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与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选取本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QOL)和Karnofsky评分、6个月TTP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R显著增高,DCR无显著改善,QOL和Karnofsky评分均显著改善,中位TTP显著延长;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果说明,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  相似文献   

2.
曹留俊  白晶  王海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38-2039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制素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2月在金坛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摸球法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和联合组,各25例.同步放化疗组接受紫杉醇+顺铂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增加重组人内皮抑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72.0%)和疾病控制率(92.0%)高于同步放化疗组(44.0%、68.0%).随访6~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共13例患者死亡.联合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同步放化疗组.联合组与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56.0%).结论:重组人内皮抑制素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40-141,14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而对照组39例患者仅接受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03%,高于对照组的17.95%(χ2=4.994,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4.10%(χ2=4.303,P=0.038)。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与对照组相似(χ2=2.776,P=0.096)。两组毒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多周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本院收治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顺铂+紫杉醇化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观察两组多周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FACT-L量表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VEGF、TCFβ1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多周期治疗可强化临床疗效,抑制肿瘤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加用该药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连喜  邓超  何平  屈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8):1013-1016, 101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EP化疗(依托泊苷+顺铂)及调强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晚期NSCLC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EP化疗+调强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以及生存质量;随访2年,统计对比2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3.27%,与对照组5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89.80%,高于对照组71.43%(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FRA21-1、CA50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61.22%,高于对照组40.82%(P <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观察组1年生存率59.57%、2年生存率34.04%与对照组的47.83%、26.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化疗及调强放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晚期NSCLC,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下调血清CYFRA21-1、CA50表达,且有利于改善病人生存质量,但该联合方案并不能显著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8例经组织学确诊符合入组条件的ⅢA或Ⅲ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放后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NP化疗,给予观察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化疗,均持续治疗2个周期(6周)。对比两组治疗2个周期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总有效率(61.90%)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生活质量改善率(30.95%)高于对照组(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化疗可提升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海玲  吕冬青  王碧云  王苗  孟胤男  周超  王微  杨海华 《浙江医学》2019,41(23):2525-2528,2535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别接受同步放化疗(单纯治疗组)76例,重组人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单纯治疗组疾病客观反应率(ORR)为86.8%,疾病缓解率(DCR)为92.1%;联合治疗组ORR为80.4%,DCR为91.3%;两组患者ORR及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PFS及OS(14.5、21.5个月)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9.3、15.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类型亚组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联合治疗组中位PFS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患者两组中位PFS及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级以上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结论重组人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有效改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且未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纯用顺铂治疗,观察组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异同将其分组,将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n=47),将接受单纯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评分、血清相关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两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两组HIF-1α、VEGF、PKM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8例Ⅲa~Ⅳ期NSCLC患者恩度TM(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2周期,其中恩度TM15mg静脉滴注14d,配合化疗一程为一周期,一周后重复。观察近期有效率、近期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有效率33.33%,近期临床受益率72.22%,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毒副反应小。结论恩度注射液与含铂化疗方案联合应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有效率已达到一个相对的平台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是我国学者自主创新研发的血管生成抑制素.在Ⅲ期临床研究中RHE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能够显著提高客观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1].我们采用国产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4例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异常糖链糖蛋白(TAP)]水平、生命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G)]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6、9、12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71.88%(23/32),高于对照组的43.75%(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NSE和血浆T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等FACT-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社会/家庭情况、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粒细胞减少、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心肌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14.
玄菲  闫向远  郭本成 《海南医学》2009,20(8):109-1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CR 0例,PR 10例,SD 12例,PD 6例,有效率为35.7%,疾病控制率为78.5%,毒副作用小且呈可逆性反应。结论西他赛+顺铂(TP方案)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机体能够耐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52例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2例;3例患者失访(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1例),5例患者未完成治疗计划(试验组4例,对照组1例)。试验组采用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60 mg第1、8、15天)联合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同时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对照组采用方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同时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试验组为87.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窦性心动过速、Ⅱ~Ⅲ级腹痛和Ⅱ~Ⅲ级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治疗,观察其对裸鼠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8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24只,两组再分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紫杉醇+顺铂(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连续14d;联合用药组给予重组人内皮抑素+TP:紫杉醇20mg/kg,腹腔注射,第1、7、14天,顺铂5mg/kg,腹腔注射,第1、7天,重组人内皮抑素10mg/kg,静脉推注;对照组连续14d静脉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微血管密度(MVD)、凋亡指数,B组动物观察其生存期。结果联合用药组VEGF、MVD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凋亡指数与其他各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治疗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对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抑制优于单一化疗,但1个周期联合化疗用药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不能手术的首选治疗,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为观察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共计45例,均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其中22例行白蛋白紫杉醇+顺铂(试验组)同步化疗及23例行顺铂(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行胸部CT、钡餐等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并电话随访患者1年无疾病生存率。   结果  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77.3%,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4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随访1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 90.2%)高于顺铂同步放化疗组(78.0%),虽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白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大多为1~2级反应,患者可耐受。   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1年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禹莲香 《当代医学》2014,(10):147-148
目的:观察研究放疗结合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性均分为3组(n=21)。紫杉醇组采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法进行治疗,顺铂组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将3组治疗后肿瘤消退情况、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紫杉醇组肿瘤消退有效率为85.71%,顺铂组肿瘤消退有效率为85.71%,紫杉醇联合顺铂组肿瘤消退有效率是90.47%,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3组试验对比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组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滴注和持续输液泵维持两种方式联合吉西他滨及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收集晚期NSCLC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4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7.5 mg/m2,便携式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4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7.5 mg/m2,缓慢静脉滴注,观察其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为59.5%(25/42),疾病控制率(DCR)为85.7%(36/42);对照组ORR为35.7%(15/42),DCR为71.4%(30/42),两组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心血管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持续静脉泵入联合GP方案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临床研究已明确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显著提高客观疗效.本文就我院应用恩度联合铂类化疗药物治疗5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