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肛肠源性Foum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其中6例并发阴囊坏疽.均行外科清创、引流、抗感染等治疗,7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 5例经二期缝合痊愈出院,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24h至4周死亡.结论 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预后较差,治疗以早期广泛清创,加强局部引流及应用广谱抗生素为主,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
白志明 《海南卫生》1997,(4):255-256
报告特发性阴囊坏疽并大面积协同性坏死性筋膜炎病人2例,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形成的解剖学与病原学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讨论,本病并非特发性,常可找出局部病灶,阴囊以外的筋膜坏死性炎症多因筋膜间存在解剖学潜在联接关系,坏疽的迅速发展与需氧菌和厌氧菌之间协同作用有关,全身治疗的同时,强调局部广泛彻底引流的重要性,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病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8例气性坏疽病人高压氧治疗后的情况.结果8例气性坏疽病人经外科治疗和高压氧综合治疗,全身症状均获改善,2例因伤情复杂需截肢(趾)外,其余6例均获痊愈.结论高压氧对气性坏疽病人有独特疗效,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囊坏疽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例阴囊坏疽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住院时间25~58d,平均39.4d,创面均I期愈合,顺利出院,无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清创,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全身支持治疗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综合治疗气性坏疽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气性坏疽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性坏疽患者经外科综合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51例无一例截肢,9例已行截肢患者未行第2次截肢术。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气性坏疽,可最大限度地缩小组织坏死范围,保存肢体并降低截肢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小我肺坏疽性脓胸的识别与处理能力。方法:研究分析我院诊治的17例肺坏疽性脓胸病例,人武部经开胸证实。结果:16在我院行闭式引流的均有色泽特殊的脓液。渗出我腔引流液有暗红色6例,橙红色4例、褐花色5例,纤维脓性及机化期则有灰褐色8例,污黄色6例并伴有恶臭。15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需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明显延长,患儿中毒症状明显。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中毒性心肌炎2例、心衰4例。16例行胸膜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是一种发展迅猛、预后差的厌氧菌感染,常危及患者生命.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创面,应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早给予高压氧治疗,早期诊断及伤口清创、及时手术并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引入气性坏疽创面的治疗中、全面管理患者创面,可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低病死率和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是由梭状芽胞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1],多发生于肌肉丰富的下肢广泛性损伤.开放性创伤患者的皮肤保护屏障遭到破坏,创面接触外界物体,梭状芽胞杆菌在人畜粪便与周围环境中(特别是泥土)广泛存在,故伤后污染此菌的机会很多,但发生感染者不多,因为这类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需具备缺氧环境.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病死率可达7.1%~20.0%[2].现将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创面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OFFIF)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0月股骨开放性骨折行OFFIF术后发生早期感染的患者24例,在未改变内固定的前提下进行清创、冲洗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拔管后伤口愈合出院,4例患者行二次清创、冲洗引流后伤口愈合出院,2例患者行3次清创、冲洗引流后伤口愈合出院,仅有2例患者伤口未能及时愈合,在积极换药和中药口服1个月后伤口愈合;随访5个月3年,平均10.5个月;24例患者中,20例伤口完全愈合未复发,愈合率为83.3%。结论 OFFIF术后早期感染在保留内固定物的前提下,进行清创、冲洗引流及抗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阴囊坏疽又称Fournier坏疽,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阴囊皮下组织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本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可高达12%~45%.我科2002-2009年收治5例,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例手部高压油漆喷枪伤患者采用早期扩大清创减压,彻底引流处理。结果5例在手术后22-41d伤口愈合,平均34d。结论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是一种严重的复合性损伤,忽略及时清创减压引流容易并发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感染、手指缺血坏死,致残率高。采用早期扩大清创减压及彻底引流处理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CNF伴DNM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6例均早期行颈部清创引流,其中2例行胸腔镜纵隔切开引流术,1例行胸壁清创术;5例患者因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使用抗菌药物,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每日冲洗伤口,加强换药,2例术后分别再清创1次及4次。6例患者病程中均有发热,并出现颈胸部症状,进展迅速,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高,颈胸部CT可见颈部多发蜂窝状积气影( "气泡征" ),并延伸至纵隔。3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病例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 颈胸部CT"气泡征"是早期诊断CNF伴DNM的"金标准",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尽早手术清创引流。  相似文献   

12.
林彩云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64-1565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定位下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7例,术后6~8h无活动性出血时,即行高压氧治疗,辅以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27例治愈12例,好转9例,死亡6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平均23.7分,治疗后平均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微创钻颅加高压氧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老年胰周脓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0月于某院就诊并接受该技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胰周脓肿3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微创治疗,34例(94.4%)成功治愈出院。并发出血3例,肠瘘1例。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胰周脓肿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使用泛影葡胺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55例,成功率为69%,中转手术25例,手术率为31%;治疗组保守治疗成功72例,成功率90%,中转手术8例,手术率10%。两组在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梗阻缓解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是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意识改善的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且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61例,以同期同等病情未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例34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的改变。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患者意识水平改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未行高压氧治疗组。结论:高压氧能从多方面因素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颅脑组织的修复,改善意识水平,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洋  何少丽  王淑芹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2):1921-1922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确诊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4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药物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χ2=6.2454,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可明显缩小患者的病灶体积,改善甚至消除症状。高压氧是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颅术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昏迷指数(Glasgow comascale,GCS)评分,并与高压氧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3个月随访时治疗结果分级(G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67%(26/30)和76.67%(23/30),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无明显差异,第2、3、4周高压氧治疗后GC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第4周、3个月随访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不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和预后有显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观察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发病〉7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HBO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在相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HBO组加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60min,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加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曾春 《现代保健》2013,(2):34-35
目的:总结高压氧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疾病治疗中,高压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