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推广应用全省疟疾防治试点毛阳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加速控制疟疾进程。方法 建立健全基层抗疟组织和工作制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疟疾防治,全面开展疾病例侦查。及时发现、处理病人、病灶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采用拟菊酯类杀虫剂防制传疟媒介,用氯喹、哌喹、防Ⅱ合并伯氨喹防治传染源,并部分用磷酸萘酚喹防止流动人口疟痴感染。结果 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从1992年的17.18‰下降到1999年的0.81‰,居民带虫率从1992年的3.11%下降到1999年的0,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从1992年的25.58%下降到1999年的2.45%,大劣按蚊已捕不到,控制疟疾效果显著。结论 8年实践表明,毛阳经验行之有效,防治疟疾效果良好,可继续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防治试点对策和措施对控制疟疾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月报表、流动人口报表等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20年本地居民共血检375 963人次,平均年血检率为18.71%,其中主动病例侦查血检301 395人次,占80.17%,被动病例侦查血检74 568人次,占19.83%;检出阳性病人10 915例,阳性率为2.90%,其中恶性疟3 448例,占31.59%,间日疟7 444例,占68.20%,混合感染23例,占0.21%。疟疾年带虫发病率(API)从1991年的28.39‰下降至2010年的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南省疟疾防治试点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控制恶性疟流行,它为热带山林地区恶性疟控制提供了经验,为海南省的疟疾防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 疟疾在福建曾有4个流行高峰,分别在1937~1938年(3076.9/万)、1954年(266.4/万)、1961年(21.8/万)和 1972年(238.3/万)。经用“三抗三灭”防制策略进行防制,到1975年发病率降至39.76/万。人1976年起,调整为以灭蚊为主的防制策略,疟疾发病率遂年稳步下降,1986年以后全省疟疾发病率连续12年在1/万以下,1997年仅为0.03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①主动侦察进行疟疾监测。凡“四热”病人一律血检。②群体预防服药,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预防药,观察其效果。③实行疟疾检疫制度,对离开疫区的人进行血检。结果采取主动侦察,群体服药和疟痰检疫,可以有效地控制流动人口疟痰流行,降低流动人口的疟疾发病率,特别是群体服药10d后效果很好,二组人群的带虫率分别由12.5%和30.3%下降为4.2%和3.7%。结论群体预防服药是控制流动人口疟疾发病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群英乡位于陵水县西南部,东经109°45′~110°08′,北纬18°22′~18°47′,其北部和西部属丘陵地带,东部和南部为山麓区,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4.88℃,年均降雨量1706.6mm。全乡有4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1个乡办农场,总人口7201人,属高疟区,全年各月均有疟疾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传疟媒介以微小技蚁为主。1991年定为全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的一个。1.建立前1990年的疟疾情况1.1疟疾病例分布:全乡34个自然村6292人口中,发现疟疾有25个村(占73.53%),人口达5802人(占92.21%)。1.2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发病率:全…  相似文献   

6.
海南建省十年来疟疾防治工作回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8年海南建省时,由于开发建设和经济的改变,流动激增,疟疾发病有所回升,发病率296.5/10万,比建省前的1987年上升26.4%,死亡人数达到14例,形势十分严峻。通过(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2)办好试点,以点带面;(3)稳定抗疟队伍,扩大疟疾联防;(4)开展科研合作,提高防治水平,使我省疟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的疟疾发病率为47.6/10万,死亡人数为2例,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  相似文献   

7.
德清县1951-2005年疟疾防治策略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德清县55年来的疟疾防治成果,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和分德清县疟疾流行趋势、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结果德清县疟疾发病率从五、六十年代的1000/10以上逐步下降到1979年的10/10万以下,并持续保持低水平。目前,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患者以外地输入为主。结论德清县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疟疾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疟疾防治工作以防止疟疾的死灰复燃和输入性疟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东莞市疟疾低发地区防治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疟疾低发地区防治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方法:在疟疾低发区采取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同期在疟疾高发区采取以溴氰菊酯浸泡蚊帐防制蚊媒为主的综合措施对比其效果。结果:低发区疟疾发病率2000、2001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26.35%和62.54%。高发区疟疾发病率2000、2001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6.19%和74.13%。结论:在疟疾低发区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抗疟效果。  相似文献   

9.
五指山地区是以外栖性大劣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微小按蚊残存,有抗氯喹恶性疟和间日疟流行的疟区。是海南省山林地区当前有代表性的疟区。为寻找进一步发展抗疟成果和巩固其成效,1982~1989年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云南江城县疟疾流行及其防治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江城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县、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报告疫情、血栓能力等内容,对人群疟防常识知晓、村民疟史、蚊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dBaseⅢ格式在Epi Info2002软件分析描述。结果2000—2002年,江城县的疟疾发病率为6.49万个,7个乡均有病例分布,15.12/万为乡水平的最高发病率,1、17/万为最低发病率,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5.12/万、5.51/万和1.17/万。接受入户调查27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有10例疟疾疫情报告病例,对其进行发热病人血栓登记、医生疟疾治疗处方、入户调查核实后,估算得江城县的血检、处方、走访漏报率分别为45.21%、0和84.62%,3162名学生和村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水平高于中小学生,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水平与中小学生相当,村民文盲率为15.89%,蚊帐使用率60、56%。结论 江城县的疟疾控制应体现多样性,并且要进一步加强乡村一级疟防资源的投入及不同人群疟防知识的宣教,疟疾处方漏报率对该县制定疟疾策略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广西疟疾流行情况,评价防治措施和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0-2011年疟疾发病情况、调查数据、防治疟疾措施和效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综合防治,疟疾发病率从1954年296.67/万下降至1987-1999年1/万以下,2000-2011年降至1/10万以下;疟原虫阳性率从1954年18.93%(3 490/18 433)下降至2010年和2011年的0(0/282 714和0/217 185)。2003-2011年,全自治区未发现本地感染恶性疟。结论广西基本消除疟疾,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管理是巩固成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西疟疾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1年以来全区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4年全区疟疾疫情资料和各种疟疾监测数据,按疟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疟疾发病率从2001年的0.86/10万下降至2004年的0.44/10万,基本消除疟疾地区无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报告,控制疟疾地区和未达标地区常住户口居民血栓平均疟原虫阳性率分别为0.008%和0.016%。结论基本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疫情较为稳定;控制疟疾地区疟疾传播尚未阻断;开发的林场、矿场民工,移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当前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 疟疾在建阳市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建国后,曾发生了3次流行高峰年,分别在1954年(407.113/万)、1961年(326.155/万)和1970年(3130.400/万)。病原为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两种。主要传播病媒为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3种。前2个高峰系针对传染源采取防治措施,其发病率年徘徊在256.528—12.256/万之间,7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疟疾发病与嗜人按分布密切相关,70年代末防治策略调整为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4.
解放前,昆明市是疟疾流行的重灾区。本文从现有资料出发。分析从解放初期到90年代,经过广大疟防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昆明地区除禄劝外的11个县区已成为非疟区,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疟疾的防治     
苏林光 《海南医学》1999,10(4):211-213
1.疟疾的流行概况1.1世界流行情况疟疾是重要的虫媒传染病,许多国家仍受疟疾东胁,每年发病人数为3亿~5亿,死亡人数150万~270万,主要由恶性疟所致[‘],在热带非洲、东亚、大洋洲、亚马逊河地区,恶性疟是主要的,热带非洲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最高。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导致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方的疟疾爆发流行[‘]。随着全球温度增高,疟疾在世界上有增多趋势。1.2我国流行情况在我国除北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较少报告疟疾外,许多地区均发现有疟疾病人,但各地疼疾流行程度相差悬殊.海南和云南二省是全国最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海南毛阳地区基层卫生组织在疟疾防治和初级卫生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用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分析毛阳地区16年来基层卫生组织防治疟疾实践及社会问题。结果:表明只有基层卫生组织,从防治危害当地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疟疾病着手,全面控制疾病流行,并持之以恒,确保了人民身体健康。结论:毛阳地区基层卫生组织不但在疟疾防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且充分地挖掘卫生资源,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淄川区自1995年发生最末1例疟疾以来,继续加强防治力度,已10年未发生疟疾病例,达到部分消灭标准。现将本区疟疾综合防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州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防治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州县1950.2009年疟疾疫情、防治监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50多年的反复防治,全州县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5年的72.2/万降到1980~1989年的1.05/万,1990至2009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结论疟疾防治工作,只要政府重视,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防控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最后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东经98°54′-21°00′,北纬21°16′-25°00′,海拔560-2895.4m,平均气温17.1℃,相对湿度76%,年降雨量945.1mm。施甸县是历史上有名的疟疾之区,全县有高疟区乡镇8个,中疟区乡镇6个,低疟区乡镇1个。发病率最高为1972年517历(12913例),死亡7例,死亡率达3.1/10万,经过54年的综合防治,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至“八五”灭疟规划末,经考核获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葵涌地区疟疾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深圳葵涌地区1992~2003年疟疾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的趋势。结果1992年发病率在10/万以下;1993~1994年发病率迅速升高,发病率高达187.07/万,局部出现疫情播散,经采用预防性服药及以溴氰菊酯和杀飞克对外来重点人群浸泡蚊帐等有效的综合防治,1995年后发病率出现下降;流动人口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发病率(P<0.05),表明流动人口是疟疾防治的高危人群;月发病情况表明,1~3月发病最低,4月份开始上升,7~11月份是高峰期,12月开始降低。7~11月发病高峰与蚊媒活动频繁有关。结论1993~2003年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根据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制订综合的防治策略有助于疟疾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