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附五例报告)明兵朱晓华唐光才漆军郭召友腹膜后脂肪肉瘤少见。笔者报道5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着重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以期对腹膜后脂肪肉瘤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水平。病例报告例1女,57岁。右中腹痛不...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脂肪肉瘤是原发于腹膜后间隙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居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占人体全部软组织肉瘤的10-16%。我院近8年来经CT检查和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7例,作者就其CT征象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肿块笥病变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3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占位病人的CT表现。其中恶性淋巴瘤6例,淋巴结核5例,神经类肿瘤5例,腹膜后感染性病变3例。脂肪肉瘤4例,畸肥瘤,化学感受器瘤,肠源性囊肿及淋巴肉瘤各1例。结果:肿块内环状强化是淋巴结核的典型表现,淋巴瘤为边界不清的多结节融合块影,腹膜后感染强化不明显,常伴有典型临床症状。畸胎瘤则含有多种密度组织。结论:CT扫描对腹膜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3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①肿瘤大小约8~30cm,肿瘤的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所有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②32例脂肪肉瘤中,20例肿块中含有典型的脂肪成分,其cT值为-20—130Hu。增强扫描时肿块内的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结论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以及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高分化型脂肪肉瘤或含脂肪的其他类型脂肪肉瘤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脂肪肉瘤:螺旋CT动态增强的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13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注射流率3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3例脂肪肉瘤中脂肪瘤样脂肪肉瘤5例,硬化型2例,黏液型3例,去分化型2例,混合型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9例,规则4例.直径11.3~29.7cm,平均14.9cm.不同类型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密度多样.肿瘤实质成分动脉期轻度至中度强化,内可见肿瘤血管;门脉期强化程度有所增加,不同类型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区域强化程度和强化方式多样.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境界不清,跨腹膜后器官间隙生长,成分复杂,动态增强为进行性延迟强化.认识脂肪肉瘤的各种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MRI诊断。方法:本组经病理证实19 例,男8例,女11 例,平均年龄54.0 岁。CT检查13例,其中CT强化扫描6 例;MRI检查9例。结果:19 例中发生于肾周围8例,其他部位11例。18例单发,1例多发。肿瘤直径> 10cm 18例,< 10cm 1例。肿瘤内含有脂肪组织密度或信号强度者18例,其中1 例呈均匀脂肪改变,17 例脂肪肉瘤内见条、片、块肌肉组织改变;1例呈完全肌肉样改变。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9例,压迫改变10例。结论:腹膜后巨大肿块,含有脂肪密度或信号强度者应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结合病理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的CT表现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28例次(原发11例次,复发17例次)原发于腹膜后区脂肪肉瘤的CT资料,术前CT表现与复核病理切片对照,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与病理对照。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4例,黏液样脂肪肉瘤(MLS)1例,圆细胞性脂肪肉瘤(RCLS)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2例,混合性成分20例。CT图像上,LLS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不均质,有分隔;MIS平扫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网状,片状或岛状强化;RCLS表现为无脂肪的软组织肿块。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难以鉴别;DDLS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伴有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组织。结论 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所不同,CT表现的差异取决于病7变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比例。分布及混合的方式,本组中,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以混合形式存在,了解这些CT表现特点有助于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8.
脂肪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深层的脂肪组织,而较少见于皮下脂肪,以下肢及腹膜后为好发部位,亦可见于腹部、臀部、上肢、颈部及其他部位。原发于纵隔的脂肪肉瘤极少见,自1916年Pallase首次报告至1977年世界文献报告50例,国内极少报告。因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8-08-19成功为1例患者摘除了8 kg重的脂肪肉瘤。此患者术前已三次手术, 腹腔广泛粘连,手术难度大,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于1979年行腹部包块摘除术,术后诊断为“腹膜后脂肪肉瘤”。1997年包 块再次出现,于4月行第二次手术。1998年1月脂肪肉瘤再次复发,因腹腔粘连仅行“腹部包 块部分切除”,术后包块迅速生长为全腹部。1998-08来我院行第4次手术,腹膜后巨大脂 肪肉瘤完整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同1979年。  相似文献   

10.
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20例。其中分化成熟型11例(脂肪瘤样脂肪肉瘤9例;硬化型脂肪肉瘤2例),去分化型2例,黏液样型5例,圆形细胞型1例,多形性型1例。5例术后复发,3例转移。结果腹膜后脂肪肉瘤CT表现大体分为4类:(1)全瘤呈脂肪密度,夹杂网格状分隔,镜下诊断为分化好的脂肪瘤样脂肪肉瘤;(2)多发病灶,脂肪密度肿块内或旁边并发等或高于肌肉密度肿块,增强后肌肉样密度区有明显强化,去分化型与多形性脂肪肉瘤见于此种表现;(3)全瘤呈高低混杂密度,仅在瘤中可见脂肪成分,增强后有轻中度强化,病理分型为圆形细胞型及硬化型脂肪肉瘤;(4)均匀液性低密度灶,周围伴有包膜样结构,增强扫描液性密度区内有“云雾状”强化,镜下诊断为黏液样脂肪肉瘤。结论脂肪成分是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必要条件。各型脂肪肉瘤CT表现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 CT、MRI 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 CT、MRI 表现,并与病理各亚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中,16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腹腔。肿块平均最大径约17 cm,其中分化良好型7例,CT、MRI 大多以脂肪密度为主,增强后轻度强化,1例硬化型含大量斑片状钙化,1例硬化型无脂肪成分,3例为多发病灶。黏液型5例,CT、MRI 表现为囊性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可见云絮状、网格状轻中度强化。去分化型2例,脂肪和软组织混杂,两者分界清楚,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混合型 3例,具有以上各型影像学表现,2例不含脂肪成分。结论脂肪肉瘤病理亚型多样,各亚型 CT、MRI 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肾周围脂肪肉瘤的CT诊断(附三例报告)孙修堂,崔新建,张通脂肪肉瘤(下简称LS)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却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12%~14.6% ̄[1],其中12%~43%的LS发生在腹膜后,且大多起源于肾周脂肪层。国内有个案报道 ̄[2~4]。现将找们...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20例均行CT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1) 肿瘤大小约10 cm×14 cm×16 cm~15 cm×17 cm×30 cm;肿瘤的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所有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2) 20例脂肪肉瘤中,17例肿块中含有典型的脂肪成分,其CT值为-20~-130 HU,增强扫描时肿块内的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钙化;1例肿瘤的上部呈软组织密度,下部呈囊性改变;另2例为黏液型脂肪肉瘤,平扫CT值为20 HU,1例增强无强化,另1例未行增强扫描.结论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以及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分化型脂肪肉瘤或含脂肪的其他类型脂肪肉瘤能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8 - 0 8- 19成功为 1例患者摘除了 8kg重的脂肪肉瘤。此患者术前已三次手术 ,腹腔广泛粘连 ,手术难度大 ,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 2岁。于 1979年行腹部包块摘除术 ,术后诊断为“腹膜后脂肪肉瘤”。 1997年包块再次出现 ,于 4月行第二次手术。 1998年 1月脂肪肉瘤再次复发 ,因腹腔粘连仅行“腹部包块部分切除” ,术后包块迅速生长为全腹部。 1998-0 8来我院行第 4次手术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完整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同 1979年。2 术前准备2 .1 熟悉解剖 ,了解手术难度 ,明确手术步骤。制定一整套术中…  相似文献   

15.
腹膜后巨大纤维瘤1例报告张小妮②王卉芳△邵幼民②腹膜后原发肿瘤绝大多数属恶性,约占70%,腹膜后纤维瘤少见。我院遇到一例巨大腹膜后纤维瘤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女性:27岁,以发现腹部包块半月之主诉入院。半月来体重逐渐增加,腹围增大,查体,蛙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儿童后腹膜常见与不常见占位病变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4例(32例经病理证实,2例随访复查证实)儿童后腹膜肿块病例完整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后腹膜占位病变共有11种.以肾上腺瘤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畸胎瘤和肾胚胎瘤、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其次.肾上腺皮质癌较少见,罕见的有横纹肌肉瘤和血管外皮瘤。临床和CT特点各有其不同。结论:临床特点与CT表现相结合,极大部分儿童后腹膜肿块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不多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71—1986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对其X线诊断作一探讨。 临床和X线资料 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男6例,女3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39.6岁。临床表现:腹胀、腹泻消化道症状6例;腹围渐增大伴针刺样疼痛2例,其中1例出现下肢水肿和静脉曲张;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二便少,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14例瘤内含脂肪的深部软组织肿瘤。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17~80岁。病变部位:大腿8例,小腿2例,腹膜后2例,臀部1例,脊柱旁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不典型脂肪瘤2例,分化良好脂肪肉瘤3例,粘液性脂肪瘤2例,混合型脂肪肉瘤3例,纤维肉瘤伴不典型脂肪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脂肪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伴脂肪瘤1例,皮质旁骨肉瘤伴皮质旁脂肪瘤1例。作者依据肿瘤的脂肪成分,分为三类,A型:均匀脂肪密度,包括不典型脂肪瘤和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B型:软组织肿块内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脂肪肉瘤疝入阴囊较罕见,我院最近经CT、手术及病理证实1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63岁。腹部进行性增大6年。体检:腹膨隆,腹壁紧张,隐约可见皮下静脉,无压痛、反跳痛;右侧阴囊膨大,质较软,右腹股沟区亦见质软肿块。B超示:腹腔脂肪增生。腹部CT示腹腔、盆腔及腹膜后巨大脂肪密度影,并见两侧髂总动脉受脂肪密度影推挤而分离(图1),右精索、右阴囊部位异常脂肪密度影与腹腔、盆腔异常脂肪密度影相连(图2),腹腔、盆腔脏器明显受压变形和移位,异常脂肪密度块中可见密度不均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较清;腹壁亦受压明显变薄。CT诊断:腹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部巨大肿块的CT定性诊断及定位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3例腹部巨大肿块CT征象。结果:囊性病变18例,实质性病变40例,含脂肪的病变15例;腹膜前占位性病变30例,腹膜后占位性病变43例。结论:CT检查是对腹部巨大肿块作定位、定性诊断重要的必不可少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