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各层次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亟待健全组织保障、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作为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临床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学队伍,创新实施“实践教学专职教学岗”工作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学员“入科有人管、过程有人教、出科有考核”,加强教学顶层设计和学员全程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孵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举措、重塑教学文化,持续改进传承、形成质量控制闭环,全面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4.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通过提高实践比重,强化学生操作能力;构建标准病人,提高临床认知;开设模拟医院,营造工作环境;自编实践教材,补充理论学习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教改实施后,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亦明显提升。在保证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高职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院的教学要求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针灸推拿课题组针对此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不足的现状,通过提高实践比重,强化学生操作能力;构建标准病人,提高临床认知;开设模拟医院,营造工作环境;自编实践教材,补充理论学习4个方面进行实践课程教改探索,初见成效,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医教协同理念下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新模式。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新乡医学院2014级与2015级(教学模式改革前)学生各240名作为对照组,2016级与2017级(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各240名作为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的满意度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01);对实验诊断学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沟通与合作能力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学生(P<0.001)。结论医教协同理念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CBL、PBL、Seminar教学法及微课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当前全科住院医师(含全科专硕)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的特点和不足,分析带教医师对职业置信行为(EPAs)的认知和态度,并探讨建立全科住院医师EPAs评价考核体系的可行方案。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8位临床带教师资进行调查,分析当前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现状,以及带教医师对EPAs的了解程度和建议。结果 现阶段对受训全科住院医师的考核较为普遍,但存在书面化、单一化、形式化等问题;培训前带教医师对EPAs的认知率仅为15.9%,培训后带教医师对EPAs的认知率上升至71.51%,EPAs体系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了解水平、快速投入运用(P<0.001),师资在认可EPAs理念的同时提出精简EPAs的建议。结论 针对当前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体系的短板,应该开展针对性的EPAs设计工作,建立精简、实用的全科住院医师的EPAs评价体系。此外,应该加强师资对EPAs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师资的教学胜任力并保障全科医学教育的产出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护理管理》2020,(7)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量和学历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三级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条件支持愈发完善,为学科进步和护教协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满足大众及行业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更高要求。但护理教育发展仍存在人才供给结构与健康需求偏差、职业可操作性标准缺失、护教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及学科发展水平整体偏弱等问题。本文从基本战略、总体目标、根本任务和发展取向层面,立足政策、行业和高校等多角度,深入分析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护教协同对改善供给结构、教育质量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所在。进而提出通过全方位构建四级护教协同的管理体系和护理行业岗位培训标准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和支持体系,推进人才教育模式改革,最终培养卓越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9.
10.
医教协同对于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加强医学检验人才队伍的培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本文将从职业素质教育、实验课程建设、启发式教学、协同教育基地建设4个方面探讨提高"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教学质量积累经验,并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代表性产物。其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与独立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本文遵循协调发展、市场导向、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的原则,从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3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突出独立学院特色,构建了“素质化一职业化一能力化”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从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总体来看,普遍较为笼统,许多医学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分级不明确,有些医学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只是总体培养目标的另一种文字表述,内容上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1].针对这一特点,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的护理管理及护理带教老师对护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以便能结合护理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为深化护理学教学改革, 加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培养应用型临床心电图辨识护理人才。方法构建以临床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心电图的基础理论为前提,以急诊心电图教学图集为训练资源,兴趣培养为手段,通过速度强化法完成实训。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实训前后的读片速度和读片正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读片摸底总成绩为(35.54±9.13)分,训培后总成绩为(83.46±9.4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085,P〈0.01)。结论以心电图的基础理论为前提、急诊心电图教学图集为训练资源、兴趣培养和速度强化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临床应用型心电图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现状,评价本科护理教育改革的效果。[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1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7个维度高低依次为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咨询、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生在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上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年级学生的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水平,护理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应加强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加临床见习机会与临床实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为更好地搞好临床带教。我们尝试以学员为中心 ,用整体护理思想指导外科临床带教。运用护理程序针对环境不适、缺乏自信、临床知识缺乏及缺乏爱心等一系列教学问题 ,根据教学计划 ,有的放矢的进行施教。收到良好效果。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问题环境不适1.1 评估 学员初入科室。面对科内紧张、忙碌的工作、科室人员陌生的面孔 ,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自身角色转变。对医院的一切感到陌生、好奇 ,表现紧张、恐惧…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