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佩戴支具与否对其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骨科收治的1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佩戴支具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佩戴支具)和观察组(不佩戴支具),每组病人70例。对比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第4周、第12周,观察组VAS疼痛评分(3.38±0.71)分、(1.02±0.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70±0.62)分、(4.60±0.86)分;观察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87.01±3.35)°、(115.27±6.47)°高于对照组(83.82±4.02)°、(92.00±6.40)°;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64.05±5.73)分、(66.38±7.24)分高于对照组(59.84±6.02)分、(61.79±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佩戴支具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改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快速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前交叉韧带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训练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MET,于术前和康复训练3d、2周、3周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和被动活动度(PROM)及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结果]康复训练3d、2周及3周后,观察组病人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ROM和P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ET可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康复训练时的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从而促进膝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因膝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60例,排除陈旧性损伤,手术方式均为采用自体同侧半腱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术后一天即开始阶段性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术后一周开始减重步态训练。术后3月及6月时通过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术后3、6月,治疗组的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均值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活动度(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下步态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术后3、6月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院关节损伤门诊复查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量表调查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和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67例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平均分为(3.05±0.51)分,关节活动度平均分为(3.35±0.76)分;一般效能感量表平均分为(2.90±0.45)分;康复锻炼情况与一般自我效能和关节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有针对性地指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膝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损伤镜下选择性重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损伤镜下选择性重建的康复训练方案。方法参考国内外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康复训练经验,制定了激进的康复程序,对14例膝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损伤镜下选择性重建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94.8±3.2,与术前78.2±2.3比较,有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1例患者有5°的伸膝受限。2例患者有5°的屈膝受限。肌容量测定较健侧相差(1.1±0.2)cm。CYBEX测定肌肉功能全部达到健侧的80%以上水平。全部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应用激进的康复程序对膝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损伤镜下选择性重建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较快地恢复关节功能,有利于膝关节的本位感觉良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6.
CPM机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应用CPM进行早期持续被动活动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及半月板损伤合并韧带损伤、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术后24小时开始使用CPM进行患膝关节持续被动屈曲训练,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方法,实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加个人行为的功能锻炼。记录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变化,研究时间为2周。结果术后2周试验组膝关节屈曲度为(91.22±21.39)度,关节周径为(44.35±9.23)cm。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为(80.14±21.60)度,关节周径为(46.57±10.62)cm。2组比较,试验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肿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应用CPM机进行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在预后及康复时间上均有明显优势,能防止关节粘连僵硬,有利于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要点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康复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至关重要,是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是术后康复治疗最重要的内容。为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必不可少,包括各种主动肌力训练增加膝关节伸、屈肌力;早期持续被动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训练改善膝关节的运动控制能力、姿势校正及平衡维持能力;行走步态训练矫正异常行走步态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病人临床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我科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人76例进行术后24周的跟踪随访,回顾性分析病人的康复情况。将76例病人分为BMI正常组和BMI超重组各38例,记录两组病人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ROM)、股四头肌萎缩指数、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MI超重组术后2周、4周、8周ROM达标率均低于BMI正常组(P0.05)。BMI超重组术后12周、24周股四头肌萎缩指数均高于BMI正常组(P0.05)。两组术后12周、24周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正常组与BMI超重组病人能获得同样良好的关节功能,但BMI正常组能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达到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的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同种异体肌腱莺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11月-2007年7月30例接受该手术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实行分阶段的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小腿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正确使用膝关节支具的护理指导.结果 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5.,4周达到125.,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法)术后6周可达(74.8±5.7)分,9周达(80.0±2.3)分,12周可达(91.8±3.4)分,1年可达(94.5±2.2)分.结论 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储小桃 《全科护理》2013,11(7):601-602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膝关节镜术后病人应用CPM机行早期功能锻炼,2周~3周后进行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估。[结果]膝关节活动度优32例,良5例,差1例;1例住院活动度较差病人术后1个月随访膝关节活动度也达到85°;38例病人术后出院随访均无关节功能障碍出现,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关节肿胀、疼痛。[结论]在膝关节镜术后应用CPM机进行关节早期康复锻炼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办法。方法31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术后实行分阶段的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小腿后肌群的功能锻炼,正确使用膝关节支具的护理指导。结果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5°,4周达到125°,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法)术后6周达(74.8±5.7)分,9周达(80.0±2.3)分,12周可达(91.8±3.4)分,1年可达(94.5±2.2)分。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膝关节术后无痛治疗、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护理干预对骨性关节炎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在术后给予无痛治疗和CPM相结合,并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CPM,并于术后2周时记录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评分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缓解情况为25.00°±8.78°,对照组为17.00°±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2,P0.05);观察组术后2周膝骨性关节炎评估治疗评分为30.00分±9.50分,对照组为23.00分±8.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将无痛治疗和持续被动活动相结合,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加速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曹洪  况丽  燕敏  李松青  官小丽 《护理研究》2013,27(8):739-740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32例(32膝),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指导病人康复锻炼,并应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32例病人术后7个月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87.25分±4.65分)较术前(54.75分±9.71分)明显提高(t=6.04,P<0.01)。[结论]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可帮助病人行早期适宜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弹力绷带联合应用对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本院67例收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23例,观察组行术前心理护理、肌力锻炼,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对患肢使用支具固定,弹力绷带包扎,冰袋外敷以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减轻疼痛,嘱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废用综合征,促进膝关节的主动与被动运动,并做好出院访视,有效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患膝术后肿胀均在4周内消退,均未出现关节内感染及滑膜炎等并发症;两组患肢股四头肌无萎缩现象.观察组术后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镇痛药使用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患者,联合应用健康教育和弹力绷带护理能够促使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ACL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通过使用可调式支具外固定、分4个阶段进行被动及主动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60个月,平均41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ACL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如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术后进行患肢膝关节持续冰敷48 h,并指导患者在佩戴膝关节角度锁定支具下早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性的康复训练.结果: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2年,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行走,步态、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均正常,抽屉试验阴性,无1例发生关节僵硬、皮肤坏死、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结论: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前提,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和早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保证其成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晓燕 《全科护理》2013,11(22):2031-2032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交叉韧带重建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12个月后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12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疼痛和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交叉韧带重建后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减少疼痛和肿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秀青 《临床护理杂志》2010,9(6):36-36,76,7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后外侧结构联合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膝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修复或重建侧副韧带和后外侧结构治疗急性膝联合韧带损伤患者10例。术后早期行肌力练习、完全负重、本体感觉练习、被动练习,出院后随访并功能评分。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膝关节联合韧带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配合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何聚  陈晓薇 《中国疗养医学》2022,(10):1088-1091
目的 研究肌肉能量技术(MET)结合心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5例于2020年6月到2022年1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就诊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8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MET结合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7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D0)、术后15 d(D15)、术后30 d(D30)通过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主动活动度(AROM)、被动活动度(PROM)以及HSS膝关节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在D0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5、D30观察组VAS评分(4.26±0.89)分、(2.55±0.56)分低于对照组(4.98±1.03)分、(3.2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5、D30观察组AROM(76.3±6.5)°、(93.4±6.3)°高于对照组(72.6±5.7)°、(90.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5、D30观察组PROM(80.5±6.6)°、(10...  相似文献   

20.
背景: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滑车关节,也是人体运动的中枢部位和主要负重关节,辅助结构有膝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主要是韧带损伤,为恢复其功能主要采用手术重建,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进行修复或重建尤为重要.目的:深入分析运动性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生物材料的选择应用,为膝关节交叉韧带运动损伤后有效、及时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2/2011收录与运动性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生物材料的选择研究相关文献,采用检索词为“膝(knee);交叉韧带(cruciate ligament);重建(reconstruction);移植(graft);替代物(replacement)”,共检索140篇文献,选取符合标准的5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要根据运动损伤机制、表现、诊断、损伤程度等诸方面因素,选择恰当治疗方法以及合理的重建修复材料,才能使损伤的膝关节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快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