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病灶部位、性质、性别、年龄及学历与失语症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卒中后失语症(PSA)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卒中类型、病程等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结果。分析失语症类型、WAB评分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PSA患者最常见损伤部位为左侧皮层损伤(31例,33.3%),其次为左侧基底节区损伤(28例,30.1%)。WAB严重程度与损伤部位相关,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的患者其WAB失语商、自发言语、听理解、命名得分更低(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比单单皮层损伤的患者其失语商、自发言语、听理解、命名评分更低(P<0.05),皮层+皮层下同时损伤患者的失语商和全部WAB单项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明显低于仅皮层下损伤患者(P<0.05),也比其他部位损伤的患者有更差的失语商、听理解、命名得分(P<0.05)。缺血性卒中组完全性失语占比较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P<0.05),缺血性卒中组患者失语商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患者(P<0.05),单项分数中,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方面,缺血性卒中组明显低于出血性卒中组(P<0.05),而2组间命名的单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和学历不影响失语症类型、WAB得分。结论:PSA最常见于左侧皮层、基底节损伤,PSA类型、严重程度受病灶部位和卒中性质影响而不是年龄、性别和学历,皮层+皮层下同时存在损伤病灶更易导致严重失语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病人的病前人格及相关因素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PSD病人(病例组)29例和脑卒中病人(对照组)32例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并记录每位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男、女性病例组N值均较对照组大(均P〈0.05),偏回归系数〉0和优势比为1.504;而E值均较对照组小(均P〈0.05),偏回归系数〈0和优势比为0.645。男、女性病例组P值、L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SD病人的病前人格中有更多的情绪不稳定和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性格内向与PSD有相关性,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况筛查,脑卒中后抑郁及非抑郁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和血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9.0%;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高血压、饮酒比例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患者( 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5.
卒中后抑郁 (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早期对其诊治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1] 。本文对 30例PSD病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 ,提出早期护理干预对PSD病人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2年 8月— 2 0 0 3年 1月在我科住院的PSD病人 ,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及CCMD -2 -R有关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2证实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2 4项 )前 17项总分≥ 18分 ,均服用抗抑郁药百忧解治疗 ,痴呆、意识障碍、失语失认和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相关因素。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运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测评,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卒中类型、年龄、性别、卒中相关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收缩压等差异。并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失语抑郁相关因素。结果107例卒中后失语患者中,61例患者评估为抑郁.抑郁发生率57%,其中重度抑郁占76.2%。两组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抑郁组患者在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方面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值分别为0.026、0.000、0.000。进一步二分类Logistsic分析发现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为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且多为重度抑郁。另外,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重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易于发生抑郁。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需早期进行抑郁筛查,及时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6月1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卒中后4周采用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相似文献   

10.
陶明 《现代护理》1999,5(12):52-53
为提高对卒中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质量,对座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设问卷对1997年元月~1999年元月我科收治的113例卒中病人进行调查测评,结果52例发生抑郁(46.01%),相关因素为病人对病情的认识情况、照料人情况、家庭支情况、伴随疾病情况,而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 pression,PSD)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3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汉密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把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对PSD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SD的发生率为55.88%,最后筛选出的PSD的相关因素为:家庭关系,BI。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PSD的发病与生物、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相关度。方法对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Index(BI)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并用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发病2周时伴发PSD的发生率为32.4%,其中轻度抑郁27.9%,中度抑郁2.9%,重度抑郁1.5%;离异或丧偶、独自居住、性格内向,脑卒中病灶数量多、面积大,伴随冠心病及高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高、日常生活能力差的患者,发生PSD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卒中后抑郁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以轻中度为主,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抑郁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4月-202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的199例非抑郁脑梗死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严重度量表(F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调查。将非抑郁脑梗死患者分为PSF组和非PSF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因素、疾病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因素等。结果 纳入的199例非抑郁脑梗死患者中,PSF组71例(35.68%),非PSF组128例(64.3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额叶病变(OR=5.026, 95%CI:1.926~13.115;P=0.001)、肌少症(OR=9.031,95%CI:3.586~22.743;P<0.001)、睡眠质量(OR=1.245,95%CI:1.111~1.395;P<0.001)是PS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额叶病变、肌少症、睡眠质量是影响PSF的主要危险因素。这提示对于非抑郁脑梗死患者,需要注重额叶梗死、肌少症及睡眠质量的评估,以便予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PSF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邬闻文  金奕  徐旭东 《护理研究》2014,(15):1813-1815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处于恢复期无阅读理解障碍的病人84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意外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例病人PTGI总分为(58.00±7.71)分,人生感悟维度得分最高。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的病人PTG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有待提高;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5项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在颅脑损伤病人的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关注病人心理方面的积极改变,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影像学特点,初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 9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抑郁评定,依据卒中24 h后首次颅脑CT扫描结果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46%。病灶多发、体积大、位于脑前部、有脑萎缩者易发生抑郁(χ2=5.56~14.11,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像学特点突出。病灶数量、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凌  胡慧 《全科护理》2011,9(28):2541-2542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卒中后抑郁(PSD)病人心理疗法的文献总结和评价,探讨心理治疗预防和改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Med(1990年—2011年)中有关采用心理疗法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病人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得文献按照循证医学证据标准进行评价及总结。[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结论]心理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抑郁症状和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但是其治疗效应较低,尚需更多的大样本、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恢复期老年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对225例恢复期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恢复期老年患者抑郁程度得分为(6.62±1.51)分,98%的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居住方式、月收入、慢性病等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慢性疾病、家庭支持、文化程度、经济收入(P0.05)。结论:改善其健康状况和提高家庭支持度能减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一医院版对广东省内20家三级医院就诊的253名失语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定,然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对其中出现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的157例患者测量生存质量,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为(59.76+14.40)分,处于较差水平。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各领域主要受其居住情况、病程、失语类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论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有待提高。影响失语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评价联合氟西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试,确诊为抑郁症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氟西汀20mg·d-1治疗,疗程为60d。于治疗前及治疗2、4、8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脑卒中抑郁发生率为42.4%。神经功能缺损重者,抑郁发生率高。治疗前两组间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4、8w末研究组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评分改善随时间的延长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给予抗抑郁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