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测量颅外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或斑块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其大血管病变及危险因素的关联。 一、对象和方法 1.检查对象:正常受试者:正常对照组(53.42±10.55岁,30~73岁,组1)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糖尿病患者: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4.57±10.93岁,31~76岁)54例(按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9例,女性25例,无急性并发症。分为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组(组2,32例)、合并高血压病组(组3,12例)、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后期常并发脑、心和肾脏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临界性高血压和第1、1期高血压病的防治、康复有积极作用。本文总结对1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的运动康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三资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10例参加运动康复的高血压病人,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女性2例,男性8例,年龄60~70岁,平均658士69岁,高血压病1期4例,对期6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稳定,可坚持正常运动锻炼。观察期间在药物相对固定基础上进行锻炼,避免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搜集2012 年1月至 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住院男性、年龄≤50岁、非糖尿病患者215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冠状动脉狭窄≥50% 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04例为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50% 111例为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搜集临床资料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均P<0.05);早发男性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中,教育水平低、压力大、过度劳累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非糖尿病对照组(均P<0.05);校正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教育水平低、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危险因素后,吸烟(OR=5.005,95%CI:2.096~11.954)、高血压(OR=3.704,95%CI:1.466~9.355)、压力大(OR=2.635,95%CI:1.309~5.302)、过度劳累(OR=2.594,95%CI:1.192~5.648)均显著增加早发非糖尿病男性冠心病发病风险(均P<0.05)。结论 早发非糖尿病男性中吸烟、高血压、压力大、过度劳累均为冠心病发病风险,其中吸烟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4.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老年2型糖尿病并存高血压患者92例(D-HTN组),为我科1997年9月至1998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按WHO标准确诊,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男50例,女42例,年龄61~77岁,平均68.7岁;糖尿病史2~15年,高血压史2~14年。(2)对照组93例,为我院1995年至1998年体检健康者,男51例,女42例,年龄62~74岁,平均67.6岁;经检查均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且排除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以上受检者均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2.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利用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分别为冠心病患者和健康查体者进行检测,以便了解不同病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动力流变学的特点,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可靠数据。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均按WHO的冠心病标准诊断。根据病程分组,2年以上者为A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50~70岁,平均585岁;病程1周以内者为B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52~73岁,平均603岁。另取108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男8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6.
梁江久  李荔 《山东医药》1999,39(13):12-12
近年来,我们对28例高血压病(Ⅱ期)和2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旨在为临床诊断眼底动脉硬化、预防缺血性眼病及心脑血管事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1资料与方法本文高血压病组男26例,女2例;年龄55~90岁,平均71±1...  相似文献   

7.
病人和方法作者研究糖代谢障碍患者发生脂蛋白含量异常血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频率。检查20~69岁男性和女性莫斯科市民3490例,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记录心电图,测血压,检查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检查结果分3组:糖尿病94例,糖代谢障碍401例,糖代谢正常2995例。冠心病(按照严格的诊断标准)发病率:糖尿病组高达37.2%;糖代谢障碍组20.7%;糖代谢正常组只11.1%。高血压病发病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病人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的测定,为临床辅助诊断及防治高血压病提供参考资料。对象与方法一、受检对象受检对象来自门诊、病房的60例男性患者,年龄36~72岁。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年龄分为<45岁5例,45~59岁12例,≥60岁13例。高血压组(Bp21.33~26.66/12.66~17.33kPa),Ⅰ期高血压8例,Ⅱ期高血压17例,Ⅲ期高血压5例,平均年龄55.66±10.0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年龄为4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389例,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中年女性(40~59岁)组、老年女性(60~75岁)组和中年男性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中年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女性与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及严重程度女性显著轻于男性(P〈0.01);(2)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比较: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老年女性(P〈0.01)。结论:中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率均低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冠脉病变也较轻。  相似文献   

10.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规律。方法:选择老年男性冠心病(Ⅰ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Ⅱ组)及冠心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Ⅲ组)患者各66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主要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SMI发生率Ⅲ组〉Ⅱ组〉Ⅰ组(P〈0.05),Ⅲ组的SMI总次数与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MI持续时间Ⅲ组与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发作高峰均在上午。日间SMI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夜间,夜间SMI发生比例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Ⅲ组昼夜SMI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尤其是夜间的发生:动态心电图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资料与方法:(1)原发性高血压(EH)组:入选69例患者均符合1993年WHO的EH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507岁;均为Ⅱ期和Ⅲ期高血压患者,病程大于1年。合并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绞痛)36例(其中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发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单纯冠心病患者HRT的差异。方法将124例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血压等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合并组),4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单次室性期前收缩后HRT的初始值(TurbulenceOnset,TO)和斜率(TurbulenceSlope,Ts)。结果对各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分析表明,合并组与高血压组相比,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合并组的TO、TS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0.05);高血压组的TO、TS值与冠心病组和合并组比较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RT指标明显异常,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RT指标受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早在1802年Heberden就发现心绞痛发病有极显著的性别差异。国内这方面报道甚少,现将我院住院病人中120例女性CHD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1987~1991年10月住院病人中,资料较完整的女性CHD患者120例,年龄41~80岁,并与同期住院的137例男性CHD患者进行对照,年龄41~80岁。冠心病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糖尿病均按我国修订的诊断标准。分析数据做u检验。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1000例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人常见心血管基础病因以及导致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1000例老年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年龄、病因分组,分别测量左房内径(LAD)、短轴缩短率(F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右室舒张末左右径(RVDd)、右室收缩末左右径(RAD)、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E/A)。结果 患者主要集中在60~69岁、70~79岁2个年龄组,病因主要集中在冠心病(39.3%)、高血压病(18.5%)。LAD、E/A,在60~69岁、80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显著,冠心病、高血压病组LA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IVST、PWT明显增高,E/A在各组均小于1,尤以冠心病,高血压病组为低。结论 年龄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大量资料证明高血压病病人无论是否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复杂程度都高于同年龄组的正常血压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易损心肌可能是突然死亡的原因。本文诣在通过对6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65例患者按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及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高血压分类标准经详细检查确诊为Ⅰ期或Ⅱ期高血压病,其中Ⅰ期25例,Ⅱ…  相似文献   

16.
<正>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 FCG 对冠心病的诊断比较满意,对风心病先心病等诊断阳性率不高且无特异性。由于原指标过多,意义又不够明确,造成了诊断上的一定困难。本文对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检测中所出现的阳性指标作了对照分析。冠心病患者187例均符合1979年WHO 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48例,女性39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58.8岁;正常人193例,均经询问病史,一般体检及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脏疾患,其中 ,男性141例,女性52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37.5岁,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已有实验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相关,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本文为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FIB和D-D的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了FIB和D-D的观察。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正常对照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67岁,选自健康体检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高血压病组49例,男3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73岁,诊断为Ⅰ级、Ⅱ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分级按1999年WHO标准,并排除Ⅲ期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病等。所有观察者均同时服用阿斯匹林,剂量为…  相似文献   

18.
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和谷/峰比率评价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摘要)张麟张亮清李运乾程秋芳杨志新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标准选择Ⅰ,Ⅱ期高血压病20例,年龄37~60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将所有入选病人安慰剂治疗2周后测第1次偶测血压,取3次坐位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正> 频域心电图(FCG)对冠心病的诊断报道较多,但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报道尚少,本文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进行 FCG 检测,以作对比分析。冠心病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4岁,均符合 WHO 冠心病标准;高血压病组74例,除外继发性高血压都符合 WHO 建议的“确诊高血压”标准,其中有左室肥厚者34例(男29例,女4例,平均年龄59.1岁),无左室肥厚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岁)。检测用 HBD—多域诊断仪,以常规Ⅱ、V5导联采样,自动分析绘图,分析项目包括自功率谱函数,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传递函数相移、脉冲响应及相干函数。根据总值分级,以7级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了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的关系,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 资料:68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在34~68岁,全部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均合并冠心病,其中心绞痛64例,心力衰竭3例,心肌梗塞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