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西要 《光明中医》2008,23(8):1131-1132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骨折部位出血,周围组织损伤,骨折术后较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常导致损伤部位及关节粘连、挛缩,甚至强直,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我院自2003年6月-2007年1月应用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的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消肿止痛等作用进行熏洗,来加快创伤组织的修复,促进骨折愈合,防止患肢关节功能障碍,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截瘫是指由于受外力脊椎骨折或脱位而导致脊髓损伤,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躯体运动、感觉障碍和直肠膀胱功能障碍的病症,在脊柱骨折中较为常见。患者多有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多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常导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大小便不能自主控制.AF系统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胸腰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科学全而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我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该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经过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健脾益肾汤治疗肢体损伤后期骨质疏松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军  柴兆璋  篑纲 《河北中医》2001,23(1):26-26
肢体损伤后导致骨质疏松 ,已为人们所共识。创伤后骨质疏松不仅发生在伤肢的骨折部位 ,而且在毗邻的远端或近端部位均可发生 ,同时也可发生在未伤肢。随着年龄增长 ,骨量丢失增多 ,创伤后导致的骨丢失对日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 。因此 ,对肢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防治相当重要。 1998~ 1999年 ,我院运用健脾益肾汤治疗肢体损伤后期骨质疏松 3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8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 2 3例 ;年龄 35~ 55岁 2 1例 ,55~ 70岁 17例 ;损伤部位 :肩袖损伤 5例 ,尺木尧骨骨折 3例 ,股骨…  相似文献   

5.
<正>下肢骨折是骨伤科常见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等,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且有效的治疗骨折手段,但是肢体功能的恢复通常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长时间的肢体固定,可能导致肢体肌力下降、组织粘连、关节挛缩,影响肢体功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其中膝关节功能障碍最为常见。早期康复治疗对缓解肢体肿胀、促进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1-2]。个体化康复训练是使患者由被动康复转变为自主训练的一种临床治疗理念,是医者依据患者的体质、骨折具体情况,制订的由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协同完成的一种临床治疗模式[3]。个体化康复训练对于下肢骨折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达成业界共识[4]。中药熏洗属于中医临床常用外治法,临床应用可减轻肢体肿胀、膝关节僵直、促进肢体功能恢复[5-7]。本文观察了中药熏洗联合早期个体化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前进  王亮  张冰 《中医正骨》2009,21(9):69-70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指发生股骨颈关节囊外部分至股骨小转子下方5cm区域内的骨折,是老年髋部常见的损伤^[1]。传统的牵引治疗,病人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肢体功能恢复差。为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自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我们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恢复肢体功能是治疗创伤骨折的最终目的,应更早更好地使肢体功能康复。我院自2000年5月以来,应用中药热敷配合体疗的方法治疗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患者6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处理犬咬伤致软组织重大损伤者 58例 ,均彻底清创 ,Ⅰ期缝合 ,达甲级愈合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8例 ,单纯皮肤裂伤 8例 ,贯通伤 31例 ,肌腱损伤 7例其中并发指骨骨折 2例 ,皮肤撕脱伤 1 2例 ;男 2 3例 ,女 35例 ;最大 81岁 ,最小 1岁 3个月 ;最早 1 5min ,最迟 2 1h ,8~ 2 1h者 1 4例。2 处理方法2 1 判断伤情 根据咬伤部位、范围、伤口深度、污染情况、肢体功能及手指拍片判定是否为单纯皮肤裂伤、贯通伤、皮肤撕脱、肌腱损伤或断裂、骨折等。2 2 伤口处理 局麻或臂丛麻醉 ,…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膝关节僵硬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正辉  刘威  张福华 《中医正骨》2007,19(10):72-73
股骨和膝部骨折是常见的骨关节损伤。骨折后出现的膝关节僵硬则是该部位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7.3%〔1〕。自2000年6月~2006年8月,我院共收治该类病人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与分型股骨及膝部骨折治疗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功能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2月一1996年11月我们采用通窍活血化瘀法辅以西医疗法,收治筋膜间室综合征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3岁。交通事故伤4例,机械伤3例,摔伤2例。损伤部位:前臂2例,下肢小腿7例。本组病例损伤特点:交通事故伤,多为复合损伤,综合征肢体软组织损伤重,病情危重;机械损伤,软组织闭合性广泛损伤,骨折断端移位较严重;摔伤常合并其它部位骨折;医源性损伤,多为使用暴力反复整复骨折,或小夹板与骨垫固定过紧。【临床症状分型]轻型:受伤肢体肿胀,皮肤有散在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1.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任惠琳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病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而恢复功能的重要途径就是锻炼。如果没有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骨折整复和固定的再好,肢体的功能也得...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骨折是创伤骨科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创伤后多合并不同程序的肢体功能障碍。我院2004年~2008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86例,对其分别进行功能练习指导,使患者达到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少或避免长期卧床。本文对胸腰椎骨折的功能锻炼与疗效的过程进行分析,运用传统的锻炼方法与现状的护理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脑外伤是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的创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颅脑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伤及头部所致。临床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外,配合使用康复措施也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医学实践的结论认为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越好。我科对35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肿胀是损伤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骨折和伤筋的后期 ,肢体长期肿胀不消在临床上极为多见 ,其部位多发生在上肢的肘关节周围、下肢的小腿和踝部 ,肢体肿胀长期不消往往导致关节僵硬、粘连 ,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治疗上比较困难。作者根据临床实践 ,采用自拟消肿方等综合治疗损伤后期肢体肿胀 6 8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男 4 2例 ,女 2 6例。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2岁。上肢骨折脱位非手术治疗后 19例 ,术后 12例 ,下肢骨折脱位非手术治疗后 15例 ,术后 2 2例。去除固定至采用本法治疗时间最长 7天 ,最短 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两组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低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正肘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可为复合损伤,骨折脱位并存。手术通常为首选治疗方法,虽然短期疗效较好,但是术后需长时间固定制动,易出现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患肢残疾。我院骨科康复中心应用骨科外洗方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西钦州中医院骨科康复中心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  相似文献   

17.
高能量伤致机体多发骨折、血管损伤在创伤外科中日趋多见。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危重 ,动脉损伤修复后截肢率仍在 12 .9%~ 2 1.4 % [1-2 ] 。因此 ,严密观察分析损伤肢体的骨折情况及缺血现象对抢救患者生命、保全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2 0 0 2年以来 ,我科室共收治高能量伤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患者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乱数表法随机择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西院、镜湖医院所收治的6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研究。予以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内固定术治疗,另32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侧柱支撑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其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截瘫,是脊椎骨折及脊髓损伤造成的后遗症,用针刺治疗及配合功能锻炼可取得显著的效果。一、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经穴配处方是根据病变部位及瘫痪肢体以四肢各大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为主。 (二)常用经穴配方及组合  相似文献   

20.
股骨粗隆下骨折不同于粗隆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损伤部位为皮质骨,因血运差,骨折不易愈合。且该部位应力集中,骨折较粗隆间骨折更不稳定,内固定失败率高。自2003年10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青壮年股骨粗隆下骨折62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