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738例B超检出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 显示脂肪肝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谷氨酸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升高合并总胆固醇(TC)升高是脂肪肝患者主要的血脂特点;肝功能指标表明脂肪肝患者确实存在肝细胞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3.
潘顺文  代群  许珏 《大家健康》2016,(7):198-199
目的:本文研究分析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的脂肪肝患者144例做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进行健康查体的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血脂、肝功能检查结果,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两个组别分别进行血脂、肝功能检查,其中血脂对比情况: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脂肪肝对比情况: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r -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患有脂肪肝的患者有明显的血脂、肝功能指标紊乱,对于临床上诊断脂肪肝病症我们可根据血脂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运动量减少,脂肪肝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本组通过151例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淑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84-3084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绝大部分是由中性脂肪过量蓄积所致,也可因磷脂或胆固醇蓄积而致,后者被称为磷脂性脂肪肝或胆固醇性脂肪肝。脂肪肝可以是肝脏本身原因引起,也可以由其他一些原因如肥胖、某些疾病等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本文就我院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治疗的脂肪肝并发肝功能损害20例做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合并肝功能损害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7.
血脂、肝功能水平与脂肪肝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检测手段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脂肪肝可无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加以预防,长期的肝内脂肪蓄积可以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直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为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笔对100例脂肪肝患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饬.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的发生与肝功能和血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辉 《西部医学》2010,22(4):752-753
目的了解脂肪肝的发生与转氨酶和血脂等检验指标的关系。方法对体检B超检出的352例脂肪肝和766例正常对照进行ALT、AST、TG、CHOL的升高及性别差异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的ALT、AST、TG、CHOL的升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既容易发生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伤,更容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诱因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为了了解脂肪肝患者ALT、GGT、CHE、TBA、TBil、TG、TC的变化,我们对69例脂肪肝患者的这些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脂肪肝组69例,为2009年9月来本院体检人员,男41例,女28例;年龄24~56岁.正常对照组76例,也均为2009年9月来本院体检人员,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23~57岁,经检查无肝胆及心、脑、肾和内分泌疾病.  相似文献   

11.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  贺平  叶安霞 《华夏医学》2007,20(3):427-42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64名处、厅级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64例受检者中,MS和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3.05%和20,39%,MS组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MS组,是非MS组的5倍。②脂肪肝组中MS、中心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非脂肪肝组的4.4倍。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脂肪肝、BMI、TG、HDL—C、UA、腰围、高血压呈显著相关,提示脂肪肝、肥胖或中心肥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MS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脂肪肝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MS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脂肪肝是M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86例,按诊断标准分为非脂肪肝组(197例)和NAFL组(89例)。分析两组患者CAS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血尿酸(UA)、ALT、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8,P=0.021),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UA、TG、BMI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LDL-C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疑诊冠心病(CHD)患者199例,根据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分为两组:CHD患者132例(观察组)和非CHD患者6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生化指标、CAG并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肝脏超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分别为:男女所占比例98/34和40/27、吸烟率53.79%和37.76%、高血压患病率79.55%和50.7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56.06%和31.34%、总胆固醇(TC)(4.49±0.49) mmol/L和(4.07士0.89)mmol/L、三酰甘油(TG) (2.28±0.76) mmol/L和(1.42±0.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72±0.82) mmol/L和(2.26±0.44) mmol/L,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NAFLD发生率(60.61%)明显高于对照组(35.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患有NAFLD的CHD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且病变程度较重.结论NAFLD可作为CHD相关危险因素,且预示CHD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载脂蛋白B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载脂蛋白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26例,平均年龄(79.2±5.7)岁。分为非脂肪肝组和NAFL组。分析两组患者载脂蛋白B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吸烟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与ALT、apoB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44、0.364,P〈0.05),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TC、LDL-C、apoB、ALT、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Cr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仍应干预血脂,进一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的抗核抗体(ANA)与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及其与肝功能异常检出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ANA阳性患者根据结果滴度分为A组1:100、B组1:320和C组1:1000。 ANA定性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谱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ALT、AST、GGT采用速率法检测;TP采用双缩脲法检测。结果各滴度ANA阳性患者中E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A组63.33%、B组74.07%、C组80.95%。肝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0.00%、29.60%、47.60%。结论 ANA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检出率高,随着ANA滴度的升高肝功能损害检出率也升高;ANA阳性与肝功能损伤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梁霞  李瑜元  周永健  聂玉强 《广东医学》2012,33(15):2199-2202
目的探讨肝脂肪变时肝细胞株L-02 miR-12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油酸诱导法建立L-02脂肪变肝细胞株模型,于24、48、72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三酰甘油含量,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2的表达,并与正常肝细胞株作对照。结果成功建立脂肪肝细胞株模型,随着油酸诱导时间延长,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增加,miR-122在脂肪肝细胞表达下调,其拷贝数仅为正常肝细胞的1/16.68(P<0.05)。结论肝细胞株脂肪变时miR-122表达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油田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明周石油医院进行职工体检者705人,询问病史、吸烟史等,监测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行腹部超声及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将其分为NAFLD组及对照组,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705名入选者,检出NAFLD286例,检卅率为40.6%。NAFLD组患者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AFLD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超重、吸烟者的比例分别为34.3%、30.4%、39.2%、36.3%;对照组为15.5%、10.3%、12.4%、1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疆油田职工NAFLD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NAFLD与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门诊体检的20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全项体检结果基础上筛选出NAFLD合并IBS组患者25例,单纯NAFLD或IBS组患者36例。常规实验室生化检查,测定空腹12 h后静脉血糖、血脂含量;应用多通道胃肠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直肠初始感觉阈值(first sensation volume,FSV)、排便时阈值(defecating sensation volume,DSV)、排便窘迫时阈值(maximum tolerable volume,MTV)和最大容量时的感觉阈值(painful sensation volume,PSV)。结果:NAFLD合并IBS组中并发合并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均较单纯NAFLD或IBS组高;当NAFLDIBS后,血脂异常情况加剧,增加了疾病的危险因素;NAFLD合并IBS组后患者胃肠容量感觉阈值均较单纯NAFLD或IBS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密切,两者共同作用不仅能引起代谢功能高度异常,还会加速炎症引发人体病理生理发生改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脂肪变时肝细胞株L-02 miR-12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油酸诱导法建立L-02脂肪变肝细胞株模型,于24、48、72 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三酰甘油含量,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2的表达,并与正常肝细胞株作对照.结果 成功建立脂肪肝细胞株模型,随着油酸诱导时间延长,细胞内三酰甘油含量增加,miR-122在脂肪肝细胞表达下调,其拷贝数仅为正常肝细胞的1/16.68(P<0.05).结论 肝细胞株脂肪变时miR-122表达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乙肝病毒不同感染程度的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乙肝患者共140例,依据血清中HBe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分为6组:A组(HBeAg阳性,ALT正常),B组(HBeAg阴性,ALT正常),C组(HBeAg阳性,ALT轻度/中度升高),D组(HBeAg阳性,ALT高度/重度升高),E组(HBeAg阴性,ALT轻度/中度升高),F组(HBeAg阴性,ALT高度/重度升高);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正常对照组(即G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并与ALT,HBeAg,HBV-DN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的MBL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G组的MBL水平高于A组、C组和E组(P<0.05);G组的MBL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E组和F组的MBL水平显著低于G组(P<0.05);而B组与G组MB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的HBeAg值显著高于G组和B组(P<0.05),D组的HBeAg值显著高于G组和B组(P<0.05);C组的HBV-DNA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的HBV-DNA值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MBL与ALT、HBeAg和HBV-DNA的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MBL的水平可能与机体清除乙肝病毒有关,其异常低水平表达可能会提高病毒复制,增加乙肝病毒感染的严重性,且提示MBL与肝功能异常及ALT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