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宝珍  杨珍  江海强 《全科护理》2016,(14):1479-1481
[目的]观察对成人静脉留置针应用单手置管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采取随机数字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单手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手置管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置管法能提高成人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黄剑  赖红双  李绝华 《护理研究》2009,23(26):2394-2395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留置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G留置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时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分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液体外渗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化疗时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疼痛、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侯银燕 《全科护理》2014,(18):1664-1665
[目的 ]探讨老年门诊输液病人应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门诊输液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根据病人血管粗细及暴露长度选用针头的输液器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顺行静脉穿刺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护理投诉率,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液体渗漏发生率、手指活动受影响、疼痛明显与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可提高老年门诊输液病人穿刺成功率,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减少输液过程的不适以及由此引发的护理投诉,能够确保输液过程顺利。  相似文献   

4.
高璠 《天津护理》2014,(2):156-157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00例60岁以上的老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取45~60°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照组采用20°角度穿刺法,对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淤血情况、穿刺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率、淤血情况、穿刺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45°~60°角度静脉穿刺法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姜艳鑫  范东  赵娟  仲伟  张燕燕 《护理研究》2023,(7):1255-1258
目的:探讨26G留置针在成人血液病病人静脉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病并需静脉输血病人4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26G普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4G普通留置针,均为同一生产厂家提供,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输血时限、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留置针堵管率、静脉输血完成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时限满足要求。结论:26G留置针可以满足成人各类血制品静脉输注的时限要求,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低,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指背静脉穿刺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6例计划化疗4~6个疗程的肿瘤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化疗及化疗间歇期均选择手背静脉穿刺。观察组化疗期间选用手背静脉,化疗间歇期静脉用药时选用指背静脉给药的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时病人的疼痛程度、对病人的负性心理影响、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因静脉穿刺困难行中心静脉置管例数。结果两组病人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因静脉穿刺困难行中心静脉置管例数、对病人产生的负性心理影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穿刺时病人的中、重度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选用指背静脉进行输液能保护手背静脉,使病人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腕关节挠侧头静脉逆行和顺行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逆行和顺行静脉穿刺,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渗漏率、液体滴速、一次性成功率及对手部活动影响.结果 逆行穿刺组疼痛程度、渗漏率、对手部活动影响明显低于顺行穿刺组(P<0.05);一次性成功率高于顺行穿刺组(P<0.05);而液体滴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关节挠侧头静脉逆行穿刺是可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位中心静脉导管置换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68 例经颈外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3 例,观察组采用原位中心静脉导管置换,对照组采用异位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换.分别观察 2 种换管方法的成功率、穿刺点出血、静脉炎、疼痛、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创口疼痛、穿刺点出血情况均较对照组轻(P>0.05或P<0.01);2 种换管方法的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原位中心静脉导管置换较异位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换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软膏外涂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经外周浅静脉行诺维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首次入院时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2例,平均使用诺维苯4次.观察组化疗第1天开始采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沿穿刺静脉走向皮肤10~12cm,连续3d,2~3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所有数据均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延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软膏外涂能有效预防诺维苯外周静脉化疗后外周浅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紫草油外涂对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紫草油外涂于静脉注射部位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静脉疼痛分值和静脉再次穿刺次数。[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外涂能较好地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降低疼痛程度,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四肢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将200例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1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对照组不进行静脉炎的预防处理.结果 治疗组发生静脉炎18例次,发生率为29.5%,对照组发生42例次,发生率为68.9%.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同时积极地护理也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使用脉冲式冲洗法预防其产生的效果。方法 40例经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药物使用结束后均采用等渗液[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肝素液(10~100 U/mL)]冲洗,一组行脉冲式冲洗法(观察组),一组行匀速冲洗法(对照组),研究2个化疗周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第一个化疗周期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个化疗周期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行脉冲式冲洗法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远期效果更佳,且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在预防癌症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静脉化疗三次以上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治疗组在化疗前后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ml和地塞米松5mg,对照组在化疗同时用喜疗妥外涂穿刺血管;观察两组化疗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6%比33.33%,13.33%比34.66%;均P〈0.01)。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可使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部外敷水胶体敷料预防长春瑞宾所致周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92例接受了1~3个疗程N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静滴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沿静脉走向局部外敷水胶体敷料,而对照组则于静脉穿刺处给予500g/L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和静脉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72,u=3.71,P〈0.01)。结论局部外敷水胶体敷料能有效减少输注长春瑞宾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大大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姜醇联合紫花烧伤膏外涂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输注化疗药物,实验组采用姜醇联合紫花烧伤膏外涂静脉周围皮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化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姜醇联合紫花烧伤膏局部外涂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相关性.方法将套管针留置在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设者为A组,置管于手背静脉网及四肢其他分支静脉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置管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5.0%,B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炎Ⅰ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外周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静脉滴注化疗药同时,用纱布浸渍抗炎Ⅰ号制剂外敷局部.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用抗炎Ⅰ号制剂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