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感染药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某地区抗感染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120例,调查抗感染药物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信息。结果:12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8例,发生率为15.0%,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药物为第三代抗生素。结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大,既要取得最大疗效,又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应尽量施行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3年中、西药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0例ADR报表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其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中药制剂次之;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占多数。[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重视ADR,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收集的149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51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类药居首位(37例,占24.8%),其次为大环内酯类(33例,占22.1%),喹诺酮类(28例,占18,8%),青霉素类药物(22例,占14.8%)。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的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显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约占不良反应报告总量的50%,头孢曲松钠的不良事件报告总量、严重报告数量在抗感染药中均占较高比例。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现象严重。这是记者从7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天坛医院近日通过研究该院2004年中发生的404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发现,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再次为神经系统药物。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损害、心血管及消化系统损害等。  相似文献   

7.
孟晓晖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2):1012-1013
 目的 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方法 对1例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案制定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起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ADR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的287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静脉给药方式占多数.结论:重视ADR,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2995例中的401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97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6.6%,2007年10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5.5%;2008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6.76%;2009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63.64%。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结论:理性看待中药不良反应,讲究中医辨证论治,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的关系,为临床抗感染类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发生抗感染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12例,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并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种类和给药途径的关系。结果临床患者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皮肤损害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0.96%、20.83%、9.94%;发生不良反应的抗感染类药物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复方类,发生率分别为32.37%、18.27%、14.42%;发生不良反应前3种途径分别为静滴、口服、肌注,其发生率分别为86.22%、10.90%、2.24%。结论在临床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恰当用药方式,医护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第4季度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院2009年第4季度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根据抗感染药物品种分类和临床联合使用抗生素分科统计,以讨论影响使用药物的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法,积累经验。方法:对我院药师参与治疗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取得明显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确保抗茵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抗茵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天花粉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花粉又名瓜蒌根,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e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瓜蒌(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秋日、冬二季采挖。味甘微苦酸,性微寒,入肺、胃经。可清热生津,降火润燥,消肿排脓。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其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及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引起的危害受到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为了使临床重视抗感染药物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其危害,维护患者安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将继2009年首届“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神经精神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防治学术会议”之后,定于2010年4月召开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主题为“抗感染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会议由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共同主办。届时将邀请卫生部有关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就会议主题作重要专题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欢迎广大临床医师、药师及相关专业人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5.
严汝庆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0):830-831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期间收治的102例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 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20~60岁的患者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给药剂量为400 mg时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联合用药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独用药患者高;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皮疹最为明显;102例患者经及时给予停药、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好转。结论 左氧氟沙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并掌握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范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发生紫杉醇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神经毒性反应、癫痫大发作及水肿等。结论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时应严加关注,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中药注射剂近10年发现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氏等报道,女性患者40岁,因患上感发热,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双黄连注射液20mL,qd。3d后,突然出现头昏、心悸、胸闷、气促、周身奇痒,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双下肢一过性活动障碍,立即停药后症状缓解,但其后即感周身极度无力,出现进行性贫血,苍白贫血貌伴严重皮肤黏膜出血,反复鼻衄,口腔血泡,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不规则之瘀血斑,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不同类型药品的不良反应(ADR)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新发严重不良反应占14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占8例,严重不良反应占57例,一般不良反应占220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以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男、女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中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为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现将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约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