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经典主干课程,也是一门指导学生由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走向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能的桥梁课程。经过第一至第五版《温病学》统编教材的发展,现在《温病学》课程基本形成了以讲授温病辨证论治基本理论知识、各病具体辨证论治、温病名著原文选读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进行识记和理解,从而掌握温病学的辨证方法和理法方药知识。因此,积极探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以上内容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病学》双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培养外向型人才,实施《温病学》中英双语教学十分必要。目前《温病学》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结合目前温病学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对《温病学》双语教学的教学重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建议。认为只有深入地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将《温病学》双语教学的探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温病学》双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培养外向型人才,实施《温病学》中英双语教学十分必要。目前《温病学》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结合目前温病学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对《温病学》双语教学的教学重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建议。认为只有深入地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将《温病学》双语教学的探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岭南温病学的贡献和影响,并从医家学术思想及文献整理、理论探讨、临床发挥、实验研究等多层面对近5年的岭南温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岭南温病学今后的研究思路,宜跟踪社会需求,切入医疗主战场;融入“大温病学”概念,拓展温病学研究领域。与多学科汇通融合并建立长远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5.
《温病学》创立的诊疗体系,不仅是外现的辨治纲领,而且对临床各科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此,从《温病学》体系的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对于进一步开拓《温病学》研究思路、方法,拓宽其临床运用范围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应用桃仁承气汤的商讨刘兰林(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温病学》;蓄血证;大便异常;桃仁承气汤现行五版《温病学》(孟澍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统编教材有两处论及桃仁承气汤治疗温病蓄血证,但对...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家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学科目录时提出的,包括了高等中医院校原有的《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和《温病学》3门课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建立,实为中医教育体系的改革举措之一,它必须有适合其学科特点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现行的《温病学》教材从基本理论到临床实践,已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温病学的各个方面,尽管某些内容还存在商榷之处,但总体来说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正《证治心传》是一部几乎被湮没的温病学重要文献[1],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无记载,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几乎无人提及。其为明代袁体庵遗著,史可法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作序,故推测其成书时间在1643年以前[2](吴有性《温疫论》成书时间为公元1642年,2书成书时间相近)。继清代赵观澜加评后,民国年间刊行于《三三医书》。叶天士是温病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与《证治心传》在温病学理论思想及用药规律上有不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是脱胎于经典名著中的学科,兼具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双重属性.如何从学科特点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出发,深化《温病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温病学》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在《温病学》教研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温病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现分述如下: 1系统教学原则 首先,要明确温病学有独特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根据病因、病机、诊断来辨证治疗四时温病的格局,这种格局体现了《温病学》学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正《湿热条辨》为清·薛雪所著,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外感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对我国中医学关于湿热类外感热病的理论认识和临证治疗起到了奠基作用。《湿热条辨》的诞生,充实与完善了温病学的内容,使温病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作者生平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山人,晚年自称放牛老朽,清代医学家,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  相似文献   

11.
从《外台秘要》浅谈晋唐的温病学特点。《外台秘要》卷3~4集中记载了晋唐对温病的认识与治疗经验,内容涉及温病的分类、温病的预防、温病的治疗、温病的病后调护等方面,体现了晋唐的温病学特点,也是明清温病学派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叶天士杂病理论与临床》课程建设包括久病入络、甘寒养胃阴、阳化内风和奇经八脉辨治的基本理论、临床医案、现代研究三部分,是《温病学》大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建设研究可提高温病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加强《温病学》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温病学》教学的实践体会,提出了"5个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 ,中医学科目录调整已于 1 997年正式出台 ,原有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一个学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 ,应如何发展 ,其研究对象、范围、任务、教材编写及研究生招生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亟需研究和解决。现就个人一己之见 ,与同道共商。1 新学科命名问题解放后 ,全国高等教育创办中医药大学以来 ,《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学》作为经典著作而成为中医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之后 ,四门学科的建设基本自成体系 ,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病的诊断、治疗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论]《通俗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贯穿始终,但后学当明此“伤寒”为广义之伤寒,为四时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本书既发皇仲景本意,又融汇了后世温病学医家之论以补仲景伤寒论温病之不足,体现了俞根初“寒温一统”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绍派伤寒研究之先。  相似文献   

16.
《温病学》由上篇、中篇、下篇组成,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其既有基础学科性质,又具临床学科属性。不仅是辨治温病的依据和手段,也是临床各科诊疗基础的组成部分。《温病学》上篇教学内容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多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即便运用启发式、逻辑推理式的教学模式讲解该部分内容,对于大三的学生而言也经常会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与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病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兹就《温病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谈几点粗浅体会 ,以抛砖引玉。1 适当联系现代医学知识 ,帮助理解  在清代 ,温病学的因症脉治就已形成完整体系 ,成为了独立学科 ,其理法方药来自于实践 ,又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无疑是有其真正的科学性 ,但是由于时代、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 ,对于有些《温病学》的表述方法 ,学习数理化的现代中医学生不一定容易接受 ,甚至会产生…  相似文献   

18.
对六版《温病学》的商榷董锡玑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250014关键词温病学,书评纵观六版《温病学》,编辑体例较有特色,诸如中西医结合,温病的预防与调摄及对症处理等。但某些问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以下就教材中对某些温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提出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熊立品《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及整理,认为《治疫全书》中辨证论治疫病的思想主要遵从吴又可治疫理论,明辨伤寒与瘟疫;同时对春温的阐述颇具特色。对当今临床辨证治疗研究瘟疫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温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温疫论》在温病学说形成中的奠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又可《温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近代对其探讨者甚多。笔者认为其不仅揭示了传染病病原的种种特性,而且为整个温病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均受其影响,至今某些温病学的重要理论仍源于《温疫论》。因此,不能视《温疫论》为偏歧之著而低估其学术价值,对其应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