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方法:收集2000~201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禁忌及稳定性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有34种药物与注射剂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常见变色、结晶、出现絮状物或沉淀。配伍后溶液pH值的变化是出现各种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奥硝唑注射液pH值范围为3.0-3.5时性质稳定,超过4.0时出现不稳定现象,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应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7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配伍稳定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文献,总结复方丹参注射注与常用药的配伍稳定性。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曲克芦丁(维脑路通)、黄芪等药物配伍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稳定,而大部药物按实验用量或常用浓度配伍时,发生颜色改变、混浊、沉淀等现象。结论在临床用药配伍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配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治疗高粘血症、脑血栓、心绞痛等神经内科。心内科疾病时,常采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ml iv dripqd,或分别加入两瓶盐水中 iv drip。但笔者在加药配药时发现,将川芎嗪和复方丹参原液同时抽入无菌空针时,迅速出现明显混浊沉淀;而将川芎嗪注射液120ml 用一无菌空针先加入0.9%NS250ml 中,再换另一无菌空针抽吸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 加入同瓶液体中则不出现混浊,在常用的《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查不到这两种药物。因该药在临床上应用普遍,故对其配伍的探讨应予重视,以便用药配伍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喜炎平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溶媒不同比例配伍的稳定性,以及与常用联合用药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辅酶A的配伍稳定性情况。方法室温下,将喜炎平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辅酶A进行配伍,考察配伍后0~4 h内配伍溶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喜炎平注射液与5%、10%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主要成分含量在0~4 h内无显著变化,但以较高浓度30 ml︰250 ml比例配伍后4 h内不溶性微粒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限度。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时,pH值在0 h明显升高但在4 h内保持稳定;分别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配伍后4 h内的不溶性微粒均出现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限度;分别与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辅酶A配伍时,主成分含量均下降约8%。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稳定性良好,可配伍使用,但需注意配伍比例,应控制250 ml溶媒配伍的喜炎平注射液用量不大于20 ml;喜炎平注射液与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的配伍稳定性相对较好,与其他三种不宜在配伍时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两种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外观色泽、微粒数、pH值等变化情况,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炎琥宁粉针剂配伍后溶液出现白色混浊;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6h内,溶液外观色泽、pH值未见明显变化,微粒数略有上升,配伍液中左氧氟沙星经紫外测定含量稳定。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其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乳酸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药物(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方法取3副20 ml针筒,各抽取头孢哌酮钠注射液20 ml,分别与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观察有否发生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结果各试管溶液均立即出现混浊及沉淀现象。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氨基糖苷药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建议如需联合使用治疗时,应在两种液体之间换输其他液体,将原输液管中液体冲洗后再更换,避免两种药直接接触而产生沉淀,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出现沉淀及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配伍用药中出现沉淀的原因。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参考医嘱处方 ,以 10 %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稀释 ,然后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注射液适当混合 ,观察出现的沉淀情况 ;另以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液进行比较试验 ,并按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有关溶液 pH值 ,通过比较 ,确定 pH值与其发生沉淀的关系。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与pH较低的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配伍时出现沉淀 ,而与 pH较高的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液或与溶液 pH较高的头孢唑林注射液配伍时保持澄明。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应在pH4 .5以上的溶媒 (如氯化钠注射液 )中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9.
张峻  姚勤  肖红梅 《中国药师》2010,13(1):145-146
目的:考察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剂与维生素C注射剂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维生素C配伍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该两种组分的含量。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的变化。结果:与配伍即刻(0h)比较,8h内配伍液无混浊、沉淀、气体产生,外观色泽及含量无明显变化,pH变化亦不大,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8h内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肖科武  龙艾兵 《医药导报》1996,15(6):326-327
模拟临床常用药物浓度分别将地塞米松、氨基已酸、庆大霉素、维生素C、氨苄青霉素、甘露醇注射液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配伍实验.结果: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除与氨苄配伍pH值升至8.10,外观淡黄绿色变淡,余各药均无外观及pH值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3h后在90.0%~110.0%范围.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上述6种药物配伍3h内稳定,无理化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1.
双黄连和清开灵注射液与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考察双黄连与清开灵注射液跟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变化.方法;采用体外交叉配伍试验观察其外观、pH变化,仪器法检测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结果;环丙沙星注射液跟双黄连和清开灵注射液配伍即产生混浊,其他混合液外观、pH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前各供试液不溶性微粒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而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双黄连和清开灵注射液与5种喹诺酮类药物不能直接伍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溶液溶解洛美沙星与夫西地酸钠两种药配伍时的反应,指导临床工作者重视药物间配伍,正确使用药物,避免给患者带来的损害。方法将两种药物分别用不同溶液5%葡萄糖溶液和0.9%生理盐水溶解后,用一次性5ml无菌注射器各抽取1ml,依次两两混合,观察配伍反应。结果应用不同溶液溶解洛美沙星和夫西地酸钠两药配伍后可出现轻度混浊、明显混浊、絮状物。结论洛美沙星和夫西地酸钠两种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 洛美沙星适合用5%葡萄糖溶液溶解。若必须使用此两种药物时应分开使用,续点之前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冲输液管过度或更换输液器为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头孢匹罗与其他药物在模拟Y型点注射时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取头孢匹罗,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0.45%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盐林洛注射液,配得浓度为50mg/ml的药液,取上述4种药液,分别各以l:1的比例,与阿米卡星(5.0mg/ml)、两性霉素 B(0.1mg/ml)、头孢唑林(10mg/ml)、克林霉素(12.0mg/ml)、地塞米松(4.0mg/ml)、多巴胺(0.8mg/ml)、肾上腺素(0.1mg/ml)、氟康唑(2.0mg/ml)、庆大霉素(1.0mg/ml)和万古霉素(5.0mg/ml)混合(模拟Y型点注射),试样一式三份,于23℃贮存,在8h内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外观检查,测定pH值,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头孢匹罗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与其他药物配伍是稳定的,除两性霉素B外,其他药物在头孢匹罗存在时也是稳定的,外观未显示配伍禁忌,pH值变化极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及pH值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临床常用的5种中草药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银杏达摩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配伍后观察其在0h、0.5h、1h、2h、3h时pH值和微粒的变化。结果大于25μm的微粒数量随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粒径2~10μm的微粒数量在300粒以上。5种药物中,喜炎平与苦碟子注射液配伍放置后微粒数有减少趋势,其余3种注射液配伍后随放置时间推移,微粒数有增加趋势,经SPSS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63,P<0.05);粒径在11~25μm的微粒,苦碟子配伍后数据在药典规定范围,其余4种药物均高于药典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4,P<0.05)。而配伍后pH值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某些中草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可能发生变化,临床使用时要掌握最佳的使用时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小剂量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25、0.5、1 ml(含盐酸利多卡因5、10、20 mg)加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 ml中,考察6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以及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6 h内利多卡因与丙泊酚含量变化均<3%,外观、pH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丙泊酚与小剂量的利多卡因配伍后6h内含量、外观、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华蟾素注射液的输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华蟾素注射液分别与5种输液相配伍,在不同时间点进行pH、澄明度、粒子检测、蟾蜍噻咛含量测定、紫外图谱扫描,研究华蟾素输液配伍稳定性。结果华蟾素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48h内澄明度和蟾蜍噻咛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是pH值及紫外吸收波长在5种输液中的变化不同,在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的输液中尤为明显;配伍后24h内,其粒子数都符合药典规定,但是随时间延长,有些输液中微粒数增加明显。结论在配制华蟾素注射液时,应按照说明书首选5%葡萄糖溶液,必要时也可以选用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但是不推荐使用乳酸钠林格溶液,最好现配现用,尽量不超过8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与常用输液及其他药物配伍后的变化.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测定配伍后的pH值、不溶性微粒、光谱吸收变化.结果:热毒宁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会不同程度地析出黄棕色不溶性微粒,但前者相对较少;热毒宁注射液与pH值较高的药物如含碳酸氢钠的电解质输液、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静脉推注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混合后颜色变黄绿色,光谱吸收曲线改变,有效成分(绿原酸)分解.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与pH值较高的药物联用时应分开注射或在不同输液间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4个不同厂家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常温下与8种输液(注射用水、0.9%氯化钠、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5%碳酸氯钠、10%氯化钾、25%硫酸镁、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中的稳定性.方法: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浓度配制输液,观察比较混合溶液0~24 h内外观、pH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钠含量.结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的方法可靠,重复性好,RSD为0.79%;4个品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0~24 h内与6种输液配伍溶液外观无变化,但pH、含量均有变化.品种不同,变化的情况不同.2个品种pH基本稳定,含量变化在其有效浓度范围;1个品种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后4 h中含量变化超出有效浓度范围、pH稍有增加;1个品种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0~8 h之外含量变化超出有效浓度范围、pH稍有增加;4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镁配伍时均立即发生颜色变化或产生沉淀.结论:产品的稳定性为A、B、C、D依次增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不能与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镬配伍.  相似文献   

19.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与三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酚妥拉明、利巴韦林、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4、25、37℃)各配伍液0~6 h内吸收度和吸收曲线的变化,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其外观。结果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后,其pH值、外观、吸收度等几乎无变化。结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以上3种药物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10%果糖注射液与18种临床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25℃)条件下,不同时间(0、3、6 h)配伍液外观、p H、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光谱及吸光度值变化来确定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外观、果糖含量、p H值较其他药物有明显变化;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变化明显;参麦注射液等12种药物配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不适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加,超过中国药典规定范围,故原则上不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