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2岁.右下腹包块3年,钡灌肠阑尾不显影伴有回盲部圆孤形压迹,疑阑尾粘液性囊肿,于1989年4月8日手术,回盲部有一7cm×8cm囊性肿物,肿瘤与邻近肠管粘连较重,未找到阑尾,回盲部肠系膜有10个肿大淋巴结,行右半结肠切除.病理诊断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癌变淋巴结转移(3/10).术后化疗.1991年摄胸片,左下肺有一边缘清楚阴影.肺CT扫描示左下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17女。自觉右下腹不适 2个月。查体 :右下腹扪及肿块约 10 cm× 10 cm。 X线胸片、肝肾功能均正常 ,血常规正常。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回盲部实质肿块约 8cm× 8cm,与右输尿管、髂总动脉粘连 ,腹腔淋巴结肿大 ,右卵巢、右输卵管未见异常。行回盲部肿块切除及淋巴结活检。  病理检查 :灰白色肿块 13cm× 10 cm× 10 cm,肿块表面较光滑 ,有部份盲肠粘膜附着 ,约 2 cm× 1cm宽 ,同时见阑尾嵌于肿块表面 ,切面可见明显阑尾腔。肿块切面实性 ,灰白 ,质较硬。镜下见 :瘤组织来源于阑尾肌层及浆膜层 ,阑尾腔及粘膜结构…  相似文献   

3.
小肠重复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12岁 ,因下腹部肿物半年余 ,伴有腹痛入院。查体 :右下腹肿块 ,大小 12cm× 7cm× 7cm ,活动可 ,无压痛。B超示 :腹腔内囊性肿物 ,大小约 11 6cm× 9 7cm× 5 9cm。术中见小肠系膜上一“蝌蚪”形囊肿 ,直达根部 ,约 15cm× 10cm ,尾部 2 5cm× 3 0cm ,囊肿距回盲部 15 0cm ,锲形切除囊肿及肠管2 0cm。临床诊断 :肠系膜囊肿。病理检查 :巨检 :小肠一段 ,长 18cm ,直径 2cm ,于肠系膜根部长一肿物 ,大小 8 0cm× 3 5cm× 3 5cm ,肿物切面囊性 ,内含血性液体 ,囊直径 3 5cm ,壁厚 0 3~ 0 8cm ,内壁未见乳头 ,囊壁粉…  相似文献   

4.
朱彬  刘东强  陈峰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4):384-384,F0003
患者女性,72岁。以右下腹痛10h入院。查体:体温38.5℃,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一),腹部膨隆,右下腹及下腹部局限性肌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以麦氏点为著,伴反跳痛,肠鸣音较弱。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2.4×109/L,中性0.79。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遂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充血、水肿,管壁硬,阑尾4cm×1cm大小,为暗红色,质脆,阑尾根部见—3cm×2cm肿物,质软,胶冻样,切除阑尾及肿物。病理回报:阑尾高分化腺癌浸及浆膜,遂二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病理:回盲部黏液腺癌,侵及浆膜,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讨论国内报道,结…  相似文献   

5.
<正> 病例1 男,77岁。腹痛1个月,扪及下腹包块3d就诊。12年前因阑尾坏死穿孔行阑尾切除术。体格检查:消瘦,轻度腹胀,右下腹有手术切口瘢痕,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可触及约6cm×5cm包块,光滑,移动度尚可,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钡剂灌肠透视,结肠充盈良好,回盲部内侧有压迹,边缘光滑,结肠袋完整,包块与盲肠无直接关系。白细胞7.0×10~9/L,血红蛋白125g/L,总蛋白56.7g/L,白蛋白37.1g/L,便潜血阴性,肝功能、尿常规无异常。术中见腹腔内有少许腹水,盲肠处有6cm×5cm包块,呈灰白色,部分回肠与包块粘连,误认为结肠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 ,6 1岁。病志号 :40 90。因右下腹肿块 4a,伴轻度腹胀半年于 1 999年 1 2月 2日入院。4a前曾在德惠某个体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情况不明。查 :腹平软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无肿大 ,右下腹可触及一鸡蛋大小的包块 ,可活动 ,质地不清。 B超示 :右下腹可见 4.97cm× 3.2 9cm大小的类圆形液性回声 ,有包膜。于 1 999年 1 2月 6日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回盲部有一约 5 .0 cm× 5 .0 cm× 4.0 cm大小肿物 ,与大网膜部分粘连 ,质中 ,部分有囊性感 ,表面光滑 ,可活动。手术中未见阑尾。回肠末端受压不全梗阻 ,…  相似文献   

7.
患,男,65岁,因右下腹痛2天,加重并恶心呕吐1天,入院,体检:T26.3℃,HP14/10kPa,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可扪及一包块约8cm×8cm,活动度差,腰大肌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Hb100g/L,WBC:9.6×10^9/LN:0.70,LK0.30。腹部B超,右下腹包裹性积液。术前诊断;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所见:回盲部有一种物约7cm×8cm×8cm,乳白色,质韧,呈囊性。  相似文献   

8.
谷永芳 《四川医学》2005,26(5):575-575
患者 ,女 ,4 1岁 ,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伴右腰胀痛1个月入院。查体 :右上腹肋缘下 10cm处扪及一质韧边界圆钝的包块 ,左侧边界超过腹中线 2cm ,右肾区叩痛。B超 :右肾中上极有 1个 2 4cm× 15cm× 12cm巨大包块 ,包块中心为囊性及混合密度。KUB +IVP :右肾巨大性占位病变。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采用右上腹“L”形切口 ,术中见肿瘤位盂右肾中上极 ,大小为 2 5cm× 15cm× 12cm ,正常的右肾组织位于右肾下极 4cm×3cm× 3cm ,肿块为囊性 ,与升结肠、十二指肠降部粘连紧密 ,切除右肾 ,内有陈旧性出血约 5 0 0ml,术中出血约 80 0ml,输血 6 0 …  相似文献   

9.
一、病例简介:患者,女性,3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8小时入院。查体温38℃,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可扪及约直径5 cm 包块,触疼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白细胞计数13.4×10~9/L 中性粒细胞86%,B 超检查示,右下腹混和性包块。拟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见阑尾明显膨大呈椭圆形约7×5 cm,充血,根部直径约1.5 cm,常规切除阑尾。  相似文献   

10.
曾玉剑  宋智良 《四川医学》2002,23(3):326-326
患者 ,女 ,6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3+天入院。体检 :T37.6℃ ,急性痛苦面容 ,腹平坦 ,未见胃肠型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 WBC14 .9× 10 9/ L ,N0 .89。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入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 :大网膜右下移位 ,包裹回盲部 ,右髂窝处有恶臭脓液约10 0 ml。双阑尾并行排列于盲肠内后方 ,弯曲呈“C”状 ,表面被覆脓性分泌物 ,两根间距约 0 .5 cm,相互粘连。术中完整切除阑尾。术后解剖见 :两阑尾大部坏疽 ,多处穿孔 ,皆长约 6cm,粗约 1.5 cm,有粘膜管腔结构 ,其内有少许脓液 ,一阑尾根部有约 0 .5 cm的质硬粪石。术后病理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6 7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 8年 ,嵌顿伴发热 ,腹痛 3天 ,手法复位后腹痛加重 2 h入院。以往身体健康。体检 :腹平 ,右下腹明显肌紧张 ,触诊不满意 ,压痛、反跳痛。化验 :WBC16 .6× 10 9/ L ,N0 .85。疑诊为肠破裂而急诊手术。麻醉后 ,在右下腹扪及一约7cm× 8cm包块。手术发现小肠正常 ,阑尾于盲肠下位 ,呈纺槌状 ,中段有环形压迹 ,充血水肿 ,约 9cm×7cm× 6 cm大小 ,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 ,根部宽 ,直径4 cm。右侧腹股沟内环直径 3cm。切除阑尾 ,内环口自腹腔内做荷包封闭 ,用 7号丝线将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与联合腱间断…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 2 1岁 ,因腹部胀痛 3周于 1993年 5月 2 4日入院。妇科检查 :宫体正常大小 ,右侧扪及 5月孕大质中包块 ,左侧扪及约 5cm直径囊偏实性块。B超示 :子宫两侧实性占位性病变 ,盆、腹腔大量积液。血AFP >2 0 0 μg/L (参考值 <5 0 μg/L)。诊断为卵巢内胚窦瘤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水 2 0 0 0ml,右卵巢肿瘤 16cm×l4cm× 10cm大小 ,左卵巢增大如 6cm× 5cm× 5cm ,大网膜上约 8cm× 4cm癌块 ,阑尾变硬增粗 ,与盆侧壁粘连。先行右侧附件切除 ,剖视见灰黄色实性组织 ,部分区域有出血 ,冰冻切片证实为内胚窦瘤 ;随后剥除左侧…  相似文献   

13.
1 病 例 患者,男性,37岁。因发热、右腹部包块,加重1周于1998年11月9日入院。自诉无盗汗、乏力、恶心、呕吐,自服消炎药无好转。18个月前在当地曾行"阑尾切除术"。体检:腹部平坦,麦氏点处一术痕约4 cm,其上方3 cm可触及一5 cm×5 cm的包块,中等硬有压痛、表面光滑、界不清,稍可活动,无胃肠型及蠕动波。B超探及右上腹6.6 cm×5.5 cm×5.2cm不规则实质性低回声光团,中部强回声,印诊占位性病变,来自结肠可能性大,故临床考虑升结肠癌。11月12日全麻下见结肠肝曲长8 cm× 7 cm的肿瘤,术中诊断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病理检查:回盲部切除标本,表面大网膜粘连呈团块状。分离后回肠长8.5 cm,周径5 cm,浆膜光滑,粘膜皱壁清晰。阑尾缺如。结肠长26.5 cm,切端周径6.0 cm,距回盲瓣4.5 cm,有两处溃疡0.8 cm×0.5 cm×0.2 cm,间距2.5 cm,切面粘膜下至肠壁外系膜中脓肿6.5 cm×6.0 cm×5.0 cm,脓汁粘稠黄绿色。脓腔直径3.0 cm,腔内取出三折叠长方形纱布一块为25 cm×15 cm,上面见大小8处不规则的孔,最大直径4.0 cm,小的1. 0 cm。取回肠及结肠切端、溃疡处、脓肿壁和其周系膜内肿大淋巴结切片,病理诊断:①阑尾术后;②升结肠系膜的异物(纱布一块)包裹性脓肿6.5 cm×6.0 cm×5.0 cm,其壁为炎性肉芽和巨细胞反应,累及升结肠,形成局部溃疡及镜下穿孔;③回肠未见病变。 2 讨 论 腹部外科手术后异物是可以避免的医疗失误,术后定期复查也是发现失误的有效方法,此例如术前做结肠镜检查病理切片虽不能证实为癌,但也不能排除结肠肿物,因病变已累及升结肠壁。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右下腹痛2个月,加剧10天伴发热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可触及约5cm×40cm包块,质较硬,边界清楚,固定,压痛.肝未触及,脾左肋下2cm,质中、无压痛.辅助检查:WBC7.9×10~9/L,中性77%,Hb86g/L.腹部B超显示:1)右下腹探及约5.5cm×4.3cm混合回声病变;2)脾肿大.入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入院后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呈弛张热.于入院第12天行剖腹探查,见回盲部灰白色肿瘤,呈溃疡型,约6cm×5cm大小,质硬脆,与侧腹壁紧密粘连,肠系膜多个肿大淋巴结,阑尾轻度充血,腹腔再无其他异常,考虑回盲部恶性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仍高热不退,经抗感染、激素治疗无效.复查血象:WBC2.9×10~9/L,Hb65g/L.术后10天病理回报为回盲部恶性组织细胞病.转院治疗2个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患男,34岁,因低热、盗汗伴左颈部及腹部进行性增大包块诊断不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脏肿大约15cm×10cm×8cm,质硬,内有大小不等实性结节,脾门有2cm×2cm×1cm淋巴结2~3个;腹膜后腹主动脉旁见10多个核桃大小之淋巴结,距回盲部6cm回肠系膜处有一12cm×12cm×7cm肿块与肠壁及系膜根部相连,质硬。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3岁。因腹部渐进性包块15年,伴后背部胀痛于1991年10月31日入院。曾于1981年诊断为“肾肿瘤”。体查:消瘦,面色灰黄,神志清。脐周至下腹部可触及约20cm×16 cm×10 cm不规则包块,质硬,有压痛,活动度差,表面光滑。于1991年12月16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巨大,位于肠系膜根部,紧贴回肠,30 cm×15 cm×15 cm,光滑、质硬、表面有粗大血管密布;回盲部数枚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除标本重约3 000g。尚可见阑尾畸形,长约12 cm,直径3 cm,质硬弯曲(未予切除)。术后行化疗,4个月后出现肺部转移并感染,便血。病灶复发,肿物迅速肿大至15cm×15 cm×15 cm,恶液质,死亡。  相似文献   

17.
宋力 《四川医学》2001,22(12):1160-1160
患者 ,女 ,3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加剧 1天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 6cm×4 cm包块 ,质中 ,不活动 ,肠鸣音活跃。入院诊断 :右下腹包块待诊 ,回盲部癌 ?查血常规 :WBC16.4× 10 9/ L,N0 .92 ,E0 .0 8,B超怀疑肠梗阻 ,腹部平片未见异常 ,入院后因腹胀不明显 ,给以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 2天后 ,患者又解果酱色大便约 5 0 0 g,血便原因不清 ,故作急诊结肠镜检查。术中发现 ,升结肠内有一暗褐色腊肠状物从回盲瓣突入升结肠肠腔 ,怀疑为套叠的回肠 ,已缺血坏死 ;其余结肠肠壁未见异常 ,立即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中…  相似文献   

18.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男 ,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6天 ,于1998年 4月 5日入院。查体 :T38℃ ,P80次 /分 ,R2 0次 /分 ,BP17/ 9k Pa。右下腹肌紧张 ,压痛 ,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 :WBC13.5× 10 9/ L ,N0 .87,L 0 .2 3,腹部 B超无特殊。行急诊手术 ,术中见大网膜包裹阑尾 ,分离后见阑尾约 10 cm× 3cm× 3cm,表面充血水肿 ,完整切除阑尾 ,剖开阑尾见壁厚 0 .5cm,内充满胶质性半流体样物 ,病检为粘液性囊腺瘤。例 2 ,女 ,63岁。反复右下腹痛 6年 ,加重 5天。于1999年 10月 15日入院。查体 :T36.8℃ ,P75次 /分 ,R2 0次 /分 ,BP18/ 11k Pa。下腹深…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患者,女,39岁。主因右下腹活动性包块半年余,且逐渐增大,伴上腹不适,食欲欠佳,间断性腹痛入院。患者孕2产1。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约4cm×7cm带状包块,活动度好,有轻压痛。妇科检查:它体前位,子宫右侧可触及一约3.5cm×4.5cm×7cm囊性肿物。妇科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B超所见:右下腹可探及边界清晰的条索状液性暗区,其内有密集点状强回声,且液性暗区与子宫右侧角部无关。超声诊断为右下腹囊性包块:(1)阑尾周围囊肿可能性大;(2)右侧卵巢囊肿待除外。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右侧阑尾扩张呈“牛角状”,乳白色…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入院,患者于2d前打篮球后出现脐周隐痛,约16h后疼痛转至右下腹,且逐渐加重,伴轻度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发热。既往无手术史。查体:体温36·8℃,急性病容,营养良好(较胖),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无包块,余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5·9×109/L。B超示:右下腹回盲部一4.8cm×5.3cm实性包块。诊断:急性阑尾炎?鉴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无发热、血象不高),做右腹直肌旁探察切口。术中见:大网膜内充满脂肪,右下部一舌形突出,约3cm×4cm×6cm,扭转720°,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将大网膜逆行旋转松解后,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