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8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测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hs-CRP指标.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2周hs-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血TC和LDL水平,又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hs-CRP浓度,其通过全面调脂、减轻炎症反应使冠心病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住院的124例合并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对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体外血管超声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在降纤、抗凝、脑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片,10 mg/d,连服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变化.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明显降血清CRP水平,从而减轻对血管内皮的炎症损害,进一步恢复内皮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99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54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45例,并设50例无心绞痛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和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血TC、LDL、CRP浓度。结果SAP组、UAP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RP分别为(7.58±1.20)mg/L、(9.01±0.98)mg/L和(6.50±1.10)mg/L,SAP组、对照组与U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P〈0.05);TC分别为(5.90±0.51)mmol/L、(5.92±0.57)mmol/L和(5.88±0.50)mmol/L,LDL分别为(3.32±0.43)mmol/L、(3.33±0.51)mmol/L和(3.28±0.48)m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治疗后CRP分别为(6.35±0.72)mg/L、(6.54±0.39)mg/L和(6.33±0.58)mg/L,SAP组和UAP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分别为(3.84±0.21)mmol/L、(3.85±0.24)mmol/L和(3.82±0.20)mmol/L,LDL分别为(2.16±0.20)mmol/L、(2.17±0.22)mmol/L和(2.14±0.21)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血TC和LDL水平,又能有效降低心绞痛患者的血CRP浓度,对心绞痛患者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方法 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CRP与LDL、HDL、TC、TG含量变化。结果 ACS患者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降脂治疗后4周CRP浓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仍 比正常对照组高;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能够使TC、LDL-C及TG分别下降28.9%、26.9%18.6%,HDL-C较前增11.5%。结论 辛伐他汀有良好的调脂效果,并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 (CHD)与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显示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1]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机体各种急慢性炎症的敏感蛋白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CHD患者CRP浓度的影响 ,以探讨其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48例CHD患者 ,男 31例 ,女 17例 ,平均(5 8.2± 10 .3)岁。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15例 ,不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2 1例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7例 ,急性Q波心肌梗死 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CHD诊断标准 ,除外各种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及结缔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60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n =3 0例 ) ,辛伐他汀治疗组 (n =3 0 ) ,分别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后和 5 6名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及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n =5 6)外周血清中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中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结论 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在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急性期的反应物,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而且具有对抗炎症反应作用。我们2003年1月-2004年12月观察8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血浆CR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疗程2周,常规治疗组服安慰剂,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同时测定25例健康人血浆CRP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CRP水平高于健康人血浆CRP水平(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RP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在ACS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调脂的抗炎作用,而其抗炎作用对防治ACS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0例,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APP-A、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PP-A,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治疗前2组ACS患者血清PAPF-A、hs-CRP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PAPP-A和hs-CRP水平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7例CAD患者和28例对照组人群的血清CRP,将CAD患者进一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N-ACS)两组.另外,将97例CA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AD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和N-ACS组患者血清CRP均显著升高(P<0.05);与N-ACS组比较, ACS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均显著升高(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 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与2支病变组比较,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CRP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1)CRP可能与CAD有关;(2)CRP异常升高可能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和CA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对正常血脂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类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普伐他汀(15例,10mg/d)或辛伐他汀(15例,20mg/d),对照组未经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1年后的血CRP及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他汀类治疗组患者CRP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对照组1年后各项指标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种他汀类药物不仅有调脂作用,在常规剂量下均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以及对Fg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以病变支数、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别用磁珠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Fg、hs-CRP浓度。分析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hs—CRP相关性。以Fg浓度为因变量,以冠心病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hs—CRP、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尿酸(URI)、白细胞计数(WB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单支、双支、三支以上病变组Fg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之后,对Fg和Ig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采用偏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t).513,P〈0.001)。(2)冠心病双支病变组、三支以上病变组hs-CRP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单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Fg与hs-CRP呈线性正相关(r=0.376,P〈0.001)。(3)以Fg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hs—CRP、吸烟、糖尿病进入回归方程(F=12.67,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8(P=0.003)、-0.239(P=0.018)、-0.283(P=0.031)。结论Fg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一定预测价值;Fg与hs-CRP呈正相关性;吸烟、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血Fg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及阿司匹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阿司匹林对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176例冠状动脉单支狭窄>65%的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40例的CRP浓度,并观察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CRP浓度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CRP浓度(P<0.01),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选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CHD患者76例为病例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4l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其hs-CRP值,并统计分析。结果:CHD组hs-CR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hs-CRP值均高于SAP组,而AMI组hs-CRP值又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依病情发展情况的不同,hs-CRP的增高程度亦不同,提示hs-CRP与CHD患者病情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为CHD患者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欣  刘颖  李志刚 《华夏医学》2003,16(4):458-460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 0 6例冠心病患者和 1 0 6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 ,记录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 4 1例 ,SAP(稳定性心绞痛 )组 39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 CRP等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9和 0 .0 1 7) ,经调整性别、年龄、 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分别为 1 .72 6和 1 .4 70 (P分别为 0 .0 4 8和 0 .0 36 )。 AMI组及 U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34,P<0 .0 0 1 ) ;U 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1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对32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3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91例,单支病变组95例,多支病变组102例,其中后两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在冠心病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79例.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粥样硬化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粥样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AMI、UA、S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并可作为监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程昌霞  周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5):2510-2511
目的探讨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1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12例,以及对照组20例。测定Hcy和hs-CRP含量。结果CHD各组Hcy、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hs-CRP含量以AMI组为最高,显著高于UAP、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与ACS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对CHD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赤峰市医院2008年3月~2010年6月疑似冠心病住院的患者40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组包括男性186例,女性97例,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105例;3支病变91例,分别测定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之间比较显示,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结论: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