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碘缺乏病流行区食盐加碘前、后出生儿童与非病区儿童的SSEP、BAEP及VEP对比研究,观察食盐加碘对碘缺乏病区儿童神经系统轻度损害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食盐加碘后出生儿童组的SSEP的W值及BAEP的I波峰潜时较加碘前出生组有明显缩短,提示食盐加碘可减少病区儿童神经系统轻度损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碘缺乏病现状,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触诊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检测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测定儿童智商;人户调查居民健康知识和食用盐;在克汀病高危地区搜索新发克汀病病例。结果共调查4县14乡,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8%(102/1308).B超法为5.5%(69/1248);尿碘中位数儿童为189.81μg/L,育龄妇女为121.25μg/L,≥100μg/L者儿童占78.2%,育龄妇女占56.5%;儿童智商值平均为78.4;居民碘盐食用率为66.3%;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5.3%;未发现可疑的克汀病新发病例。结论林芝地区碘缺乏病病情显著下降,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碘缺乏发生的高危因素,尚须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海居民户碘盐的质量及食用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对居民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2010年全市共监测1008份盐样,碘盐覆盖率75.8%,碘盐合格率83.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0.7%,均未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725份碘盐中,精制盐合格率为96....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准确地掌握奉节县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的情况,确保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重庆市碘盐监测方案》规定的抽样方法及盐碘测定方法对居民户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2004—2008年监测居民户家庭食用盐每年360份,共1800份,碘含量均数为30.75mg/kg,变异系数为21.06,年份间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5,P〈0.05),呈明显线性下降趋势(R=0.12,P〈0.05);碘盐覆盖率为99.39%,碘盐合格率为94.6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1%,非碘盐率为0.61%,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奉节县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90%以上,成果巩固。各级政府应持续重视,完善监督监测机制,确保碘盐质量,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查阅历年碘盐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资料,现场调查居民食用碘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和尿碘,分析病情变化特征。结果2001—2007年,碘盐生产批质量合格率除2001年为92.86%外,其余各年均为100%;碘盐批发企业批质量合格率2001年为88.68%,其余年在92.57%~99.34%之间;居民碘盐食用率为94.2%-98.4%,合格碘盐食用率自2003年起,稳定在90%以上,2007年95%的区县在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005年触诊法和B超法分别降至10.5%和9.9%,无20%以上的区县;尿碘中位数稳定在250μg/L左右,〈50I~g/L者占5%以下。市级评估38个区县,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10.0%~17_3%之间,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国家评估碘盐食用率为99.07%。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7.76%。B超法为7.27%,尿碘中位数为289.17μg/L。结论重庆市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存在非碘盐,儿童甲肿率下降缓慢等问题,与生活水平低和蛋白质营养不足有关。仍需加强碘盐监测,防止非碘盐,同时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蛋白质营养,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5月15日是第13届“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为“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要求广泛深入宣传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加强防治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推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开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自1996年来芳村区碘加工、销售、食用情况。方法 将1996~1999年芳村区卫生防疫站对辖区范围内碘盐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依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方案》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碘盐加工、零售、居民用户三个环节碘浓度合格率逐年提高,碘盐加工厂按批合格率由1996年的44.4%提高到1999年的91.7%,份样合格率由1996年的75.1%提高到1999年的96.7%。但零售环节、居民用户环节不合格样碘浓度极低,1999年分别为5.2mg/kg和0.5mg/kg。结论 加强零售市场管理,规范碘盐流通渠道,提高食用碘盐水平是2000消灭碘缺逐病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病区儿童氟斑牙和防治现状。采样检测煤、泥土、空气、水、粮食、蔬菜、茶叶等氟含量;分析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因素,提出防治对策。结果调查666个病区村8~12岁儿童86509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1.05%,缺损率为4.30%,指数为0.83;检测病区煤、拌煤土、煤混土、土壤的平均氟含量(310.56mg/kg、360.51mg/kg、293.62mg/kg、497.54mg/kg)显著高于非病区(48.68mg/kg、275.66mg/kg、150.20mg/kg、269.98mg/kg),煤渣氟病区(209.14mg/kg)和非病区(186.59mg/kg)无显著性差异:水和辣椒氟病区(0.30mg/L、25.50mg/kg)显著高于非病区(0.18mg/L、2.83mg/kg),大米、土豆、蔬菜氟含量非病区(1.31mg/kg、0.64mg/kg、1.10mg/kg)显著高于病区(0.77mg/kg、0.44mg/kg、0.48mg/kg);3个重、中度病区村室内空气氟(13.56—14.68μg/m^3)显著高于非病区和1个病区村(1.00、0.31μg/m^3);病区居民饮茶氟摄入量(2.45mg/人)显著大于非病区(1.80mg/人);病区居民大米食用率为100%,年人均食用量为77.68kg,玉米食用率为54.63%,年人均食用率为17.79kg,炉灶合格正确使用率为53.44%。结论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因素主要为病区居民使用高氟煤煮饭、取暖,释放出氟化物污染室内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致病。氟化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致病机制和致病力有待深入研究。饮茶是否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的另一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改炉改灶仍是目前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庆市黔江区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为该区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区按行政区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村,每个村抽取10份居民食用盐,5个方位共200份居民食用盐检测碘含量;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8~10岁儿童80名(男、女各半),5个方位共400名进行甲状腺触诊法检查;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8~10岁儿童尿样20份(男、女各半),5个方位共100份计算尿碘中位数;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5年级学生30名,5个方位共调查150名学生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调查5个方位碘盐销售网络建设、碘盐销售点数量和分布、碘盐货源和销售量等情况。结果 5个调查点的居民用户食用盐碘含量合格率为95.5%。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5.9μg/L,其中50~200μg/L占66%,〉300μg/L占30%,〈50μg/L占3%。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25%。5年级学生防治知识及格率为85.33%,平均分为4.46分(满分为5)。结论黔江区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标准。  相似文献   

10.
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示范研究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拟开展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示范研究的6个建制村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基线情况,为实施和推广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历史资料调查6个建制村和所在3个区县的基本情况:运用Dean氏法检查病区县所有病区村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计算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运用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检查病区县病区村16岁以上人群的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检测儿童尿氟和空气氟,计算尿氟几何均数和空气氟平均浓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个村进行人户调查,调查村民炉灶使用等情况,计算炉灶改造率、正确使用率。结果6个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0.71%、缺损率为8.54%、氟斑牙指数为1.29,属中度流行;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6.37%,重度氟骨症检出率为0.80%。儿童尿氟几何均数为1.04mg/L,空气氟封火期均值为(0.0037±0.0063)mg/m^3,旺火期均值为(O.0083±0.0067)mg/m^3。能源结构为:燃煤的占93.03%(3269/3514)、使用沼气的占1.79%(63/3514)、液化气等其它占5.18%(182/3514);以户为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的户数为1921户,正确使用率为53.29%。学生和居民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16%和62.95%。结论选取的6个村属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区,符合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实施和示范推广要求。在这些地区采取继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改变防病观念,并根据不同病区类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采用适合病区特点的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对建立起地氟病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具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元爱  姚青霄 《医学信息》2019,(21):132-134
目的 了解建邺区2015~2019年居民食用盐碘含量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年随机抽取300份居民户家庭盐样,用GB/T13025.7-201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碘含量。结果 2015~2019年共采集1485份居民户家中食用盐,合格碘盐1413份,非碘盐32份,碘盐覆盖率为97.85%,碘盐合格率为97.2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5%,非碘盐率为2.15%。其中盐碘含量均值为23.69 mg/kg,中位数为23.68 mg/kg,盐碘标准差为5.24 mg/kg;2015~2019年各年间非碘盐率、碘盐覆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间碘盐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间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的碘盐覆盖率与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结论 建邺区居民的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较高,但还存在一定的非碘盐。今后仍需继续做好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同时加大碘缺乏病的防冶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韶关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防制措施效果。方法依据《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开展评估工作。现场考核抽查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甲状腺肿大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资料考核根据《综合指标考评计分表》查阅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防治和健康教育按百分制计算。结果各县(市、区)8~10岁学生尿碘含量中位数为204.74μg/L,〈50μg/L的比例为4.70%,校正的甲肿率为3.4%,碘盐覆盖率为99.83%,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87%。1604名5年级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2.16%。管理指标与技术指标综合得分95.43分。结论韶关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巩固,如期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各区县随机抽取9个乡镇检查居民食用盐含碘量;抽取5所小学8~10岁儿童检查甲状腺、尿碘和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查阅组织领导、防治监测、碘盐管理和健康教育资料,进行综合评分;重庆市对区县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用χ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市40个区县检查居民食用盐14217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00%~99.72%,平均为95.90%,尿碘检测4050人,中位数为247.20μg/L,300μg/L以上占37.10%,区县中位数100~200μg/L占25%(10/40),200~300μg/L占57.5%(23/40),〉300μg/L占17.5%(7/40);甲状腺检查16852人,肿大率为3.25%~9.00%,平均为5.80%;学生防治知识平均得分3.1~5.0分,平均为4.4分;防治措施综合评分为86.00~99.00分,平均为95.00分。市级复查中检查食用盐1250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91%~100.00%,平均为96.88%;甲状腺检查16852人,肿大率触诊和B超法为5.00%~8.33%,平均分别为7.02%和6.64%;防治知识调查1366人,得分2.5~4.9分;防治措施综合评分为88.8~99.5分。结论重庆市有39个区县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1个县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市级层级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存在碘过量,须降低食盐加碘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尿碘水平、甲状腺肿大率,评价食盐加碘对高州市消除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2010年在高州市按地理分布分层随机抽取居民食用盐进行含碘量测定,从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8~10岁儿童100名、400名分别进行尿碘测定和甲状腺肿检查。食盐含碘量、尿碘和甲状腺肿的检查均按标准方法进行。结果抽取288份居民食用盐,属于加碘盐285份,碘盐覆盖率为98.96%,碘盐合格率为99.30%(283/28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26%(283/288)。100名儿童尿碘大于100μg/L有91人,占91%,中位数为290μg/L;检查400名儿童的甲状腺,仅发现Ⅰ度肿大8人,甲状腺肿大率为2%。150名儿童对IDD知识问卷调查回答全部正确,知晓率达100%。结论高州市通过对居民食盐加碘,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2—6岁儿童,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SBP、DBP和心率,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血压评价参照1997年“日本学龄前儿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参考值”,以SBP或DBP≥其性别、年龄相对应的%诊断为高血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与血压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患高血压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4642名学龄前儿童进入分析,其中男性2458例(53%);低出生体重儿占3.2%(148/4642),巨大儿占5.4%(251/4642)。男童SBP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童(P分别为〈0.001和0.002)。低出生体重儿SBP、DBP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92和0.398);巨大儿DBP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与发生儿童高血压无统计学关联,而心率高于平均水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OR=2.55,95%CI=1.96~3.3l。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男童SBP高于女童。未发现低出生体重、巨大儿与儿童期患高血压有统计学关联;心率、体重对血压水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消除碘缺乏病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食用合格碘盐.在中央补助山东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工作中,为更好的落实和完成中央补助山东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工作,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辖区居民户食用碘盐进行抽样监测.通过碘盐检测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制定科学有力措施,从而有力推动和巩固我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在地方性克汀病流行区对儿童作智力测验、听力测定、脑电图(EEG)检查和脑诱发电位检查,来评价食盐加碘对流行区儿童神经系统轻度损害的预防效果。检查结果表明,加碘后出生儿童的平均智商和听力比加碘前出生儿童明显升高;加碘后出生儿童中轻度低智的比例、脑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率都比加碘前出生儿童明显降低。提示食盐加碘对流行区儿童神经系统的轻度损害有明显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秩和比法(RSR)综合评价儿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质量,为今后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30个监测点,每点抽取1所小学8~10岁儿童40名,调查碘盐、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率。利用SPSS13.0软件,对30个调查点监测结果进行秩和比综合评价。结果调查食用盐1 322份,碘含量中位数为30.7 mg/kg;尿碘中位数为245.4μg/L,8~、9~和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4、261.4和256.1μg/L,各年龄组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8.24,P〉0.05);甲状腺肿大率为5.45%,其中8~、9~和10~岁儿童分别为5.41%、6.01%和4.80%,各年龄组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P〉0.05);30个区县加权秩和比值(WRSR)与概率单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RSR=0.5167+0.033Probit,R2=0.098,分4档时差异性假设检验,P〈0.0001,且4档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均为方差齐。结论总体上重庆市儿童碘营养充足,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存在地区间差距,应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粉尘螨为抗原和刺激剂,采用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结合皮内试验比较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82例,对照健康人44例(儿童17例、成人27例)。结果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3.4%、54.9%、67.1%。健康人4.6%、2.3%、4.6%。Dot-ELISA和HBDT符合率(患者84.1%,健康人97.7%),上法可作为过敏性哮喘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碘缺乏病可导致智力低下,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是预防碘缺乏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全面、准确了解广安市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及时发现普及食用碘盐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消除碘缺乏病。按照《四川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广安市于2007年6月开展了居民户碘盐监测工作。现将本次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