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疑似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浓度,探讨这些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选取新津县人民医院内科因胸痛收治的怀疑心梗的病人60例,在胸痛发作后入院时采静脉血1次,采血后立即分离出血清并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按WHO标准分为AMI组和非AMI对照组。(2)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TnI和Mb则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BECKMAN COUL TER ACCESS2。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MI组血清CK-MB、cTnI、Mb的浓度均高于非AMI组(P〈0.01)。(2)CK-MB的特异性为71.62%,敏感性为89.24%;cTnI的特异性为96.21%,敏感性为85.62%;Mb的特异性为94.32%,敏感性为86.21%。结论:(1)AMI组血清CK-MB、cTnI、Mb的浓度均高于非AMI组(P〈0.01)。(2)在常见心肌标志物中,cTnI对AMI的诊断特异性最高,而敏感性则是CK-MB最高,Mb是AMI发生后最早的可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cTn-I、Mb法国BIOMERIEUX型号:mini检测;cK—MB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LX20检测。对35例健康对照者、35例AMI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Mb、cTn—I组合的真阳性率在4~8h已达到100%的满意效果,与Mb、cTn—I、CK—MB组合相同。结论:在同时检测Mb和cTn—I的情况下,可以取消CK—MB检测,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李凌 《中医药研究》2009,(6):740-74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抑制法测定AMI组、非AMI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CK—MB的质量与活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MI组CK—MB质量和活性均高于非AMI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AMI组CK—MB活性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K—MB质量对诊断AMI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I(cTnⅠ)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和随机选取的体检健康者120进行对照,观察AMI患者和正常体检人员的血清cTnⅠ、CK—MB数值的变化。结果:研究组eTnⅠ、CK—MB数值在发病早期升高,中期时候达到高峰值,在晚期会有一定的下降。数据显示研宄组在发病之后的这3个时间段里面都要比对照组高,而且cTnⅠ比CK—MB的升高倍数还要高,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Ⅰ具有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CB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MA水平及联合检测IMA、CK、CK-MB、cTnI、LDH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3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8例,另选1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抽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组患者中IM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MA水平以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最高。各种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IMA88%、CK22%、CK-MB20%、cTnI32%、LDH28%;CK、CK-MB、cTnI、LDH,四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52%;五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92%。结论:IMA在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ACB法检测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明显优于其他传统酶类,联合检测则大大提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清肌钙蛋白T与I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cTnI,同时采用宝灵曼快速定性分析法定性检测cTnT。共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7例,42例健康对照者。结果: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均数在AMI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定性检测发现AMI组发病4h后血清肌钙蛋白T(cTaT)有36例阳性,阳性率约63.2%,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此时血清CK及CK-MB未见异常。结论: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肌钙蛋白I(cTnI)的定性与定量检测对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谱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酸脱氢酶(HBDH)(简称心五酶)在早期诊断以及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的50例Q波型AMI和21例非Q波型AMI患者按发病6h内、12h和24h抽血分别检测cTnI、和CK、CK—MB、LDH、AST、HBDH,了解各组的阳性率。结果在各个时间段,cTnI的阳性率都高于心肌酶组(P均〈0.01)。结论cTnI、结合心肌酶谱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率,而心肌酶谱更有利于AMI确诊后期的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作为观察组,以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时空腹抽取静脉血;AMI组于发病后4h取血,以后每4h取血1次,24h后每天取血1次,直至7d。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三项指标,比较这3项指标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的cTnI、Myo以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Myo、CK-MB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8.7%、90.0%、80.0%;特异性分别为96.9%、85.4%、94.8%。结论急性AMI患者的cTnI、MB、CK-MB的值均明显升高,3项指标对AMI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中以cTnI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4—6h内)血清GGT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活性及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GGT、CK,CK-MB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TnI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A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GT、CK、CK-MB、CTnI测定结果分别为(97.62±20.30)U/L、f137.4±65.6)U/L、(21.10±9.50)U/L、(9.56±4.70)U/L和(46.20±23.21)U/L、(24.3±5.40)U/L、(18.10±8.00)U/L、(0.11±0.02)ugm。AM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GGT、CK、CTn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检出率GGT为96.8%.结论血清GGT可作为早期预测和诊断AMI的新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VI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同时选择60例健康查体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2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有显著差异(P〈0.05);4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有显著差异(P〈0.05);8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cTnI有显著差异(P〈0.05).cTnI+Myo+CK-MB 2项或3项联合检测,更能提高特异性,cTnI +Myo+CK-MB在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44.26%(27/61),90.16%(55/61),8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具有很高的诊断率.结论:联合监测Myo、cTnI、CK-MB可提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再梗死发生、预后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关系。为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AMI无合并心力衰竭组171例,于胸痛发作后3h抽静脉血3mL送检。AMI合并左心衰组127例,于胸痛发作后3h表现为有左心衰症状时抽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果 AMI无合并心衰组cTnI的浓度为(16.71±14.19)μg/L,Mb的浓度为(522.22±392.22)μg/L。AMI患者cTnI于胸痛3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有左心衰症状时cTnI的浓度为(29.08±21.97)μg/L,Mb的浓度为(1010.96±935.98)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cTnI浓度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大少有关,cTnI浓度的测定对AMI合并左心衰的诊治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丹参心停搏液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SM、加入心停搏液对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接受SM(20ml/500ml)加入心脏停搏液(20ml/500ml)中.对照组不接受SM.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测量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记录心脏复跳率。结果:(1)SOD、MDA术毕及术后6h、24h较术前显著升高,SOD实验组术毕、术后6h、24h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术后6h、24h实验组低于对照组。(2)LDH、CK—MB、cTnI术毕及术后6h、24h较术前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实验组LDH术后24h低于对照组,实验组CK—MB、cTnI术毕、术后6h、24h低于对照组。(3)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实验组为76.7%,对照组为5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SM加入心肌保护液有减轻心脏直视手术时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源性猝死(SCD)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提高SCD的防治效果。方法心脏病死亡的124例患者中64例SC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心源性非猝死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冠心痛史、心功能、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同时分析2组实验室检测1结果、死亡时生物节律、死亡前心电图表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65岁的比例分别为75%,7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时生物节律观察组发生于6:01-12:00占39%,发生于12:01—18:00占21.9%,两个时段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两个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CPK、CK—MB、cTn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SCD占86%,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66%。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SCD的重要原因;CPK、CK—MB、cTnI升高说明SCD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严重;LVEF是SCD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样也是住院死亡的明显危险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再灌注治疗能够有效降低S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强  梁凤焱 《中医药研究》2008,6(3):263-265
目的探索脑钠肽(BNP)对伴有胸痛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6月-2007年6月因胸痛到我院CCU住院的183例病人,首先行18导联心电图,将确诊的43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排除,将剩余的140例病人,即刻测定其BNP、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水平。根据监测结果最终将140例病人确诊并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心源性胸痛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BNP均值水平为215.6pg/mL(55.6pg/mL-512,3pg/mL),然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则分别为81.2pg/mL(26.8pg/mL-248.6pg/mL)和25.6pg/mL(8,9pg/mL~68,9pg/mL)(P〈0.001)。与BNP值的第1个四分住数的病人相比,那些第2、第3、第4个百分位数的病人患AMI的危险比分别为1.18(95%CI0,78~3.16)、1.83(95%CI1.52~3.82)及5、22(95%CI4.92-7.21,P〈0.0001)。尽管BNP在AMI的诊断方面较CK—MB、TnI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降低。结论BNP不是AMI的一个诊断工具,而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预测因子,特别是那些伴有胸痛、心电图及CK—MB、TnI浓度没有特异性改变升高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2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有显著差异(P<0.05);4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有显著差异(P<0.05);8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cTnI有显著差异(P<0.05).cTnI+Myo+CK-MB 2项或3项联合检测,更能提高特异性,cTnI +Myo+CK-MB在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44.26%(27/61),90.16%(55/61),8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具有很高的诊断率.结论:联合监测Myo、cTnI、CK-MB可提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再梗死发生、预后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CK-MB进行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cTnT、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一致(P〉0.05),而均高于CK-MB(P〈0.01).通过利用肌钙蛋白T正常值的临界值作为诊断标准,预防11例MACE的发生.肌钙蛋白T升高至临界值时,可以提示心肌损伤(调整后的OR值:4.6,P=0.039),在随访的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调整后的OR值:11.10,P<0.0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采用肌钙蛋白T临界值,可以降低"假阴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16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于入院即刻查血常规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尽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于入院2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单核细胞水平分为增高组和正常组,并记录溶栓开通情况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评价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增高组CK、CK—MB峰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为42.1%,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1%,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21.1%,病死率为13.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溶栓后临床指标再通患者增高组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单核细胞增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可能成为判断AMI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本病抢救存活的关键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WHO推荐患者有胸痛、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异常3个指标中的2项时即可诊断为AMI。但胸痛为非特异性的,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只有75%,20%以上的AMI患者心电图不能测出。因此,心肌酶学检查,尤其是对梗死面积较小及不典型AMI患者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传统的心肌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被视为AMI诊断指标中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虽然其灵敏度可达98%,但假阳性也高达15%,显示出其在检测轻微心肌损伤时的局限性。现对诊断AMI早期、特异、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综合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