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构建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获得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邀请18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 788,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病人因素""导管因素""管理因素"3个一级指标、34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39个(未使用镇静剂的病人)二级指标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为0~19. 77%,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313和0. 374(P0. 001)。[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住院病人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居家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分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于2018年6月—9月邀请19名脑卒中护理领域相关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3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 00%、89. 47%、100. 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78,0. 879,0. 879;第3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 393,0. 366,0. 388;最终形成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心理状态、社会支持与环境资源利用能力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120条评价标准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居家脑卒中病人护理分级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居家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分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为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江苏省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44,0. 861,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 222,0. 180(P0. 01)。最终形成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规范,内容设置合理,可为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急诊科单病种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课题组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50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专家参与咨询的积极性很高(90%以上),专家权威系数为0.836,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适合山西省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开放式调查问卷法,结合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0,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56,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的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结论]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为山西省开展脑卒中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以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问题。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4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按照2轮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对条目进行修改。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5,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0.295、0.320(P<0.001)。最终形成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状况),14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科学、可靠,能为临床护士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为临床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胃管置入术风险事件的数据分析和文献查证筛选指标体系,对20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制定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5%,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 88,0. 89,第2轮函询1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0. 708,2级指标0. 593,P0. 05,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ICU病人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为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Donabedian模型指导,采用文献检索法,经过课题组分析,初步形成ICU病人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条目,应用德尔菲法对31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最终构建ICU病人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32%、96.77%,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9,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52,0.354(P0.01)。构建的ICU病人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ICU病人俯卧位通气护理敏感性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ICU俯卧位通气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CICARE沟通模式为框架,构建不同沟通场景下异位妊娠病人护患沟通模板。[方法]经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异位妊娠病人CICARE沟通模式模板。[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323,0.302(均P0.01)。最终构建的异位妊娠病人护患沟通模板包括17个沟通场景,共68条沟通内容。[结论]异位妊娠病人CICARE沟通模板可用于对病人突发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的解释以及对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构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用于制定病人转出标准化评估策略,为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课题组的讨论,制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 48%和86. 36%;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与之对应的评估要点的评估指标体系;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 87和0. 89;第2轮专家函询中,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57和0. 32,二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61和0. 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可作为麻醉恢复期病人转出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提升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取栓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取栓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理论框架,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 拟订条目池, 分别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通过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0.92和1.00, 权威系数分别为0.913和0.917, 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41和0.202, 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脑卒中介入取栓患者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目标激励, 为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病区分类评价指标,为病区分类以及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病区分类评价指标咨询问卷,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病区分类指标进行评价、赋值,确定病区权重系数,计算各病区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对病区进行分类。[结果]专家熟悉程度、影响程度、权威程度均值分别为0.84,0.86,0.85;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立8项病区分类指标,包括专家评议指标4项(护理技术操作难度、护理风险系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客观指标4项(平均住院日、一级护理比例、二级护理人数以及危重病人比例);根据8项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病区权重系数后将38个病区分为11个一类病区、17个二类病区、10个三类病区。[结论]构建的综合医院病区分类指标具有较好的权威程度,可为临床病区分类及临床护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吴丽丽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9):919-923+927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严密的文献检索策略,采用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评定检索到的文献质量,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定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37条,利用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指标重要性、公式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了一套包括17个指标在内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2.00%和95.24%,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2轮专家咨询后各项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9~0.23,计算公式合理性变异系数为0.08~0.21,收集资料方法可行性变异系数为0.10~0.24,均小于0.3。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指标科学性强,可为我国急性脑卒中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名国内医疗输送服务管理专家,共发放两轮问卷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判断依据为0. 94,熟悉程度为0. 79,权威系数为0. 87。第1轮咨询专家意见或建议提出率为55. 56%,第2轮为27. 18%,两轮咨询后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 09~0. 38。最终构建的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共包括11项一级指标,10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参与积极性及权威系数较高,各级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较小,形成的医院临床支持系统医疗输送服务标准化体系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考评指标。[方法]通过循证方法制定考评指标专家咨询问卷,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OSCE考评指标。对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咨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2%、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2轮咨询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52,0.536。建立了护理评估、分析与判断、护理干预、健康教育4个考站共36个考评指标。[结论]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OSCE考评指标可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考评提供客观、可量化的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董丽丽  徐芬  杨琪  吴燕婷  吴雯莉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35-1038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临床标准化营养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目前临床现状、临床护理经验、相关指南及文献,初步拟定指标体系。使用德尔菲法,邀请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88;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炎症性肠病营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合理、可靠,使临床护理更加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1份问卷以调查糖尿病病人使用自我管理APP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结合Norman的电子健康素养表、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7个自我管理行为(AADE7TM)构建初步的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江苏省内6所医院内从事内分泌临床治疗、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方面专家15人为咨询对象,运用德尔菲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咨询,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指标对咨询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70%),权威程度分别为0.79和0.873(0.7),最终协调系数0.306(0.3),P0.01。[结论]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指标表明专家咨询的结果可接受,调查问卷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邱果 《全科护理》2020,18(26):3441-3444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构建,让临床护理管理急诊科单病种时有据可依。[方法]查阅众多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基于此对有关专家学者深入访谈,初步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70名医疗专家、护理专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活动,基于咨询结果分析其可靠性。[结果]专家对咨询的参与性非常高,超过90%,权威系数达0.837,且专家协调度强,最后明确三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14个以及一级指标3个。[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安全性、可靠性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方法]在现况调查、文献分析、小组讨论基础上形成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专家咨询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省内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最终形成的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包括5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 71%和100. 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5和0. 89,第1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 335,0. 209,0. 374,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 340,0. 233,0. 315。[结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研究过程较为科学且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眼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眼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文献查询和临床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和量性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眼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问卷,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眼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1.11%,权威系数0.865,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眼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涵盖了结构、过程、结果3个方面,形成了包含33个子项目的三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