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异体手移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目的:探讨异体双手移植中共刺激信号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设计:病例一对照观察。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对象:于2001-09/12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异体双手移植患者1例,并选择15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 方法:患者术前未用免疫抑制剂采血1次;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采血2次;术中接动静脉前各采血1次;术后第1周每日采血1次,第2周隔日采血1次,三,四周每周两次,后每周1次共2个月。其中术后1周为诱导期,余为维持期。对照组健康成人抽取外周静脉血2mL,20g/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CD54,CD11a)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前后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变化。 结果:异体双手移植患者的3种共刺激分子(CD28,CD54,CD11a)变化一致,诱导期较术前下降[(9.84&;#177;5.28)%,(55.50&;#177;3.62)%;(71.03&;#177;5.33)%,(95.10&;#177;1.26)%;(9.40&;#177;9.17)%,(29.70&;#177;3.23)%],维持期维持于较低水平[(22.54&;#177;6.56)%,(91.28&;#177;8.12)%。(11.22&;#177;4.08)%]。 结论:动态监测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外周血中共刺激信号可以帮助观察肢体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反应强度,对于指导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以及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通过处理共刺激信号的方法诱导免疫耐受在异体手移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对大鼠脑损伤修复作用及其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5-04/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取出生24h清洁级Wistar大鼠2只作为供体。另选用4月龄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只,模型对照组3只,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1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移植组21只,5-溴脱氧尿嘧啶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移植组21只。②取供体鼠脑组织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经GFAP抗体、Brdu免疫荧光标记的阳性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待移植。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建立脑损伤模型。造模后GFAP移植组进行神经胶质细胞移植,Brdu移植组进行神经元移植,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细胞移植。④细胞移植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并进行神经行为功能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片GFAP、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及纹状体区的动态变化。 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4月龄Wistar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及等级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FAP移植组、Brdu移植组于移植ld无明显变化,均呈重度损伤(15-16分);移植8d差异明显,呈中度损伤(9-10分);移植1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轻度损伤(4-5分);移植1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呈完成不稳定或反射缺陷(1分),接近正常对照组;移植24d呈稳定持续状态。②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GFAP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GFAP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l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③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Brdu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1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纽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 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能够促进大鼠脑损伤的修复,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3.
蔡扬柏  王毅 《中国临床研究》2022,(8):1138-1141+1146
B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辅助诱导CD4+T细胞活化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近年动物试验研究表明B细胞亦可负向调节免疫反应,这类B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B细胞亚群,已被证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发育,抑制CD4+/CD8+T细胞分化等途径,Bregs可显著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反应。与Tregs有标志性的转录因子Foxp3不同,Bregs没有标志性的转录因子,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10,有些还分泌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鉴于调节性免疫细胞网络是目前移植免疫领域研究热点内容之一,本综述将从Bregs起源、发育、分化、表型、生理学功能等方面探讨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旨在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对大鼠脑损伤修复作用及其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4/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取出生24h清洁级Wistar大鼠2只作为供体。另选用4月龄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只,模型对照组3只,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移植组21只,5-溴脱氧尿嘧啶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移植组21只。②取供体鼠脑组织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经GFAP抗体、Brdu免疫荧光标记的阳性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待移植。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建立脑损伤模型。造模后GFAP移植组进行神经胶质细胞移植,Brdu移植组进行神经元移植,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细胞移植。④细胞移植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并进行神经行为功能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片GFAP、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及纹状体区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4月龄Wistar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及等级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FAP移植组、Brdu移植组于移植1d无明显变化,均呈重度损伤(15~16分);移植8d差异明显,呈中度损伤(9~10分);移植1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轻度损伤(4~5分);移植1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呈完成不稳定或反射缺陷(1分),接近正常对照组;移植24d呈稳定持续状态。②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GFAP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GFAP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1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③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Brdu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1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能够促进大鼠脑损伤的修复,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双手移植世界上开展不多,该病例为世界第4例异体双手移植。目的:探讨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神经再生特点。设计:病例分析。地点和对象:手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2001-01收治的1例双手腕上4cm截肢患者,男。18岁。干预:1例双手缺失患者行异体手移植,手术过程基本同自体断腕再植,术中吻合正中神经、尺神经、尺神经腕背支和桡神经浅支。术后联合应用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抗免疫排斥反应。主要观察指标:通过Tinnel征观察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移植手存活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术后1个月Tirmel征示神经生长&;gt;50mm,2个月&;gt;100mm,3个月达200mm左右,神经再生速度均&;gt;2mm/d。4个月痛、温觉、触觉拇指已恢复至指腹,其他4指至近指间关节水平,手主动运动可抓持物品、纸张;与Tinel氏征检查相符。结论 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神经再生迅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手部感觉与手内在肌神经再支配,快于同平面的自体断肢再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背景同种异体双手移植世界上开展不多,该病例为世界第4例异体双手移植.目的探讨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神经再生特点.设计病例分析.地点和对象手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2001-01收治的1例双手腕上4 cm截肢患者,男,18岁.干预1例双手缺失患者行异体手移植,手术过程基本同自体断腕再植,术中吻合正中神经、尺神经、尺神经腕背支和桡神经浅支.术后联合应用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抗免疫排斥反应.主要观察指标通过Tinnel征观察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移植手存活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术后1个月Tinnel征示神经生长>50 mm,2个月>100 mm,3个月达200 mm左右,神经再生速度均>2 mm/d.4个月痛、温觉、触觉拇指已恢复至指腹,其他4指至近指间关节水平,手主动运动可抓持物品、纸张;与Tinel氏征检查相符.结论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神经再生迅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手部感觉与手内在肌神经再支配,快于同平面的自体断肢再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1986年Brenner等~([1])在应用TCR基因序列编码的肽段所制备的抗体实验中发现γδT细胞。1988年有学者验证了γδT细胞表面分子的存在,1990年验证了γδT细胞的成熟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γδT细胞的来源、分布及生物学特点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γδT细胞是T细胞群的一个特殊的亚群,与αβ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互相补充。γδT细胞不仅可作为免疫应答效应细胞,而且还可作为免疫应答调节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移植神经的抗原性、抑制异体神经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是目前的研究焦点。观察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异体鼠坐骨神经移植存活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①选用雄性C57BL/6(H-2b)供体鼠32只,雌性Balb/c(H-2d)受体鼠44只,将坐骨神经移植受体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自供体小鼠的脾细胞中提取抗原注入受体鼠胸腺内,于2周后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免疫抑制剂组移植前3d开始腹腔注射环孢霉素A;异体神经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单纯进行异体及自体神经移植。②于神经移植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及免疫学检测。结果:44只受体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移植段的神经传导速度:异体神经移植组显著小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P<0.05),自体神经移植组显著大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P<0.0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与免疫抑制剂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组织学检查证明自体神经移植组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均有大量神经纤维再生,并已通过移植体。③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2b)抗原注射组对供体小鼠淋巴细胞反应呈特异性减弱,与异体神经移植组及免疫抑制剂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可诱导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神经恢复效果优于单纯异体神经移植,等同于免疫抑制剂使用组。  相似文献   

9.
CD4^+CD25^+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的亚群之一,主要来源于胸腺,表达IL-10 mRNA,细胞表面表达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受体α链(CD25),本身不产生IL-2,在体外为无能细胞(anergy cell),在体内、外增殖需要外源性IL-2。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性。它能通过细胞间接触方式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产生排异反应的部位,使免疫系统的其他部位保持稳定,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克服了机体在接受器官移植后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在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T细胞LFA-1/ICAM-1协同刺激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FA—1/ICAM—1信号是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LFA-1对ICAM-1的亲和力及亲合力在TCR/CD3交联MHC/抗原肽后迅速上调,并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随后产生的LFA-1/ICAM-1信号通过上调PI-3K、鞘磷脂酶和JNK等激酶活性协同第一信号活化T细胞,从而诱导T细胞分泌1型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毒等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手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黏附分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例同种异体手移植术前患者和术后1~180 d外周血黏附分子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CD4,CD8,CD28,CD54,CD11 a的水平于术后第1天开始降低,至术后第6天为最低.术后第7天始,上述黏附分子水平逐渐回升,至180 d,CD4,CD28,CD54水平一直低于术前水平,CD11a于术后20 d回升到术前水平,而CD8则持续升高,于术后30 d,明显超过术前水平(t=4.1,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对黏附分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种异体手移植术后患者无明显排斥反应与临床观察相符,提示黏附分子可作为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对提高移植手的存活率及其远期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Establishing monitoring guidelines is important for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 chang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clusion of continuous ST monitoring can alert critical care nursing staff to ischemia, electrolyte changes, and activity intolerance, as well as provide an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the efficac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is simple technology, a software addition to the current bedside hardware, can assist in salvaging myocardium, decreasing anxiety by reducing pain episodes and their duration, and identifying early electrophysiologically significant drug and electrolyte changes. Nursing research is essential in establishing additional indications for continuous ST monitoring and in evaluating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ntinuous 12-lead ST-segment monitoring systems as they come into use.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患者血或尿BK病毒(BKV)载量的监测,探讨性别、年龄、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免疫抑制剂浓度等对患者BKV载量的影响,以及BKV载量对患者疾病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移植患者血浆及尿液的BKV载量。分析血浆HCMV浓度及免疫抑制剂浓度对患者BKV载量的影响以及BKV载量高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 985例移植和非移植肾病患者中BKV阳性242例(12.1%),其中血浆阳性211例(10.6%),尿液阳性118例(5.9%)。骨髓移植患者、肾移植患者及非移植肾病患者的BK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乎所有移植患者检测到BKV阳性都发生在移植后的前3个月中。HCMV的感染与否与患者的BK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 9)。骨髓移植及肾移植患者血浆的免疫抑制剂浓度和环孢霉素A(CsA)浓度(150 ng/mL)对患者BKV载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他克莫司浓度(FK506)(8.0 ng/mL)与BK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 5)。BKV阳性患者与BKV阴性患者比较,肾功能中的肌酐(CR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7)。结论 BKV的复制与性别、年龄、是否有HCMV合并感染无关,而与血浆免疫抑制剂的浓度有关。通过对BKV载量的连续监测,调节患者免疫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减少由BKV带来的二次损伤。  相似文献   

15.
吴世友  毕胜  杨龙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140+2142-2140,2142
目的探讨三点式小切口微创重睑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在重庆市中山医院行三点式小切口微创重睑术患者89例.所有患者术前设计重睑线,标记三处切口点.局麻成功后,于标记点切开眼睑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剪除眼轮匝肌,去除多余脂肪.点状电凝止血,缝合切口,术后5~7 d 拆线.结果随访1~6个月,87例患者重睑线流畅,重睑形态自然美观,效果较为满意.2例患者重睑线有轻微不对称,再次手术修复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三点微创小切口重睑术是一种可靠、持久、可行的重睑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其比值的升降变化,评价其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将13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按尿钠排泄率分为轻型(35 mmol/d)85例、中型(10~30 mmol/d)27例、重型(<10 mmol/d)26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正常对照者T3、T4、rT3水平,计算T3/rT3比值及T4/rT3比值,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析其与肝脏功能代偿机制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3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轻型患者T3、T4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型组较轻型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P<0.001);患者组rT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中、重型组较轻型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P<0.001)。T3/rT3及T4/rT3比值随患者临床分型的加重(轻、中、重型)而进一步下降(P<0.01、P<0.001)。26例晚期血吸虫病重型患者中伴难治性腹水者治疗前T3/rT3及T4/rT3比值均低于伴非难治性腹水者(P<0.001);出院时伴非难治性腹水患者T3/rT3及T4/rT3比值明显升高(P<0.05),而伴难治性腹水患者则持续降低(P<0.05),提示预后不良。动态监测26例晚期血吸虫病重型患者T3/rT3及T4/rT3比值,19例最终痊愈患者逐渐上升直至恢复至正常水平,4例病情加重者呈逐步下降趋势,而3例死亡病例则快速下降至最低值(0.10±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T3/rT3和T4/rT3比值变化为肝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其动态监测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2001,32(12):722-723
目的研究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30名健康人(对照组)以及部分复发病例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10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缓解与复发呈动态变化.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判断疗效及预测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韦颖姿  罗绍凯  许多荣 《新医学》2001,32(12):722-723
目的:研究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30名健康人(对照组)以及部分复发病例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10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缓解与复发呈动态变化。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判断疗效及预测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体手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方法:1999—09—2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2例男性患者同时进行了右手异体移植,其一患者2年前炸鱼时将右手炸毁,初期手术作残端修整;其二患者2年前右腕部被钢丝勒断,在当地医院行再植术失败后作残端修整。2000—09—26又为一双前臂缺失患者进行了异体手移植。患者的双前臂炸伤缺失1年,缺失平面为右前臂中下1/3。左前臂中上1/3。3例患者心理及免疫状态均正常,无全身性疾病,残肢局部情况好,强烈要求手移植。以与受者ABO、Rh血型相同,HLA配型良好的脑死亡患者为供体;所有供肢尺桡骨骨髓刮除,其中2例供肢于移植前行8Gy的X射线照射;全部患者显微镜下吻合动脉、静脉及神经,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动态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结果:①患者手移植一般情况及移植手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例患者手移植后,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术后手血运均良好,无合并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皮肤愈合同断肢再植,移植手全部成活,临床症状、体征及皮肤病理检查均提示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②外周血细胞因子动态检测提示:移植术后诱导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水平迅速下降,1周后恢复至手术前水平,随后逐渐降低并维持在低水平。结论:异体手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与供受者间的组织配型、供肢的适当处理、免疫抑制剂应用的个体化、微创外科技术、周密的预防感染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后监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的水平可以早期判断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