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7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4.44%(38/45),高于对照组的42.86%(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出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60、90 d,观察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治疗ACI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NIHSS、mR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AI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0.9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 d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溶栓后经过个月的随访mR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67.98%高于对照组54.68%(P0.05);2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观察组4.71%对照组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标准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9 mg/kg)较低剂量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6mg/kg)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3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例行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取栓出血率、血栓逃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3个月时,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取栓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辅以Trevo支架取栓可获得与Solitaire支架取栓相似效果,且Trevo支架全程可视,但顺应性不足,拉栓时血管牵拉变形大,取栓次数较多,故治疗期间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14例AI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7例。阿替普酶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予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PCV)、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7.72%(50/57),较阿替普酶组的71.93%(41/57)高(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低,联合组较阿替普酶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PCV、FIB较阿替普酶组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116例AIS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52/58)]高于对照组[74.14%(43/58)](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62%(5/58)]与对照组[5.17%(3/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溶栓过程中给予观察组患者TCD持续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24 h后血管再通率。于溶栓前、溶栓后24 h、溶栓后1个月、溶栓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1、3个月,两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溶栓前,观察组患者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D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潘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49-2950
目的研究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术联合尿激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AIS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术联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优良率、颅内出血发生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结果两组血管再通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良率[92.10%(35/38)]高于对照组[65.79%(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颅内出血率为5.26%(2/38),观察组无颅内出血者。结论采用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术联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AIS的效果确切,能改善神经功能,再通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血小板指标[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PRI、MPA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BI评分,降低血小板指标水平和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8、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老年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athel指数(BI)评分、血清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100β、GFAP、GDF-1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IS患者,可降低血清S100β、GFAP、GDF-15水平,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确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2例CIS急性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30/41)、73.17%(38/4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CIS急性期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14 d和30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均P<0.05)治疗后24 h、14 d和90 d内NIHSS评分≤1分、复发情况和预后良好比例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90d内均无SICH和死亡情况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右江医学》2019,(1):38-40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以银杏内酯注射液、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AIS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4例,以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神经及运动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以银杏内酯注射液、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AI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及运动功能,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至建湖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评估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并随访血管再通率情况。结果 治疗7 d、14 d及21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21 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及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为2.5%(1/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佳且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评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NIHSS评分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头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均治疗45 d。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5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头部亚低温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曹强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414-2416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为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各41例。阿替普酶组接受阿替普酶治疗,联合组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阿替普酶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阿替普酶组,SF-36评分高于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CI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孟桃  刘骅  蒋萍  郑丽华  夏坤伟 《四川医学》2017,38(8):906-909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临床资料,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并分析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阿替普酶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组21例,预后不良组16例,分析得出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管内机械再通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AIS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107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机械再通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10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对氧磷酶-1(PON-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1%(87/10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102/1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管内机械再通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PON-1、NSE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