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 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 肠炎和克罗恩病。与IBD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遗传和免疫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吸烟、药物、饮 食、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5月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IBD患者150例为病例组,采用1∶ 1配对法,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饮食习惯、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卫生情况、吸烟、母乳喂养、IBD家族史、肠道感染病史、阑尾切除术、麻疹、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等26个因素.统计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肠道感染史增加IBD的危险性[OR=5.704,95%CI为(1.710,10.953)];牛奶摄入及职业紧张度也可增加IBD的危险性[OR=3.624,95%CI为(1.474,8.907);OR=3.972,95%CI为(1.593,12.898)];喜食海鲜可降低IBD发生的危险性[OR=0.78,95%CI为(0.121,2.309)].结论 肠道感染史、牛奶摄入及职业紧张度为IB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喜食海鲜为IB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肠道粘膜的慢性炎症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特征。炎症性肠病患者除了慢性肠道疾病外 ,还有肠外表现 ,如累及关节 (周围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椎炎 )、皮肤 (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 )及肝脏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由于这些肠道和肠外的表现 ,继发性的疾病并发症可在第一次发病时就已存在 ,也可在以后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为了便于理解 ,将这些并发症分为肠道和肠外两类。1 肠道并发症  不同类型的炎症性肠病具有不同的肠道并发症。这一事实可作为Crohn病 (CD)和溃疡性结肠炎 (UC)存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这一假说的论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病例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IBD并分娩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按照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疾病状态分为疾病活动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妊娠前咨询、营养状况、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共纳入妊娠合并IBD 33位,其中7位分娩二胎,共40例分娩,包括自然受孕36例(90.0%)和辅助生殖4例(10.0%)。40例分娩中,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IBD持续处于缓解期21例(52.5%),活动期19例(47.5%),其中8例(42.1%)因自行停用药物或未按医嘱规律服药疾病发生活动。疾病缓解组与活动组相比,妊娠前咨询率更高(57.1%vs. 15.8%,P=0.010),血红蛋白[(112.67±8.53) g/L vs.(102.84±5.23) g/L,P<0.001]、血清总蛋白[(66.58±6.34) g/L vs.(60.83±6.25) g/L,P=0.006]、血清白...  相似文献   

5.
1心理护理炎症性肠病病程缓慢,且反复发作,腹胀、腹泻等消化道表现突出,全身情况差,致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对治疗、预后顾虑重重。因此,应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介绍疗效显著的典型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2休息合理的休息可减少机体消耗,减轻症状。根据病情确定休息的时间及方式,轻者可进行一般的工作及体育锻炼,重症及有并发症者需卧床休息,应保证足够睡眠,保持精神愉快,有利于疾病的康复。3饮食护理为患者制订其合适的膳食和营养治疗方案是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IB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IBD患者(IBD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20例非IBD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IBD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D的危险因素。结果 IBD组患者均有腹痛,67例伴有便血,39例伴有腹泻。在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75例IBD患者中,病变部位为左半结肠72例(96.0%),右半结肠3例(4.0%)。IBD组年龄≥60岁、吸烟、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近期手术史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近期手术史为IB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IBD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腹泻,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近期手术史为IB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肠道共生菌与肠上皮屏障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的肠粘膜免疫失衡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对揭示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无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7例IB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类型、临床表现以及病变分布情况。对影响儿童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67例IBD患儿中,男童46例,占68.66%。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48例(UC组),占71.64%,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19例(CD组),占28.36%。两组患儿腹痛、发热、肛周脓肿、消瘦及贫血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组患儿腹泻、便血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D组(P<0.05)。UC患儿病变分布以结肠、直肠为主,CD患儿病变分布以回肠、结肠、胃十二指肠为主。观察组在家族患病史、肠道菌群紊乱史、免疫性疾病史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有逐渐增多趋势,已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与肠道的免疫机制有关,也受感染、遗传与环境(食物、消化道菌群等)的影响。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另一种叫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有逐渐增多趋势,已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与肠道的免疫机制有关,也受感染、遗传与环境(食物、消化道菌群等)的影响。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多发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另一种叫克罗恩病(CD),  相似文献   

11.
炎性肠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9,15(17):2608-2611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世界各国普遍流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性肠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所广泛接受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牛奶及油炸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麻疹疫苗接种、阑尾切除术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因素在炎性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BD)具有病情反复、病程冗长的特点,对患者的生理、情感、社会功能等有严重影响。目前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精神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精神心理因素通过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细菌黏膜间的相互作用等途径导致IBD的发生或复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如松弛疗法、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必要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有利于IBD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伴有精神心理异常的IBD的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已确诊的IBD患者60例,正常对照6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cale,L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IBD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评定.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焦虑发生率IBD组>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IBD组抑郁发生率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2)SAS、SDS评分结果显示:IBD组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3)LES、SSRS评分结果显示:IBD组与正常对照比较负性事件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IBD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正常人;(2)负性生活事件对IBD、患者精神心理有重要影响;(3)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度与IBD患者精神心理变化密切相关;(4)临床实践中应关注IBD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无法解释原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合并PE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208例(年龄50~82岁,平均62岁),入院24 h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及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CTPA结果分为合并PE组和无PE组。均检测动脉血气、D-二聚体(D-dimer)、内皮素-1(ET-1)。结果 208例无法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中,69例(33.2%)合并PE,139例(66.8%)患者无合并PE。合并PE组与无PE组的临床因素相比较:卧床≥7 d分别为15例(21.7%)和19例(13.7%);双下肢不等粗≥1 cm分别为24例(34.8%)和21例(15.1%);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为26例(37.7%)和17例(12.2%);晕厥分别为8例(11.6%)和9例(6.5%);心电图表现SⅠQⅢTⅢ综合征分别为8例(11.6%)和5例(3.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5 mm Hg分别为19例(27.5%)和13例(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2~6.79,P<0.05)。合并PE组D-dimer和内皮素-1水平高于非PE组,D-dimer分别是(760±152)μg/L与(253±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素-1水平分别是中位数5.4 pg/L(四分位数间距,1.6~6.9 pg/L)与中位数1.8 pg/L(四分位数间距,1.3~4.8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2,P<0.01)。D-dimer和ET-1水平正相关(r=0.452,P=0.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ET-1负相关(r=-0.659,P=0.031)。结论不能解释原因的AECOPD患者有33.2%合并PE。卧床≥7 d、双下肢不等粗≥1 cm、深静脉血栓形成、晕厥、心电图表现SⅠQⅢTⅢ征、PaCO2下降≥5mm Hg、D-dimer≥500μg/L以及ET-1水平增高是合并P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国外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症状量表(IBDSI)可用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进行疾病活动的自我评价,但该量表目前尚未在国内得到验证。 目的 探究IBDSI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IBD患者10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9例,克罗恩病(CD)患者43例。采用改良的Mayo评分评估UC病活动度,克罗恩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评估CD疾病活动度。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填写由本院消化内科医生翻译的中文版IBDSI。IBDSI及各子量表评分与改良的Mayo评分,CDIA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IBDSI及其各子量表评分(包括肠道症状、腹部不适、疲劳、肠道并发症、全身并发症)评估UC、CD疾病活动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结果 59例UC患者改良的Mayo评分:临床缓解1例,轻度8例,中度46例,重度4例;IBDSI评分(26.27±15.16)分。43例CD患者CDAI评分:缓解期11例,轻度8例,中度22例,重度2例;IBDSI评分(26.95±16.19)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C患者IBDSI总分、肠道症状评分、腹部不适评分、疲劳评分与改良的Mayo评分呈正相关(P<0.05)。CD患者IBDSI总分、肠道症状评分、腹部不适评分、疲劳评分、全身并发症评分与C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IBDSI及肠道症状、腹部不适、疲劳子量表评估UC疾病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0.836、0.710、0.786(P<0.05);IBDSI及肠道症状、腹部不适、疲劳、全身并发症子量表评价CD疾病活动度的AUC分别为0.911、0.806、0.785、0.867、0.734(P<0.05)。 结论 IBDSI及各子量表评分与UC和CD的疾病活动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尿中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2例IBD患者 (UC 2 7例 ,CD 5例 )在疾病的不同时期 ,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尿中白蛋白 ,并结合临床Harvey和Bradshaw指数进行综合分析 ,选取 2 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IBD患者尿白蛋白活动期比缓解期明显增高 (P <0 .0 0 2 ) ,且与Harvey和Bradshaw指数呈正相关 (活动期r=0 .76 ,P <0 .0 0 1;静止期r=0 .73,P <0 .0 0 1)。IBD患者尿中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人 (活动期P <0 .0 0 1,缓解期P <0 .0 0 5 )。结论 :IBD患者尿中白蛋白可作为判断IBD患者疾病活动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恶性肿瘤合并VTE的患者177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入院的恶性肿瘤但未合并VTE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结果 VTE多发生在恶性肿瘤确诊的3月内,以肺癌最常见.高龄、合并疾病、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增高、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增高在研究组中发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感染、长期卧床、VTE病史、肿瘤压迫、接受化疗、生物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激素治疗、止血药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输血等,研究组的发生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接受激素治疗为恶性肿瘤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是恶性肿瘤合并VTE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有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接受激素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VTE,其中感染是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并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并记录25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出现肠外表现的情况。结果251例患者中,共61例(24.3%)有肠外表现。174例UC者中有肠外表现38例(21.8%),77例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23例(29.9%)(P>0.05)。UC患者左半结肠型肠外发生率与直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患者回结肠型和回盲部小肠型分别与单纯结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骨关节病变(8.0%、11.7%)、口腔溃疡(4.6%、9.1%)、肝胆(4.0%、6.5%)、皮肤(2.9%、2.6%)、眼部(2.2%、1.3%)、代谢性骨病(0.6%、0),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C和CD患者都是以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表现居多,但单纯依据肠外表现情况来区分UC和CD意义可能不大,肠外表现和IBD的炎症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