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内分泌消化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DPN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中药足浴治疗DP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尿NAG与DPN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尿NAG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3%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NA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尿NAG明显高于无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P0.05),无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对比(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NAG,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明显较对照组变快(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麻木、灼热、感觉异常、TS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α-硫辛酸相较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更佳,能明显加快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促进肢体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黄通络饮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硫辛酸注射液3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34例):口服双黄通络饮汤剂,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以及患者NCV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9.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NCV改善基本相当(P0.05)。结论:双黄通络饮治疗DPN疗效肯定,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与硫辛酸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整体疗效情况及SCV、NC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整体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有效率60.0%,无效率1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4%,有效率30.0%,无效率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CV、NC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宜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8例,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使用甲钴胺,治疗组34例使用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经x2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晶  傅松波  郭潇  范力 《新中医》2019,51(10):143-147
目的:观察分析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症状改善、总症状评分(Total symptoms score,TSS)降低情况,以及对足部感觉震动阈值(Vibrating perception threshold,VPT)、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等的影响,为DPN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将7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照Ⅱ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木丹颗粒;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观察3组临床症状、TSS改善情况、VPT及NCV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Ⅰ组、Ⅱ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TSS、VP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NCV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结论:红景天乳膏联合木丹颗粒对2型DPN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降低TSS及VPT,提高NCV,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鑫  鄢国义  张诗音  杨孛  朱丹平 《河南中医》2019,39(10):1519-1522
目的:观察通络浴足方熏洗联合α-硫辛酸、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和依帕司他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浴足方。比较两组患者TC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及波幅(amplitude,AM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SCC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改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腓总神经MCV及AMP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腓总神经MCV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M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CV及AM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CV及AMP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浴足方熏洗联合α-硫辛酸、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DPN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均常规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西药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给予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参芪复方;治疗14天后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检测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振动阈值(VP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CV增加,与西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VPT降低,与西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中药参芪复方联用前列地尔、α-硫辛酸可明显改善DNP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感觉振动阈值,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比较二者自觉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DPN自觉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α-硫辛酸对DPN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冰  马国斌 《陕西中医》2021,(4):493-495
目的:观察降糖祛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采用降糖祛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方法(MDNS)、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SNCV)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DNS、TC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BV、PV、FIB及HCT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的BV、PV、FIB及H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降糖祛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DPN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益肾通痹汤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SP)、神经传导速度(NCV)、交感皮肤反应(SSR)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加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NCV、TCSS及TSP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TS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SSR的异常率均高于本组NCV的异常率(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除胫神经外,观察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T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重要脏器如肝肾功能等严重损害。结论:采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传导速度传导,且未出现明显不良用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琳娜  张丹 《光明中医》2009,24(6):1104-1105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施以饮食控制,及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以甲钴胺500μg,日一次,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硫辛酸600mg/d+生理盐水250ml,日一次,静脉输入,连续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病变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病变TSS评分均较前改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15.
段尚勤 《光明中医》2013,28(2):339-340
目的观察糖周宁合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周宁;对照组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加α-硫辛酸。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MNCV与SNCV治疗前后明显改善,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NCV)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结论糖周宁合α-硫辛酸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高于对照组51.52%(χ2=4.19,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予甲钴胺静滴治疗,治疗组16例予ALA静滴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ALA治疗DPN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DPN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均为60例。西药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予以α-硫辛酸0.6g/d静脉滴注,电针组则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7%,西药组为78.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双侧正中神经及腓肠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多伦多临床评分显著下降,且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α-硫辛酸静点对DP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霞  祁学成  蒲新菊 《新中医》2018,50(6):102-10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予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血清中MDA和SO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 1%,对照组总有效率7 4.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血塞通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接受治疗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患者静脉滴注甲钴胺治疗,将其视为对照组,52例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以及α-硫辛酸,视为观察组,应用肌电图(EMG)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根据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或足部疼痛、感觉异常、灼热感及麻木等主要症状评分均要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血塞通有效的改善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