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5次坐立试验(five repetition sit to stand test, FTSS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康复训练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5例COPD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肺康复训练,训练前后采用COPD患者症状评估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进行测评,并完成FTSST和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ing test, 6MWT),评价并比较康复训练前后各指标的差异,并采用效标法,将6MWT改善值定为效标,以探讨FTSST用于评估COPD患者肺康复训练效果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s, MCID)。结果 肺康复训练后患者FTSST时间和CAT评分较训练前减少,6MWT距离较训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ST时间变化值与6MWT距离改善值呈负相关(r=-0.739,P<0.001),与CAT评分改善值呈正相关(r=0.662,P<0.001);采用效标法估算的FTSST评估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CID为1.5 s。结论 FTSST可行性好,与COPD评价指标相关性高,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OPD稳定期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肌训练指导,试验组给予呼吸肌训练联合骨骼肌运动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肺功能情况及运动耐力水平。[结果]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病人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病人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有氧运动及肺康复训练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中重度COPD病人60例为对照组,给予肺康复训练,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重度COPD病人60例为观察组,给予介入有氧运动及肺康复训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呼吸困难程度、负性情绪,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评价其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呼吸困难程度轻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有氧运动及肺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重度COPD病人中,可有效缓解病人呼吸困难,改善其心理状态与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尘肺合并COPD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呼吸内科护理,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氧疗;康复训练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肺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呼吸锻炼、咳嗽训练及排痰训练。干预8周后,测评病人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结果]康复训练组接受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下降,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和其他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尘肺合并COPD病人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益肺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训练组和治疗组(益肺胶囊+康复训练)各6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痰液量、排痰能力、6 min步行测试(6 MWT)、病情转归指数(BODE指数)、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肺康复训练组,痰液量少于肺康复训练组,排痰能力评分及肺功能指标、6-MWT、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肺康复训练组,BODE指数低于肺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结合益肺胶囊治疗能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排痰能力,继而提高肺部功能,增强步行能力,改善病情转归指数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慧明  赵岳 《护理研究》2014,(13):1625-1627
[目的]探讨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运动耐力、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诊断为肺癌,且肺功能提示中度COPD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完成为期2周的肺康复运动训练,于肺康复运动训练前后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同时观察其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肺功能、二氧化碳分压(PaO2)、6-MWT在肺康复运动训练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住院时间短、术后肺部并发症少(P0.05)。[结论]术前行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肺癌合并老年COPD病人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运动耐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韩典慧  梁焕 《护理研究》2004,18(14):1249-1250
[目的 ]观察呼吸康复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的影响。 [方法 ]缓解期COPD 3 0例门诊病人为对照组 ,3 0例住院病人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 ,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呼吸康复训练。 [结果 ]呼吸功能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结论 ]呼吸康复训练能改善缓解期COPD病人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出院的29例COPD稳定期病人进行集束化肺康复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病人进行评估并测定病人的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干预6个月后,病人的呼吸症状、活动度、疾病影响和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6-MWD明显提高(P0.01)。[结论]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出一氧化氮(eNO)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选取COPD病人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六字诀联合抗阻训练,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呼出eNO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及6 min步行距离(6MWT)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6个月eNO水平及SGRQ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六字诀联合抗阻训练能有效减轻COPD病人气道炎症,改善病人呼吸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晗  韩英  姚秋近  李雪梅  万文霞 《全科护理》2023,(14):1944-1948
目的:基于指南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早期简易运动锻炼方案,探讨其对病人呼吸功能、运动耐力、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常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3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试验组21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实施早期肺康复简易运动训练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均观察8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时比较两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Borg劳累度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COPD评估测试(CAT)。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病人6MWT长于对照组(P<0.05),而Borg、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指南构建的COPD病人早期简易运动锻炼方案可改善病人运动耐力和健康状况,可为临床肺康复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姜庆平 《全科护理》2020,18(25):3346-3350
[目的]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联合自信心培养对老年肺癌手术病人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某院明确诊断为肺癌并准备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手术病人,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入院时间为2018年5月—2018年10月)开展胸外科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入院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4月)开展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联合自信心培养。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前3 d的排痰量、肺部并发症以及干预前后中文版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Scale,SEES-C)评分、6 min步行试验(6 MWT)、呼气峰流速状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2天、第3天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肺部并发症12例,观察组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SEES-C评分、6 MWT、呼气峰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EES-C评分、6 MWT、呼气峰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病人实施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训练联合自信心培养,不但有助于肺康复,而且简单易实现,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30例COPD稳定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训练期间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提升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治疗的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吸气肌训练组、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组(联合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其中康复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吸气肌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联合组在吸气肌训练组基础上增加健身气功“六字诀”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百分比(FEV1%pred)和最大吸气压(MIP)评估患者肺功能;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FEV1%pred、MIP、6MWT均明显升高,CAT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肺移植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肺移植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和1年的服药依从性、6min步行实验距离(6MWT)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术后1年时,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6MWT得分高于对照组,SDSS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可以提高肺移植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维护移植肺功能和促进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洁  曾红  陈幻  范忠惠 《护理研究》2004,18(18):1608-1609
[目的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病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 [方法 ]将 10 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0例 ,进行抗阻力深慢腹式呼吸训练 ,对照组 5 0例 ,进行单纯深慢腹式呼吸训练 ,于训练前和训练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肺功能、12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 ,并对比训练前后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经训练后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和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抗阻力深慢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病人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针灸加普通肺康复治疗)和对照组(普通肺康复治疗)各50例,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6min步行距离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总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观察指标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病人6min步行距离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普通肺康复治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效果,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握力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握力器、身体成分分析仪等对96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相关检测。[结果]稳定期COPD病人握力水平较同龄正常老年人低,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呼吸困难指数对握力水平有影响;控制变量年龄、性别后,握力水平与疾病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6min步行距离、体重指数、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以及呼吸困难指数]相关(P0.05或P0.01),性别、年龄、6min步行距离可以解释握力水平的38.8%的变异量。[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握力水平较正常老年人群低,其与疾病相关指标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工作者可参考握力测试结果快速评估病人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29例老年COPD患者每天进行慢、中速度步行训练及缩唇呼气、控制性深呼吸训练,6个月后进行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评估比较。结果康复训练组生存质量较训练前明显提高,肺功能指标有改善。结论有氧训练和呼吸训练可明显提高COPD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基于家属参与的肺康复引导式教育训练对其肺功能和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家属参与的肺康复引导式教育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肺康复训练效果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基于家属参与的肺康复引导式教育训练应用于COPD患者,可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使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对64例COPD稳定期病人实施肺康复护理,比较康复护理前后病人BODE指数变化.[结果]64例病人经肺康复护理后,BODE指数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评分以及BODE指数总积分较康复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康复护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ODE指数是反映肺康复效果的有效指标,肺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BODE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