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8例(54眼),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6mo,54眼中48眼视力较前有明显提高。54眼前房深度均加深,术前前房深度(1.612±0.354)mm,术后前房深度(3.296±0.243)mm。54眼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眼压(22.42±3.53)mmHg,术后眼压(13.52±3.24)mmHg。房角镜检查术后1mo和3mo随访房角均开放,未发现房角再粘连。48例术后6mo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孙勇  万新娟  刘刚  秦艳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42-1944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且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的患者46例5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的变化。

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房深度明显增加,房角均有不同程度开放。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择对合适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0例(22眼)。男12例(14眼),女8例(8眼)。年龄64~85岁,平均(76.80±3.1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均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情况,随访3~12个月。结果患眼术前眼压范围7.8~30.013]mHg,平均(18.91±5.48)mmHg,术后平均(11.81±2.90)mmHg,t值4.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性降低。术前BCVA≤0.1者7眼,占31.80%,术后BCVA≤0.5者12眼,占54.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周边前房深度〈1/2CT者18眼,术后22眼周边前房深度≥1CT,虹膜平坦,周边膨隆消失。术后房角关闭所在象限可见不同程度的开放,周边虹膜粘连范围缩小。2眼出现前房渗出.虹膜部分后粘连,1眼发生后囊破裂,未发生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张晓鸣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01-160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5例55眼均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术前、术后1wk;3,6mo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2.4±3.1mmHg,术后14.3±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49±0.31mm,术后随访平均深度为3.04±0.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术前房角关闭范围≤180°者36眼,术后房角均增宽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0例(64眼);男38例(40眼),女22例(24眼);急性闭角型36例,慢性闭角型24例.年龄60~80岁,平均73岁.全体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进行了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18.38±4.38) mm Hg,术后(10.73±3.10) mm 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t值为4.6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BCVA≤0.05者15眼,占23.44%,术后BCVA≥0.3者51眼,占79.69%.术前周边前房深度<1/2 CT者46眼,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 CT者36眼;术后前房角可见不同程度开放.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2010-01/2011-10入选本研究的95例112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的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术前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分别为0.14±0.18,34.5±6.5mmHg,1.51±0.27mm; 术后1wk; 1,6mo视力分别是0.61±0.14,0.61±0.2,0.60±0.151; 术后1wk; 1,6mo眼压分别是13.1±3.7,12.8±3.9,12.9±4.3mmHg; 前房深度为2.49±0.3 1,2.45±0.39,2.46±0.43mm; 术后1wk; 1,6mo的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变化在手术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术后不同的时段,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的差异。房角镜检查:112眼房角均完全开放。术后浅前房、高眼压率及前房炎症反应等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可明显地提高视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可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眼,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观察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2a;所有病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平均眼压15.2±8.1mmHg,术后11.2±5.0mmHg,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126,P<0.01);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22±0.39mm,术后3.36±0.43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4.371,P<0.01);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有减少,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治疗并发白内障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8.
张奇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31-233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96眼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前房角粘连关闭18°~270°(含270°)(A组)和大于270°(B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未见后囊破裂。经治疗随访6mo后,A组眼压和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较少,周边前房角深度和远视力以及房角粘连关闭范围均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各5例,5.8%),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前房角粘连关闭在18°~270°(含270°)之间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黏弹剂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急闭)20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慢闭)18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结果 急、慢闭组术后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例数明显减少,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前房角较术前增宽.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黏弹剂房角分离术可治疗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合并白内障的价值。方法对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18例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及视野的变化。结果术后视力除2例眼底病变外均有大幅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27.3±3.3)mmHg降至术后的(13.6±2.9)mmHg(t=0.19,p<0.01),术后房角检查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视野检查无缩小但视敏度明显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适应症应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仅3眼在1wk内眼压轻度增高(22~28mmHg),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随访3~12mo眼压正常。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均在表面麻醉+球后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仅5眼在4d内眼压轻度增高(25~30mmHg),经治疗后眼压降至20mmHg以下,随访3~24mo眼压正常。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达0.3~0.8,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评价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方法 对24例(32只眼)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 32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3~14个月,术后29只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1只眼眼压偏高需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2只眼再次行滤过性手术治疗,眼压得以控制.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于绝大多数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相当有效的,与滤过性手术相比,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梁永强 《眼科新进展》2013,33(2):187-18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102眼)PAC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59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40例(43眼)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眼压分别为(14.5±3.0)mmHg(1 kPa =7.5 mmHg)、(16.7±2.7) mmHg,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45±0.20、0.26±0.16,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chamber thickness,CCT)分别为(3.20 ±0.49) mm、(1.96 ±0.39)mm,术后角膜边缘前房深度分别为0.403 CCT、0.290 CCT,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CCT及角膜边缘前房深度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观察组房角开放>180°者59眼(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眼(72.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视力恢复及眼压控制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治疗PACG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房角关闭小于1/2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关闭大于1/2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随访22只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2.1±3.9)mmHg,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5及以上者16只眼,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19只眼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安全、降眼压确切、增进视力和开放房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2/2017-02于我院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6例70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患者36例38眼设为观察组,未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患者30例32眼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成功率,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绝对成功率为63%,对照组为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成功率为87%,对照组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视力<0.1、0.1~<0.3、0.3~0.5、>0.5人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7.545,P观察组<0.05; Z对照组=7.213,P对照组<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56,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3.323,P观察组=0.001; t对照组=10.394,P对照组<0.01); 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02,P<0.01)。两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0.411,P观察组<0.01; t对照组=15.621,P对照组<0.01); 观察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6,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9,P=0.036)。

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