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植骨融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脊柱结核患者60例,均行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经病理证实,男28例,女22例,年龄27- 66岁,平均44岁。颈椎结核11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26例。60例患者术后1、7、14天晨间空腹C-反应蛋白检查。术后C-反应蛋白取平均值,按C-反应蛋白平均值变化程度分4组: C-反应蛋白含量10mg/L-25mg/L为轻度升高组(A组),26mg/L-50mg/L为中度升高组(B组),51mg/L一100mg/L为高度升高组(C组),> 101mg/L为极度升高组(D组)。术后12、16、24周行X线或CT检查及复查C-反应蛋白,记录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对4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 A组18例.B组21例.C组13例.D组8例;骨性愈合时间:≤ 12周8例,≤16周34例,≤24周18例。A~D 4组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差异性分析显示,X2=13.990, P= 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r=0.420,P= 0.001。结论 术后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多样性与脊柱结核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6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7~50岁。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4例,腰椎结核10例。均以胸腰背部疼痛首诊,伴瘫痪症状者10例,Frankel分级B级3例,D级7例。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脓肿形成者8例,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入院时平均血沉55 mm/h,术前平均血沉35 mm/h。全部病例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行病灶清除、自体骨和/或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以及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根据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侧位X射线平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评价植骨融合情况。本组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后1周平均血沉20 mm/h,术后1~3个月全部降至正常范围。22例患者随访6~14个月,术后6个月均获骨性融合,至终末随访时均无感染和结核复发,无内固定失败,全部患者结核治愈。10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 B级3例均恢复到D级,D级7例均恢复到E级。术后1周后凸Cobb角较术前减小[(12.7±7.1)°,(31.2±10.6)°,P < 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9±7.3)°,(12.7±7.1)°,P > 0.05]。提示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病灶彻底清除后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移植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治疗效果,并与单纯使用自体骨植骨比较。 方法:①实验对象:2003-01/2005-11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24例,随机选择40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分析,对治疗和实验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材料:Osteoset-T人工替代骨: 由美国瑞特(Wright)医疗技术公司生产的骨移植替代材料。③实验方法:实验组20例,病灶彻底清除后带妥布霉素的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植骨内固定;对照组20例,病灶彻底清除后单纯自体骨植骨内固定。④实验评估:根据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脊柱X射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骨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进行评定和分析。 结果:①患者平均住院19.5 d(12~27 d)。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全身并发症状,术后1周平均白细胞计数8.2×109。②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影像学资料提示钢板位置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结核病灶均无复发,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Cobb角15°,畸形矫正角度没有丢失。③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40%(8/20);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85%(17/20),单纯自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10%(2/20例),术后6个月达55%(11/20)。术后1年两组的融合率均为100%。 结论:Osteoset人工骨在胸腰椎脊柱结核骨融合术中可以补充植骨量,与单纯使用自体骨植骨相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背景: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容易出现植骨块滑移、骨折、吸收或突入椎管引起神经症状,从而导致脊柱不稳。钛网为强度非常高的圆桶状,其边缘以锯齿状与椎体接触,具有显著防滑移作用。 目的:探讨钛网植入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3~55岁。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前和/或后路椎弓根系统置入内固定,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治疗,术后观察伤口愈合、结核中毒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固定融合及复发情况。 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折断、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固定融合情况良好,无结核复发迹象,6~12周带支具下床活动,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证实脊柱结核病灶一期清除后,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植骨结合内固定置入治疗能使脊柱获得即刻及远期的稳定,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枕下减压和枕颈融合术中使用自体颅骨植骨的融合状况,为临床上采用枕骨行植骨融合的可靠性及其达到骨性融合所需时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兔枕下减压模型,取额顶骨移植于枕骨与第二颈椎棘突基底部间,分别于术后8周、10周、12周拍摄枕颈部正、侧位DR片,并于术后12周手术切开行大体观察.结果 10只术兔在12周内,1只植骨块被吸收,1只发生感染植骨块脱出,余8只均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达80﹪.结论 采用单纯的颅骨行植骨术能在12周内达到骨性融合,从而为临床上单纯采用枕骨行植骨融合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影响脊柱融合的因素很多,但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变化与脊柱融合相关关系的报道较为少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第一外显子29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脊柱融合的相关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多态性观察实验,2007-07/2008-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中心实验室完成。 对象:山东半岛汉族人200名正常人和210例颈腰椎植骨的手术患者。 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210例脊柱融合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 >C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并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对植骨融合状况进行分级,分析其与脊柱术后植骨融合疗效之间的关系。 主要观察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 >C单核苷酸多态与脊柱植骨融合是否有相关性。 结果:脊柱融合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 >C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多态性在脊柱融合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707),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 >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差异与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1),与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647)。 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29T > C单核苷酸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促进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而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影响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同种异体骨是临床常用的骨移植材料,但缺乏诱导成骨能力是最大的问题。 目的:评价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或切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对比分析,于2004-05/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进行。 对象:选择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08例患者,男 58例,女 50例;年龄10~58岁,平均32岁。其中采用异体骨复合自体浓缩红骨髓植骨52例(复合红骨髓植骨组);单纯异体骨植骨56例(单纯植骨组)。 方法:复合红骨髓植骨组患者根据预计植骨量从每位患者两侧的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40~100 mL,在植骨前将同种异体骨与红骨髓充分混匀。肿瘤刮除或切除后,用电刀烧灼骨缺损腔,将同种异体骨剪成细小的短棒状或修成2 mm见方的块状,植入骨缺损区内。单纯植骨组将相同比例的生理盐水与同种异体骨充分混匀后植入骨缺损区内。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定期进行植骨区X射线检查及骨密度检测,比较两组间移植骨颗粒界限模糊、消失的时间及不同时间骨密度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免疫排斥反应、感染等发生情况。 结果:100例患者达骨性融合(复合红骨髓植骨组49例,单纯植骨组51例),并获得24个月随访,数据进入结果分析。复合红骨髓植骨组移植骨界限模糊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纯植骨组(P < 0.05~0.01)。术后3,6,12个月时复合红骨髓植骨组骨密度高于单纯植骨组(P < 0.05~0.01)。复合红骨髓植骨组2例,单纯植骨组3例出现排异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两三周后痊愈。 结论: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来源相对丰富,抗原性减弱,能明显促进骨融合和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相邻两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两组。27例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组),27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C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融合节段高度和Cobb’s角、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有4例术后因失随访或随访时间不到2年未纳入本组。 ACDF组23例术后随访26~48个月,平均29个月;ACCF组23例术后随访24~53个月,平均31个月。两组住院时间,脊髓功能改善率,手术优良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CC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ACDF组(P<0.05);ACDF组对融合节段Cobb’s角的改善优于ACCF组(P<0.05);ACDF组供骨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相邻两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ACDF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明显改善融合节段Cobb’S角,椎体骨质保留多,减少供骨区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背景:良好的骨性融合对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脊柱获得长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腰椎融合的方式很多,从融合的效果来看,目前以椎体间植骨融合最为可靠。 目的:对比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时采用打压植骨椎间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及放射学结果评价。 方法:27例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症患者C臂机辅助透视下于定节段的椎弓根分别拧入椎弓根钉。按不同椎间植骨融合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16例打压植骨椎间融合,11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测量椎间隙高度后选用大小合宜的两个椎间融合器,把椎板及棘突骨块塞入融合器内腔并植入椎间隙。所有患者置入前、后均行X射线平片及CT检查。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随访16 ~25个月,平均19个月。2组患者原有的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明显改善:融合器组优良率为91.3%,自体骨组为89.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入后1年融合器组的融合率为87.5%,自体骨组为90.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最终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融合器组高于自体骨组,提示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组织相容性良好,配合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后椎间隙高度虽有一定程度丢失,但融合率和临床优良率与置入椎间植骨融合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手术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收治的5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麻,俯卧位,以病变椎体棘突为中心纵向切开,暴露棘突、椎板、椎间关节和横突,在上下相邻正常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常规对病椎植入短的椎弓根螺钉,从病变严重一侧或病变双侧咬除一侧或双侧椎板,清除硬脊膜外干酪样坏死组织,经椎间隙清除破坏的椎间盘、椎体内游离死骨,吸净椎管内及椎旁脓液,用链霉素2 g加生理盐水1000 m L作术野反复冲洗,再在病灶内放置链霉素粉剂2 g,装上预弯好的连接棒撑开、固定螺帽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恢复椎间隙高度,取咬除的棘突、椎板骨粒或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置于椎体骨缺损处及横突旁,放置多侧孔引流管,逐层严密缝合切口。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12~16月。结果采用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病灶清除、局部使用链霉素、植骨融合及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56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2.5±0.5)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0±55)m L,术后3~10 w血沉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8个月,脊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拔出等,植骨处均已骨性融合。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评分(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A级3例,B级5例,C级8例,D级13例,术后均恢复到ASIA E级。结核椎体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由术前(26.5±5.3)°降低为术后(3.5±2.8)°。结论单纯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与采用经典的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及脊柱后凸畸矫正良好、神经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