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小兰  伦丽芳  陈庆章  杨利辉 《护理研究》2003,17(22):1353-1354
我院手术室QC小组于 2 0 0 2年 4月起应用“五常法”原理 ,对泌尿专科手术实施“五常法”活动 ,经半年多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我院手术室“五常法”活动的实践体会介绍如下。1 “五常法”  起源于日本的“五常法”(seiri ,seiton ,seiso ,seiketsu ,shit suke) ,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常组织 :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 ,并将必需物品降到最低程度。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并防止误用。常整顿 :把留下来的必需物品依规定位置放 ,并放置整齐 ,加以标示。目的是整齐、有标示 ,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  相似文献   

2.
“五常法”在临床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临床科室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织培训制订管理标准,应用"五常法"对全院临床科室抢救物品、药品进行管理,通过不断自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不定期检查,实现"五常法"实施习惯化。结果提高了抢救用品合格率及护理质量(P0.05)。结论 "五常法"是管理临床科室抢救物品、药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依赖于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办法。本文探讨应用五常法来进行病房护理管理,以改善医院病房就医环境、提高护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成本消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使医院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五常法简介五常法是由香港何广明教授首创,是缘于日本的品质管理。现已被香港、台湾、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的许多企业包括医院所认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常法包括了常组织(structurise)、常整顿(system atise)、常清洁(sanitise)、常规范(standardize)、常自律(self-discipline)犤1犦。2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的必要性病房护理管理繁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在病房和护理单元等现场都可能存在一些不良现象:①文具用品、药品及其它物品摆放凌乱,不仅导致取放过程中的时间浪费,而且使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增加;②医疗、护理设备放置不当,导致相互间的碰撞,降低了使用寿命;③医疗、护理设备保养不良,长时间无人清洁维护,存在安全隐患;④物品存放过多,用品积压,既占用了病房的使用空间,又影响资金周转,且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服务质量中作用.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工作场所物品定置管理,标识清晰,护士养成良好习惯.结论开展五常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护士形象,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5.
五常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服务质量中作用。方法 把五常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工作场所物品定置管理,标识清晰,护士养成良好习惯,结论 开展五常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护士形象,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五常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7月起在内科、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理中实施常组织、常整顿、常清理、常规范、常自律的"五常法"管理。运用自制调查量表调查"五常法"管理实施后1、2、3、6个月后不同阶段53名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的主观评价,调查量表分别从工作环境、操作用物准备耗时情况、抢救设备应急情况、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管理、工作压力感6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后2、3、6个月与实施1个月比较,工作环境、操作用物准备耗时情况、抢救设备应急情况、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管理及工作压力感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施6个月后,护士主观评价得分高于医生(P0.05)。结论:"五常法"管理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新方法.方法 通过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来进行护理管理,制定出具体方案及相应护理措施,按制度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区域管理更具规范、设备及操作用品标识更加清楚,患者安全更加牢固.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江燕  董彦雯  艾俐  郭巧珍 《护理研究》2013,27(8):752-753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管理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的方法。[方法]全面掌握护理治疗中所需用物,对照五常法标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结果]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管理良好且使用安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舒适度。[结论]对新型多功能护理治疗车物品实施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现场会对五常法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个科室,比较开展优质护理现场会前(2013年3~12月)和开展优质护理现场会后(2014年1~10月)五常法管理评分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现场会后评分(97.6±4.1)分高于实施前的(91.1±6.6)分(t=-6.480,P=0.000)。实施优质护理现场会后,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自律各项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实施前。存在问题排在前3的为常组织中的无用物品未及时回收、常整顿中的物品未定点放置、常规范中的标签不整齐。结论优质护理现场会可以有效改善五常法管理效果,提高护理工作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善医院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设备物资管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最终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人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五常法"列入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指标.结果 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提升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五常法是-种简单、高效、易行的全员管理方法,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五常法"是现代管理之基础,它起源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医院开始推广。"五常法"包括常组织(将物品分类,判断物品的使用频率)、常整顿(将物品定位  相似文献   

16.
成鹏  彭新明  陈惠惠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918-1918
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院针对病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应用“五常法”改善病区环境及安全管理等日常工作,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实施1.1常组织首先是将物品分类,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物品。把非必需品清理掉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门诊换药室管理中应用"五常法"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通过组织培训制定管理标准,应用"五常法"对换药室进行管理,成立"五常法"管理小组,运用"五常法"创造清洁、安全、整齐的换药室,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运用于换药室物品管理中。结果提高门诊换药室物品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创造清洁、安全、整齐的换药室,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换药室满意度。结论 "五常法"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换药室的管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许敏  毛丽  兰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46-1947
“五常法”是在各种机械(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提升企业形象及效力的一种有效技术[1]。“五常法”通常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对机械进行管理的方法,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2]。我院手术室于2003年12月引用这一管理方,法对人、物、环境综合治理后成效显著,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组织阶段1.1成立手术室五常质控小组,由护土长及各专科组长组成,定期进行五常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2拟定目标,以最优质服务给病人,以最满意配合给医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1.3进行“五常…  相似文献   

19.
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改善医院工作环境、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入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开展"五常法"列入医院基础管理考核指标.结果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环境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组织、宣传、培训在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采用分组分阶段的活动形式,对物品的管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及常自律。结果 增加空间的可用性;物品定位定量开放式摆放;各种标识清楚;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习惯。结论 物品管理“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提升手术室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