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家强  王洪光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51-1852
论述了中药学现代化的根本关键是和现代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结合,首先以传统中医药学的整体论优势为基础,吸收基因组学的优点,建立中医基因组学,以此来建立中药基因组学;中药的药性归经理论和复方理论是可以在基因组上得到合理解释的;中药基因组学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TCM 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TCM Che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及一些生物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TCM Genommics)”研究的策略。认为当前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应集中体现于中药基因组学,并将以基因芯片等为核心的基因技术引入中药基因组学和现代中药研究。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利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相似文献   

6.
晃志 《中医药通报》2002,1(2):24-26
中药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是近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国际上以Arabidopsisthaliana为例的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概况,阐述了中药基因组学研究应注意的重点内容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代分子生物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学技术为中药的研究提供了诸多的技术手段 ,使中药在保留整体、宏观优势的同时取得现代科学的微观分析 ,从而推动了中药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虽然基因工程技术诞生的时间短 ,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都已被生命科学各相关学科 (包括药学在内 )广泛应用。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同样可借鉴其新观念和新技术 ,从基因角度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和毒理以及用基因芯片技术来筛选中药新药。现将现代分子生物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1 基因组学与中药开发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与中药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基因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技术》2004,6(2):39-39
在首届院士论坛暨厂东省中药产学研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指出,中药现代化应关注中药基因组学、中药信息学、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中药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及中药国际化5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开展“中药基因组计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药基因组计划”的根本点就是在于从基因组学的高度,从分子水平上来发现、研究中药的基因,寻找有效成分基因,将功能基因克隆表达进行“工厂化生产”或转入植物(转基因植物)进行“田间种植”;寻找,发现克隆表达那些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小分子有机物的酶基因,利用代谢工种在实际室合成这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阐述开展中药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草基因组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陈士林  宋经元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1):3881-3889
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完成,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开启了全新篇章。在此背景下,笔者将组学技术引入中药学研究,提出本草基因组学(Herbgenomics)学科概念,即利用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的生物遗传信息及其调控网络,阐明中药防治人类疾病分子机制的学科,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中药及其对人体作用的前沿科学。主要内容涉及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代谢组、表观基因组、宏基因组、药用模式生物、基因组辅助分子育种、DNA鉴定、中药合成生物学、中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及数据库等理论与实验技术。本草基因组学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为中药配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药物开发及合理用药,为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重要信息和技术保障,为中药道地品种改良和基因资源保护奠定基础,推动中药农业的科学发展,对培养多学科人才充实到传统药物研究具有引领作用。本草基因组学正促进前沿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到中药领域,对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性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现代科技方法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科学诠释,是中医药发展、发扬和标准化所亟需的重要一步,对药性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药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推动其进入分子水平,除对其属性表征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外,还开始探寻其内在机制。文章着重从中药物象、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展示近年来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11月2日,在首届院士论坛暨广东省中药产学研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指出,中药现代化应关注中药基因组学、中药信息学、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中药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及中药国际化5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毒理基因组学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应用日渐广泛。毒理基因组学技术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机体暴露于毒物后的系统变化,被广泛用于毒性生物标志物发现、毒性机制及毒性预测等研究。该文简要总结了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并着重综述了其在揭示中药毒性作用机制、发现潜在毒性标志物、研究配伍毒性规律等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药研究——中药基因组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决定了其系统化研究的趋势,基因芯片技术以其高通量、并行、高内涵的优势介入了现代中药研究。作者回顾了近3年来用于探索中药作用靶点、药物有效部位、中药材鉴定、新药物筛选等方面的新进展,结合中医学的理论指导,提出“中药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以求探索中医药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药系统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是自身庞大系统的方法学,即中药庞大数目的综合化学成分和复杂体系的整体药理作用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是处理中药庞大系统一般规律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以中药化学特征谱来表达综合活性成分,以基因组学和基因表达的细胞因子来揭示整体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其内涵,从"中药的药性与药性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药性多维性的研究"、"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中药药性的基因组学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对中药药性理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中药基因组学”的含义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将中药的药性、功能及主治与其对特定疾病相关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影响关联起来,在分子水平上用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或疾病基因组学的理论来诠释传统中药理论及作用机理。“中药基因组学”(TCM Genomics)  相似文献   

18.
中药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复方基因组学;复方基因组学的建立不但可以与证候基因组学相互联系与促进,而且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然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药四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礼  李峰  王薇  冯帅 《中医药信息》2010,27(1):110-112
中药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的核心理论,是中医、中药衔接的桥梁,是临床应用的纲领,是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的关键环节。中药四性的发挥与什么因素有关,从何种角度来研究中药四性,一直是医药界研究的难题。从物质基础、生物热力学、药理学、基因组学、性-效-物质关系和物组学角度对中药四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探讨中药四性发展的前景。目前,中药四性的研究出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新的学说形成,中药四性的研究必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肖水明  白瑞  张小燕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2):4103-4111
基因作为中药体内代谢及药效发挥的基础,以基因表达、调控及修饰为研究方向,进行中药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体内代谢研究,有助于中药体内代谢过程、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作为一个超级生物体,1%的基因遗传自父母,其余99%的基因来自分布人体各部位,主要源自肠道菌群的微生物,即人体自身基因组和"第二基因组"分别从遗传和"环境"角度对中药体内代谢产生影响。该文以典型研究案例为线索,探讨中药体内代谢基因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基因组和肠道宏基因组研究,以及基于上述(宏)基因组个体差异引发的个体化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