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培华 《当代护士》2008,(11):65-66
目的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方法138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例,干预组接受围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焦虑、疼痛程度和生命特征。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值、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信赖,消除患者紧张,恐惧与忧虑,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疼痛的阀值,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手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术后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干预在诊断、治疗、预防诸方面越来越重要。门诊手术一般为小手术,不需要住院治疗,针对不同情况实施正确的心理干预,解除患者手术时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有良好的效果,利于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早日康复。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3例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门诊手术患者SAS得分为(57.1±17.4)分,SDS得分为(52.1±16.8)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门诊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王敏 《护理研究》2011,25(14):1273-1274
随着医学发展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很多妇科疾病可通过门诊手术进行治疗。然而,由于妇科疾病和手术涉及病人情感、生殖和性等诸多方面,病人的心理反应多种多样,呈现出复杂性和独特性,常会影响病人的疗效。2009年2月—2009年12月对妇科门诊165例手术病人进行护理观察,其中8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现将  相似文献   

5.
妇科患者担心手术会给术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恐惧、焦虑,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因此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1.1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手术前绝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疼痛、意外和发生并发症、后遗症,同时害怕医护人员态度不好,动作粗暴。  相似文献   

6.
妇科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几年来,倍加重视心理护理工作。本文简述妇科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方面的点滴体会。心理分析一、紧张恐惧心理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往往认为妇科手术是非同小可,大有与亲人“生死离别”之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3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手术前后3天分别采用HAMD及HAM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后两组在抑郁与焦虑方面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改善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手术室从2003年1月开始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在门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38-139
门诊手术虽小,但病人同样经历着局麻、切开、缝合的手术过程;同样有着紧张、疼痛、甚至并发感染的危险。由于局麻手术时病人意识清醒,因此其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尤为突出,针对病人的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我们对门诊手术病人实施心理干预,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67例妇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恐惧、焦虑、忧郁及自卑心理等,认为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或消除因手术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在整个手术实施过程中保持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4月进行门诊手术的12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呕吐、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不良认知,提高心理防御水平,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为心理治疗辅助临床手术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妇科手术患者。实验组为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75例,在手术前、后对其进行规范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照组为同一科室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未实施心理治疗。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组的调查结果。结果(1)EPQ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的评价分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除了内向性以外,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CL-90统计结果显示,两纽间各因子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解决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辅助手术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心理干预在口腔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口腔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口腔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术前1h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担心手术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担心术后后遗症、担心术后疤痕影响美观及焦虑、紧张、恐惧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口腔科门诊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袁丽群 《全科护理》2012,(4):326-327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科门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00例妇科门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心理特征的观察,同时比较两组病人就诊程序知晓率、疾病掌握率、保健知识掌握率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就诊程序知晓率、疾病掌握率、保健知识掌握率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改善妇科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 ~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睡眠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及术后疼痛评分(VAS)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前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口腔科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凡 《天津护理》2001,9(3):143-144
由于口腔疾病的特点,大多数病人门诊和手术治疗同时完成,易产生恐惧心理,且病人以儿童和老人居多。护理人员既要做好热情的接诊工作,又需要做好手术配合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以使病人减轻心理障碍,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干预及其措施,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干预组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分值、孤独分值、负性情绪总分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卉 《当代护士》2018,(5):150-15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及其配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一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患者、患者及其配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3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结果两组观察组的HAMA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配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两组进行比较,患者及其配偶HAMA评分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及其配偶的焦虑情绪,且患者及其配偶间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