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脊髓炎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莉  周晓磊 《现代康复》1999,3(11):1286-1287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EP)在诊断急性脊髓炎阿多发性硬化关系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急性脊髓炎患进行了3种BEP检查,对其结果同正常对照值比较。结果:sEP异常率为90%,VEP异常率为52%.AEP异常率20%。其潜伏期值同正常对照值比较显延长(P<0.02)。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做BEP检查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复发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成人复发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3次发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3次发病前均有感染病史,每次发病均有头晕、言语不清、步态不稳。查血、脑脊液寡克隆带(-);血、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神经节苷脂谱抗体(-)。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提示不除外脱髓鞘改变,增强未见明显强化;MRI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提示脑内部分呈低灌注表现,考虑脱髓鞘病变;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符合脱髓鞘病变MRS表现。3次发病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均好转。 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借助血清抗体、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方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不同诱发电位评价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诱发电位评价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 EAE)的价值. 方法选择 5年前制作的 8只 EAE猴为实验组,另选 13正常猴作对照组,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brainstem trigeminal evoked potential, BTEP)、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检测. 结果 EAE猴 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 (3.0± 0.63)ms, BTEP的 T1-T7、 T3-T7峰间期为 (2.53± 0.67)、 (1.68± 0.37)ms, SEP的 P40-N21峰间期为 (13.38± 3.61)ms, BAEP、 BTEP及 SEP各波峰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 BAEP、 BTEP、 BAEP+ BTEP及下肢 SEP检查 EAE猴异常率分别是 50%, 50 %, 62%及 81%. 结论 BAEP, BTEP, SEP都可以检出 EAE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其中下肢 SEP阳性率最高, BAEP和 BTEP联合检查可使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诱发电位评价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的价值。方法:选择5年前制作的8只EAE猴为实验组,另选13正常猴作对照组,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rainstem trigeminal evoked potential,BTEP)、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结果:EAE猴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3.0&;#177;0.63)ms,BTEP的T1-T2、T3—T7峰间期为(2.53&;#177;0.67)、(1.68&;#177;0.37)ms,SEP的P40-N21峰间期为(13.38&;#177;3.61)ms,BAEP、BTEP及SEP各波峰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BAEP、BTEP、BAEP+BTEP及下肢SEP检查EAE猴异常率分别是50%,50%,62%及81%。结论:BAEP,BTEP,SEP都可以检出EAE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其中下肢SEP阳性率最高,BAEP和BTEP联合检查可使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在评价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猴的中枢神经损害方面的价值。方法实验分EAE猴和正常猴两组,对EAE猴采用Massacesi评分和BAEP、BTEP、SEP进行评价,正常猴只进行BAEP、BTEP、SEP检测。结果(1)EAE猴Massacesi评分正常。(2)EAE猴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3.0±0.63,比正常猴2.39±0.31长(P<0.05)。(3)EAE猴BTEP的T1~T7、T3~T7峰间期为2.53±0.67、1.68±0.37,比正常猴1.8±0.36、1.19±0.37长(P<0.05)。(4)EAE猴SEP的P40~N20峰间期为13.38±3.61,比正常猴10.59±0.68长(P<0.05)。结论(1)EAE猴在经过较长时间后仍存在多处中枢神经损害。(2)对EAE猴进行研究时,如能将Massacesi评分与EP检查结合起来考虑,将会更好地评估EAE模型。  相似文献   

6.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在病原学上包括血管性、代谢性、感染或炎症性等。炎性脱髓鞘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组疾病,可表现不同组合的多种临床综合征,有时甚至罹及周围神经,构成不同的临床亚组,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急性出血坏死性白质脑病、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炎、急性脱髓鞘性脊髓炎、脑干脑炎以及提示可能演变为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s,CI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首次发作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间56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MRI影像学特征(至少2年的随访结果以协助最终诊断)。结果 (1)56例ATM患者首次发作后必须至少1次随访并随访时间超过2年,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19例(19/56,33.9%),视神经脊髓炎(NMO)10例(10/56,17.9%),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3/56,5.4%),类感染病因4例(4/56,7.1%),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20例(20/56,35.7%)。(2)所有患者均有脊髓病变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深浅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MRI特征:颈髓18例,胸髓17例,颈胸髓受累13例,胸腰髓受累8例;33例病变脊髓轻度肿胀,23例脊髓形态未见异常;病灶平均长度为4.7个脊髓节段,病灶占据脊髓2/3以上横断面积29例,27例占据面积小于脊髓横断面的2/3;15例脊髓病变区无强化,41例病变区呈条状、斑片状等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和MRI影像特征,有利于AT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史永惠  田锋  杨玉玲 《临床荟萃》2013,28(10):1151-1153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是一种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本病常发生于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亦称为感染后脑脊髓炎或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以前者多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多为单相性病程,临床症状多样化。本病尚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否则预后差,病残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我院5年来诊治的12例ADE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EP)在评价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猴的中枢神经损害方面的价值。方法:实验分EAE猴和正常猴两组,对EAE猴采用Massacesi评分和BAEP、BTEP、SEP进行评价,正常猴只进行BAEP、BTEP、SEP检测。结果:(1)EAE猴Massacesi评分正常。(2)EAE猴BAEP的Ⅲ-Ⅴ峰间期为3.0&;#177;0.63,比正常猴2.39&;#177;0.31长(P<0.05)。(3)EAE猴BTEP的T1-T7、T3-T7峰间期为2.53&;#177;0.67、1.68&;#177;0.37,比正常猴1.8&;#177;0.36、1.19&;#177;0.37长(P<0.05)。(4)EAE猴SEP的P40-N20峰间期为13.38&;#177;3.61,比正常猴10.29&;#177;0.68长(P<0.05)。结论:(1)EAE猴在经过较长时间后仍存在多处中枢神经损害。(2)对EAE猴进行研究时,如能将Massacesi评分与EP检查结合起来考虑,将会更好地评估EAE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性瘫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5304K诱发电位测定6~18月龄婴幼儿脑性瘫痪68例,对照组30例。结果 干听觉诱发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减弱,阳性率增加,且发现脑瘫患儿主要为外周性听路损害,75.34%为两侧性损害。结论 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瘫患儿存在的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对脊髓功能及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采用Dantec公司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46例CSM患者行术前、术后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的CSEP检查,记录N1、P1潜伏期,P1-N1峰间波幅值,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评分(JOA评分)情况将术前患者分为A、B2组,分析2组CSEP值的变化;其中24例根据手术前、后CSEP是否改善分为C、D2组,在术前、术后1周和6个月分别行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判定C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38例(82.6%)术前CSEP异常;A、B2组患者在潜伏期和波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组患者在术后1周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6个月时已无明显差异。结论CSM患者术前CSEP大多数出现异常,但不能仅根据CSEP值来判断脊髓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术后CSEP波形出现改善者,预示近期临床症状恢复快,但对长期预后不能较好地衡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级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测量颈脊髓体积及颈椎管容积比值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对82例CSM患者进行SEP检测和颈椎MRI测量,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应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患者颈脊髓功能进行评估。计算第6个月JOA评分的改善率,以对SEP分级及颈椎MRI测量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早期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 结果:SEPI级和Ⅱ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低比值组患者JOA评分在治疗前与SEPⅢ级和Ⅳ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高比值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时JOA评分均明显高于SEPⅢ级和Ⅳ级、颈脊髓体积/颈椎管容积高比值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SEP分级、颈椎MRI测量脊髓体积/椎管容积分别与第6个月的JOA改善率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EP分级及颈椎MRI测量预测患者非手术治疗预后不良(JOA改善率≤25%)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3.9%,特异性分别为86.3%、88.2%,准确性分别为81.7%、86.6%。 结论:SEP分级和颈椎MRI测量均能早期对CSM患者疗效进行预测,临床上将两者结合使用,有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后循环缺血(P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PCI患者为PCI组,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8例和后循环梗死2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BR和BAEP检查,对比2组相关电生理指标。结果 1 PCI组中,53例(74.6%)BR检测异常,后循环TIA和后循环梗死患者R1、R2、R2'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但两者间各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PCI组中,50例(70.4%)BAEP异常,后循环TIA和后循环梗死患者Ⅰ、Ⅲ、Ⅴ波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IPL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检测异常61例(85.9%),高于BR或BAEP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和BAEP均能反映PCI患者脑干供血情况,两者联合检测对PCI早期诊断和脑损伤区定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developed a computer system for use in the operating room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the automated acqui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ash evoked potentials. The project goals were to: (1) acquire evoked potentials without user intervention; (2) recognize, label, and trend important parameters; and (3) alarm if parameters deviate too far from normal.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Nicolet Pathfinder, programmed for periodic 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cquisition and a personal computer for analysis. Analysis software utilizes the C++language.The system has been tested on sixteen cases, determinations of specific waveforms were validatedex post facto by two experts. Three parameters in each of three channels were correctly recognized in more than 87% of all waveforms acquired. No signals at all were obtained in only 0.8% of all samples.  相似文献   

1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以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 30例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 6个月后进行随访 ,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评分并复查BAEP。分析BAEP分级与GCS评分、GOS评分的关系以及清醒前后BAEP变化的特点。结果康复治疗前BAEP异常率为 93.3% ( 2 8/30例 ) ,康复治疗 1个月后BAEP异常率为 86 .7% ( 2 6 /30例 ) ,其中Ⅳ级减少 5例 ( 16 .7% ) ,而Ⅰ级增加 2例 ( 6 .7% )。BAEP分级越高 ,则预后越差。有 12例 ( 4 0 % )患者意识恢复 ,意识改善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Ⅴ波的出现 ,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结论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Ⅴ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 ,是意识改善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在治疗前后采用40分法评定颈椎脊髓功能状态并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对照分析脉冲磁疗对CMS疗效以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结果:磁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后颈椎脊髓功能状态评分均有提高,磁疗组治疗后发较常规组改善显著(P<0.05)。40例CSM治疗前SEP异常率为80%,主要表现为:N11、N13及N20潜伏期延长,治疗后均有改善,磁疗组N13及N20潜伏期改善较常规组显著(P<0.05)。结论: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SEP可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及疗效评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中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水疗训练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水中平板训练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T10—11SCI模型,采用BBB评分、爬网格实验、SEP及MEP评定肢体功能及训练效果。结果:BBB评分及爬网格实验显示,水中平板训练组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较其他组明显改善(P<0.05)。SEP、MEP的潜伏期,三组训练组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但三组训练组之间MEP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水中平板训练组较减重平板训练组SEP、MEP波幅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组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SEP、MEP及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作用,其中水中平板训练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兔近年来较多的被用于眼科学研究,但目前对其正常的视觉电生理学特性尚不明了,少见文献报道。我们研究了中国白兔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 lash visual evoke potentials,F-VEP),确立其正常值的范围及视神经损伤后的变化特征,旨在为进一步的视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奠定基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