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华 《首都医药》2010,(18):29-29
目的统计北京市怀柔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色觉异常的患病率。方法采用人民卫生Ⅲ版社出版的俞自萍绘著的第五版《色盲检查图》,对2007年、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色觉常规检查。结果7117人中,检出色觉异常172人(2.42%),全部为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其中,红绿色盲(Ⅰ级)109人,红色盲(Ⅱ级)15人,绿色盲(Ⅱ级)7人,红色弱(Ⅲ级)16人,绿色弱(Ⅲ级)10人,极轻型红绿色弱(Ⅳ级)15人。男性3389人中,检出色觉异常166人(4.9%),女性3278人中,检出色觉异常6人(0.32%)。红色盲多于绿色盲,色肓患病率高于色弱患病率,男性色觉异常多于女性。结论色盲作为一种眼部遗传病,直接影响到患病青年的升学、就业及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广西北海市8年来高考体检检出的1063例先天性色觉异常(以下称色觉异常)进行分类、分性别统计分析,旨在为色觉异常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至2007年广西北海市高考体检受检共37 701人,其中男生19 596人,女生18 105人,年龄17~20岁,绝大部分(37 264人,占98.84%)为汉族.1.2 方法与标准色觉检查采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第五版)[1],由专科医师或护士负责.选用第1组及第4组数字图,在统一标准下,随机选其中5~7个图进行检查.要求受检者在3~5 s内准确读出图中数字,最长不超过10 s.判断标准:根据检查图用法规定[1]及受检者的辨认能力,判断并记录为正常:能迅速准确读出图中数字;红绿色盲:红绿两色数字均不能读出;红色或绿色盲:红色或绿色数字不能读(红或绿色盲均判断并记录为红绿色盲);红色弱或绿色弱:红色或绿色数字辨认困难,部分不能读(红或绿色弱均判断并记录为红绿色弱).色盲者用图66作单色检查,均能正确辨认色块为单色检查通过.用图2~11或图40~50其中3~5个数字图判断全色盲.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20日~1995年1月20日,我院眼科对常州地区从事机动车驾驶工作的11975人进行眼科体检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我们采用俞自萍编制的色盲检查图(修订第4版)作为判断标准。按色觉异常程度分级,将色觉异常分为4级:Ⅰ级为重度红绿色盲,刀级为次重度红绿色盲,Ⅰ级为轻度红绿色弱,Ⅳ级为极轻度红绿色弱。判定时各图按说明对照,由2名眼科医生判定。二、结果在11975名复检驾驶员中,发现121名色觉异常患者(男性120人,女性1人),结合既往病史及眼科其他方面检查,排除了后天色觉异常,即121名色觉异常全部为先天性的色…  相似文献   

4.
对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进行色觉检测,比较术前、术后色觉变化。用PanelD-15和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对17例17眼视网膜脱离行术前、术后色觉检查。PanelD-15检查术前17眼,14只眼不能通过,为全色盲,3眼色觉正常;术后17眼检查,1眼为全色盲,16眼正常。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检查术前17眼,13眼异常(12眼全色盲,1眼红绿色盲),4眼色觉正常;术后17眼检查,2眼异常,为红绿色弱,15眼正常。两种方法对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色觉检查分别做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两种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视网膜脱离越靠边对色觉的影响越小;反之,越近中心凹,对色觉影响越大。此外,视网膜脱离靠周边时,主要影响蓝、黄色觉;当波及黄斑区,红绿色觉也会出现障碍,严重者出现全色盲。这种后天性色觉障碍的预后随疾病的转归而不同。PanelD-15简单易行,可作为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华县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的要求,对南华县城区3所中小学校2006~2009年的在校学生14261名进行体检,并对体检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在校生的体检合格率为42.60%(6075、14261)2006~2009年各年度在校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分别为49.5%(441/891)31.9%(530/1660)、44.5%(697/15651)、44.5%(731/1643)男、女生体检合格率分别为44.6%(3238/7261)/40.00/%(32008000)男生体检合格率高于女生(P<0.05)。学生检出的疾病主要是视力不良(35.16%)龋齿(31.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4%)、肥胖(5.25%)贫\血(3,2%)、色盲色弱(1.7%)、沙眼(15,1%)。视力不良、龋齿、贫血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均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沙眼、肥胖、色盲色弱男生高于女生(P<0.05)。结论南华县城区中小学生的健康应引起重视,应加强视力不良、龋齿、肥胖、贫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防治,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何金龙  鲁鹏 《北方药学》2014,(4):163-164
目的:了解中江县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进行体检的小学生身高、体重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营养不良检出率男女分别为8.58%、18.98%,男生低于女生,且男生有降低的趋势;肥胖检出率男女分别为10.33%、4.83%,男生高于女生,且男生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应合理均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控制肥胖,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21-2022学年上海外冈社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及近视情况,为制定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上海外冈社区2021-2022学年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共完成检查5 538人次。其中男生2 971人次,女生2 567人次;小学阶段人数4 216人次,初中阶段1 322人次。结果 :上海外冈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6.45%,近视的总检出率为41.37%;小学生和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近视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33%比75.95%和32.02%比71.18%,均P <0.001);男生和女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92%比59.37%,P <0.001);不同年级的视力不良率和近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 :上海外冈社区中、小学生视力问题不容乐观,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近视防控关口应提前至一年级甚至学龄前阶段,需要全社会、学校、医疗机构、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有针对性的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小学生泌尿系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蚌埠市城乡27所小学,12541名在校生进行尿常规检查,异常做相应辅助检查。结果: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城市为1.31%,农村为2.52%,农村高于城市;女生为3.06%,男生为1.63%,女生高于男生。结论:尿常规筛查有助于泌尿系疾病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萍  杨莉  薛颖  朱萍 《江苏医药》2015,(2):199-201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城市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泉山区7-12岁部分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男、女生身高、体重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生体重均高于女生。7-12岁男、女生超重检出率为18.1%和12.5%,肥胖检出率为21.8%和13.1%;除8岁组外,各年龄段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5)。结论徐州地区城市小学生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小学生泌尿系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蚌埠市城乡27所小学,12 541名在校学生进行尿常规检查,异常者做相应辅助检查.结果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城市为1.31%, 农村为2.52%,农村高于城市;女生为3.06%,男生为1.63%,女生高于男生.结论尿常规筛查有助于泌尿系疾病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11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集的26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68例ADR中,男性(139例)发生率略高于女性(129例),〉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147例,占54.85%);静脉滴注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199例,占74.26%);抗病原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110例,占41.05%),其次是循环系统用药(41例,占15.30%);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37例,占51.12%)。结论:应加大ADR监测,通过ADR监测工作,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ADR发生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33-134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09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行甲状腺激素浓度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7.06%、4.3%、10.71%,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比为1.00:2.49;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1.02%、0.60%、1.57%,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比为1.00:2.61。结论:本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型为主,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早期彩包多普勒超声声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8年经血培养证实的25例甲型副伤寒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25例甲型副伤寒患者中回盲部或回肠末端肠壁增厚18例(72%),肝肿大10例(40%),脾肿大23例(92%),胆囊炎症性改变13例(52%),肝门淋巴结肿大6例(24%),脾门淋巴结肿大5例(20%),肠系膜淋巴结肿大8例(32%)。结论:甲型副伤寒患者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网有一定的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DFI对经病理证实的218例乳腺实质性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8例肿块经病理诊断,178例(81.7%)为良性肿块,40例(18.3%)是恶性肿块。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92.7%,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5.0%。良性肿瘤中以均匀低回声为主,周边可伴有包膜回声,形态较规则,无钙化灶,内部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较大纤维瘤内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内部多呈低回声,无包膜,肿块内出现形态不一,呈细点状、斑片状、团状、条状、线状,以细点状多见的钙化灶。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的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为0.60±0.05、0.74±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巍 《黑龙江医药》2011,24(5):824-8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血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3例超声诊断并经动态观察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血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卵巢血肿出血的量和时间不同,以及不同阶段其超声表现和临床表现特点,将血肿分为3种类型:囊性(80例)、囊实混合性(54例)、实性(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1%...  相似文献   

16.
薛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0-290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最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以累及胭动脉以下远端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受累最为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0年上报的16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ADR的转归与评价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7例ADR报告中,7例为皮试阳性,有效报告160例,其中男84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54.37岁;ADR涉及药品12类73种;静脉给药144例(占90%),口服给药11例(占6.87%),皮下注射给药5例(占3.13%);导致ADR发生前3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83例(占51.87%),中药制剂40例(占25%),消化系统用药9例(占5.6%)。ADR的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要症状;ADR多为一般性的(占97.5%),严重的4例(占2.5%),并且转归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2010年我院ADR发生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发生ADR的主要易感因素,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其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裸视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视力状况,为保护和预防学生视力低下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2007年及2008年入学新生裸眼视力检查。结果:人群左、右眼视力分布无差异;双眼视力相等人数约占45%~52%,差值介于0.1~0.3占38%~46%,大于0.3者占7.4%~9.4%。以差眼统计,2007级男女及2008级男女视力低下率分别为:67.6%、73.6%、74.4%、80.2%,其均值分别为0.704、0.636、0.584、0.520。结论:大学新生视力状况堪忧,尤其是重度视力不良率2008级较2007级有显著增加,而女生视力低下率较以前统计资料有追赶男生趋势,应切实加强在校生视力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胆管细胞癌(c HCC-C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2年01月—2013年0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经手术切除的13例c HCC-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3例均有乙型肝炎病史,11例(84.6%)合并结节性肝硬化,甲胎蛋白(AFP)阳性10例(76.9%),癌胚抗原(CEA)阳性4例(30.8%),糖链抗原(CA19-9)阳性3例(23.1%);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46.2%和7.7%。结论1c HCC-CC术前诊断困难;2疑诊为肝癌患者伴有血清AFP、CEA或CA199同时升高应考虑该病;3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是c HCC-CC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6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117个,恶性肿块组49个,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良、恶性肿块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82.1%(96/117)乳腺良性肿瘤内未探及血流信号,17.9%(21/117)在肿块周围测及少量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I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44~0.66,91.8%(45/49)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内可以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血流阻力指数0.63—0.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性较高,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