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根充糊剂治疗后牙根尖周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口腔后牙根尖周病患者158例共212颗患牙,依照采用根充糊剂的不同分为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组58颗患牙、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87颗患牙、替硝锉组67颗患牙,比较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根尖反应[1]。结果: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和替硝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组(P〈0.05),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和替硝锉组患者的反应率明显低于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组(P〈0.05),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组患者的反应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后压根尖周病具有更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根管超声仪清理根管一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疗可能性。方法选取83例需根管治疗乳牙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应用根管超声仪清理根管并与根管充填一次完成,对照组按照常规根管预备分二次完成根管治疗,疗程间氢氧化钙封药。分别观察治疗后1、4、12周疗效。结果应用根管超声仪一次性与常规二次性完成根管治疗乳牙后1、4、12周两组疼痛水平和出现疼痛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用根管超声仪一次完成根管治疗,以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3.
向珊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1):35-36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生理盐水冲洗与超声下次氯酸钠荡洗两种不同根管冲洗方法对乳牙牙髓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82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方法冲洗根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生理盐水注射器冲洗根管,两组冲洗后均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在充填后的1周及6个月记录患儿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结果 1周复查时,观察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1.67%(33/36)和58.54%(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下次氯酸钠荡洗的方法冲洗根管可作为一次性治疗儿童乳牙牙髓炎更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龋齿充填、口腔卫生指导、饮食监控和用氟方法对婴幼儿龋病的疗效。方法以63例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龋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龋齿充填、口腔卫生指导、饮食监控和用氟方法 ,随访3年观察龋病控制情况。结果有8例失访。随访的55例中24例(43.6%)龋病停止,25例(45.5%)基本控制,6例(10.9%)病变加重。结论婴幼儿龋病可通过龋齿充填、口腔卫生指导、饮食监控和用氟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保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患儿采用单盲法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保儿宁颗粒,对照组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均服用1个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两次发病之间间隔时间;比较治疗前后静脉血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浴热净搽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外感高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35%乙醇擦浴;观察组予小儿浴热净搽剂擦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降温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1h后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3h后对照组体温有回升趋势。观察组体温呈渐退状态,维持时间长;对照组体温呈骤降状态,维持时间短。结论小儿浴热净搽剂降温效果较好,患儿体温呈渐退状态,维持时间长,副反应小,给药途径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4例。两组均同时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76/78),对照组为86.49%(6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痰热清具有明显的退热、镇静止痉、止咳祛痰作用,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61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便次增多。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服用加味四君子汤,对照组口服培菲康散,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排便次数、腹胀症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65%(25/31),显效率29.03%(9/3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能加快肠道内细菌的毒素排泄,防止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血流量,有明显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少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祁丽鸿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176-177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128例MPP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红霉素静滴及对症治疗,疗程2~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MPP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建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4):364-365
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1)采用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雾化吸入组和肌内注射组进行对照研究。(2)50例雾化吸入组的婴幼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7d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果与干扰素肌内注射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雾化吸入组患儿1~7d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或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肌内注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能快速控制临床症状,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林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2):168-169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扩容,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和益生菌,换用无乳糖奶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草锌颗粒口服,3d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患儿每日大便次数,体温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10/30);观察组止泻时间为(71.9±11.2)h,对照组为(101.3±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一例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23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中药"小儿清肺饮""止咳散"及"敷胸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中药"小儿清肺饮""止咳散"及外敷安慰剂。10d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显效率分别为95.8%和94.2%;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显效率分别为88.8%和86.2%,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郑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5):443-444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口腔黏膜病患儿中疱疹性口腔炎35例,溃疡性口腔炎19例,手足口病8例,以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连服2~5剂后观察疗效。结果 62例患儿除1例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结合西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98.4%(61/62)。结论甘草泻心汤治疗小儿口腔黏膜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疗程1周,观察临床症状、体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单一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和单一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与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住院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儿发热、咳嗽、纳差、肺部啰音大多在入院后第2周消失或明显缓解,2个疗程后56例患儿痊愈,治愈率达86.15%;65例患儿均未发生较重的肺外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严绍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1):81-82
目的观察吗啉胍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6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吗啉胍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5~8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大便性状、次数和量。结果治疗8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44%,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d后大便恢复正常57例,对照组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吗啉胍老药新用,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子宫出血、盆腔炎、输卵管炎、不孕、早产、产褥期感染等妇产科并发症,以前治疗通常用抗生素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我院自2003年12月以来试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定君生。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培菲康联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观察组予培菲康联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疗程3~5d。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6.41%(22/39)、总有效率94.87%(37/39),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0.77%(12/39)、总有效率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及腹泻呕吐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能较快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直径500~700μm的海藻酸钠微球(KMG)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AD)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药物治疗后无效、自愿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的弥漫型AD患者40例,以直径500~700μm的KMG超选择插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后3、6、12、24、36、48、60个月随访,分别观察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女性内分泌激素和血清CA125水平变化.结果 (1)随访率:40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治疗后36、48和60个月的随访例数分别为32、27和23例,随访率分别为80%、68%和58%.(2)临床指标: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90%(36/40),无效率10%(4/40);治疗后36个月,有效率88%(28/32),无效率12%(4/32);治疗后60个月,有效率83%(19/23),无效率17%(4/23),无一例复发.治疗后3个月的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分别为(182±8)ml、(46±21)分、(212±35)cm3,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的月经量、痛经评分分别为(140±6)ml、(25±16)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体积于治疗后12个月时缩至最小,为(135±38)cm3.(3)血清学指标:治疗后12个月,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最低值,为(56±18)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始终未下降至正常值;女性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直径500~700 μm的KMG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弥漫型AD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以及明确是否能降低母婴风险.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将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因饮食控制不佳而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为单胎)共192例分成两组:研究组42例,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其中妊娠30周前应用胰岛素作为研究甲组,25例;30周及以后应用胰岛素作为研究乙组,17例;对照组150例,单纯饮食控制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婴并发征.结果 儿研究组分娩孕周为(38.20±0.80)周,较对照组(38.50±1.00)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10.94±150.26)g、(3210.89±137.77)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甲组及对照组没有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研究乙组有2例(11.76%)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及时正确加用胰岛素治疗可以维持血糖正常,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