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卓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43-2544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护理,观察组加强出院指导,对照组只作一般的护理指导,比较其再住院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再住院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出院指导是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方法: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适当订效的护理及指导。结果:可避免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忠者的死亡率。结论: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饮食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同时配合系统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配合有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因及诱发因素深入分析,从而采取护理对策措施.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药物及运动治疗,能有效减少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加重,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敏  刘佳  于萍 《吉林医学》2009,30(20):2440-2441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应用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合理的用药和护理,心力衰竭症状得到及时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住院天数。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情进行性加重,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休息、氧疗、输液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入院、出院和出院1年时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观察两组患者躯体症状、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和社会关系,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能够长期维持,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取护理干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取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后只做一般出院指导,实验组,除做好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及宣教外,出院后继续进行随访指导,于出院后6个月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定和再入院率评价.结果 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再入院次数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和护理.以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分析了54例透析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护理要点。结果所有透析心力衰竭的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抢救和护理,症状快速好转并纠正,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血透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强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给予饮食指导,做好心理护理,多与病人沟通,有目的地进行心力衰竭的防治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时给予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的健康教育。采用欧洲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价,并记录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和心肌梗死再入院的例数。随访6个月。结果:患者EHFScBS评分为(41.6±11.8)分;自我护理能力受文化程度影响。文化程度较高者,自我护理能力相对越高(F=5.446,P=0.008)。同时自我护理能力较强的患者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F=6.354,P=0.000)。EHFScBS评分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711,t=3.224,P=0.012);在EHFScBS评分中低分者越易造成心力衰竭的发生(χ2=8.188,P=0.042),也更倾向于再次入院(χ2=8.188,P=0.0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及心力衰竭发生及再入院率有密切的关系,应努力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者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休息指导以及活动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压疮在心力衰竭发作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对患者心力衰竭发作期并发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愈后,预防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导致患者出现此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诱发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效果显著。60例患者中,显效5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发作期压疮形成,首先要确定发生原因,并给予预防及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丽珍  罗堃  张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404-140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回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6个月。于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门诊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卫生服务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血糖监测、病情监测、护理评估、饮食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4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生活质量总体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明显,心力衰竭复发率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阻滞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发、恶化及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回顾。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60例患者痊愈并出院。结论: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心力衰竭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或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加强护理应针对其诱发因素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系统护理干预,均干预12个月末对比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系统护理干预12个月末,实验组6分钟步行平均距离416.8±35.4m明显优于对照组361.9±38.7m,t=7.5873,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对护理措施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美样 《吉林医学》2011,32(22):4707-4708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自身对比观察,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体位、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再住院率情况。结果:干预后临床症状、活动耐力、睡眠质量、再住院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方法 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和焦虑程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和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郭艳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95-3996
心力衰竭患者老年人居多,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因此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观察及临床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命及保证治疗,缩短住院日,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