 6% ,而发病后 1~ 3天和 2 2~ 42天的麻疹IgM阳性率显著较低。病例的同一份血清检测麻疹和风疹两种IgM抗体 ,说明麻疹阳性和风疹阳性互不干扰 ,各具特异性。分析 2 70份麻疹IgM阳性的病例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组和有无免疫史的表现有极显著差别。检测麻疹IgM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 2005-2009年五年间,收集2 279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22%,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542例,阳性53例,阳性率为9.7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与有免疫史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比率为2.35:1。2008年为发病的高峰。不同采血时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高峰为春夏季节。麻疹阳性病例呈低龄化趋势。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麻疹高发前期适时定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应大力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