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D)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 2例TAPVD患者 ,其中心上型 16例 ,采用心房横断 (14例 )和心上吻合 (2例 ) ,行左房 共同静脉吻合 ;心内型 4例 ,将房间隔缺损扩大 ,应用补片将异位引流的肺静脉隔至左房 ;混合型 2例 ,上腔静脉用心包补片加宽。结果  2 0例痊愈 ,2例死亡。痊愈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个月~ 6年 ,心功能均正常。结论 TAPVD患者一旦诊断明确 ,应及早手术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37例。男25例,女l2例;年龄1.5~32岁;心上型TAPVD23例、心内型l3例、心下型1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3例;行心导管检查l2例;多排螺旋CT(MDCT)检查2例。心上型采用心脏上翻法3例,双心房横切口12例,左房顶部入路3例。肺总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5例,作上腔静脉至右心房纵切口。心内型经右房斜切口,用较大的自体心包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将冠状静脉窦、肺静脉口隔入左心房。1例心下型,用心脏上翻方法将共同肺静脉干与左心房吻合。术中根据情况放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心律失常9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随访2~l6年,心功能NYHAⅠ级34例,Ⅱ级3例。无心律失常、无吻合口狭窄及肺静脉梗阻发生。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对设计手术方案尤为重要,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心血管照影及MDCT检查。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手术的关键是吻合口够大,血流通畅,防止肺静脉梗阻。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 选择经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5~32岁;心上型TAPVD 23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1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3例;行心导管检查12例;多排螺旋CT(MDCT)检查2例.心上型采用心脏上翻法3例,双心房横切口12例,左房顶部入路3例.肺总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5例,作上腔静脉至右心房纵切口.心内型经右房斜切口,用较大的自体心包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将冠状静脉窦、肺静脉口隔入左心房.1例心下型,用心脏上翻方法将共同肺静脉干与左心房吻合.术中根据情况放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心律失常9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随访2~16年,心功能NYHA Ⅰ级34例,Ⅱ级3例.无心律失常、无吻合口狭窄及肺静脉梗阻发生.结论 术前明确诊断对设计手术方案尤为重要,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心血管照影及MDCT检查.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手术的关键是吻合口够大,血流通畅,防止肺静脉梗阻.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例接受外科手术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病历资料。全组12例患儿术前均行经胸心脏超声(TTE)和64层螺旋CT(MSCTA)检查。结果手术证实共有49支异位肺静脉干,心脏超声检出42支,而MSCTA全部检出。MSCTA、TTE异位肺静脉干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全组手术顺利,围术期无死亡,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对确诊TAPVD切实可靠;外科手术治疗TAPVD安全有效,减少术中手术创伤、保证吻合口通畅,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onous puhn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类低发病率的复杂心脏畸形,患者肺静脉血流人右心房,右心系统负荷增加,肺静脉回流受阻,造成淤血性肺静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衰竭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同时也由于肺静脉血未回流左心房,使左心系统发育延缓,甚至发生退行性变,自然病程预后极差,其中50%于生后3个月内死亡,80%于1岁以内死亡,所以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现将我院1991年3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9例TAPVD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 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49例TAPVC 患者治疗情况,其中心上型37例,采用左心房后壁与肺总静脉吻合35例,左心房顶后缘与肺总静脉吻合2例;心内型12例,予切开冠状静脉窦上缘,将肺总静脉汇合部与原左心房合并形成新的左心房,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痊愈46例, 死亡3例.38例随访3个月~8年,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肺静脉回流梗阻,余患者肺静脉回流通畅,心功能达Ⅰ级.结论:TAPVC 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通畅的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和完善的术后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年龄2~12个月.对照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治疗;治疗组:常规抗病毒、平喘镇静、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辅以输血浆,每千克体重3ml,选择普通型冷冻血浆.结果:治疗组45例患儿4天基本痊愈37例,1周基本痊愈7例,10天未愈1例;对照组52例患儿4天基本痊愈15例,1周基本痊愈25例,10天未愈7例,有5例患儿治疗1周效差转院.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收治13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处理经验。结果:本组136例患者具有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及白细胞升高表现,手术治疗130例,术后有并发症者4例(2.9%),分别为切口感染2例,腹腔残余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本组无死亡患儿,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阑尾炎一经诊断应尽早处理,年龄越小,越应积极手术,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左心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的左心房粘液瘤46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粘液瘤摘除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5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2.2%.结论左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但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造影检查27例TAPVD,18例经手术治疗。结果27例中心上型TAPVD 16例,心内型8例,心下型3例。超声诊断24例,诊断正确率为88.89%。超声诊断未见肺静脉回流入左房为诊断该病的特征表现。3例与超声心动图不完全一致。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TAPVD重要且准确的方法,并能确定其分型,提供精确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资料。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D时,应注意与三房心、左房隔膜及冠状动静脉瘘等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2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164例)给予辛伐他汀10 mg治疗,对照组(15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统计新发房颤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辛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由(6.43±1.70)mg/L降至(3.98±1.52)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的322例患者中,54例患者发生房颤,其中,辛伐他汀组8例(4.9%),对照组46例(29%),辛伐他汀组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食管癌放射治疗后远期致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特点。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住入院的食管癌放射治疗后伴晕厥患者四例,男1例,女3例。行心电图明确基本心律;冠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心脏彩超评估心功能。结果:①4例患者均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②冠脉造影均提示多支狭窄,并行介入治疗;③EF值明显下降,抗心衰治疗;④出院随访,生存期1527月。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后远期可致心脏传导系统损害、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损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在舒降之与赖诺普利作用下的变化情况。方法:①选择我科门诊及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5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CY。②血浆HCY〉15μmol/L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B组舒降之组:舒降之(10 mg,1次/d)+常规治疗。C组赖诺普利组:赖诺普利(5 mg,1次/d)+常规治疗。D组联合组:舒降之(10 mg,1次/d)+赖诺普利(5 mg,1次/d)+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HCY。结果:①385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浆HCY〉15μmol/L者165例,约占42.86%。②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④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B组比较,P=0.043;D组与C组比较,P=0.042)。结论:①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②舒降之与赖诺普利均可降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水平,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本院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扩血管、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评价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硫酸镁能够显著控制患者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缺血组(有心肌缺血表现,18例)和无缺血组(无心肌缺血表现,1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30例(96.8%);治疗后患者的LVEF、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LVEDD、LVESD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缺血组术后LVEF、LVESD改善较无缺血组明显(P〈0.05),随访12个月,30例介入成功者共存活28例,死亡2例;17例(54.8%)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缺血组生存率高于无缺血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无缺血表现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桂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桂胶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CHF患者36例,并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CHF患者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8.8%(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与心率震荡( HR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5例,按6MWT的结果分组:步行距离<300 m为Ⅰ组,300~374.9 m为Ⅱ组,375~449.9 m为Ⅲ组,>450 m为Ⅳ组。各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 TO)、震荡斜率( TS)。对HTR与6MWT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Ⅰ-Ⅳ组各纳入了30、35、40、60例患者,4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O、T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和Ⅱ组TO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TS值与Ⅳ组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WT与TO值呈负相关,而与TS值呈正相关(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6MWT与HRT相关,6MWT的距离越短,其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同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较好(100%,100%,85%),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结果不佳(50%)。64排螺旋CT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与≥50%的一致率分别为89.4%与94.4%。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和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前预案制订的首选方法,但必要时仍需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作为对比,以提供辅助信息从而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