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69例复发麻风,(多菌型278例,少菌型491例,)初诊时浅神经受侵698例(90.77%),有皮损720例(93.63%),皮损及神经数目与复发的关系见表1、2。以662例临床治愈后未复发者作对照,发现PB复发初诊时皮损≥3块者占3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95%,(P<0.001),而MB复发及未复发者初诊时皮损绝大多数在3块认上,两者差异不明显(表3)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998年以来采用微波联合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 α1b治疗尖锐湿疣(CA) ,并与多功能电离子联合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 α1b的治疗进行近期疗效比较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病例来源 :我院门诊确诊的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患者 79例 ,均符合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 ,男 46例 ,女 3 3例 ,年龄 10~ 65岁 ,平均 2 7.3岁。其中单个皮损小于 0 .5cm ,皮损数目在 5个以下者 47例 ;单个皮损大于 0 .5cm ,皮损数目在 5个以上者 3 2例 ;发病时间少于 1月者 5 3例 ,超过 1月者 2 6例 ;初发 45例 ,复发 3 4例。仪器及药物 WFL -HV…  相似文献   

3.
14427例PB病人,治疗用RFP 600mg/月监服,DDS 100mg/日自服,一般为6个月,如皮疹不退可延长到一年。结果有48例复发,RR为0.34%。疗程6个月的RR为0.39%,7~12个月的0.30%。皮损1~3块的10975例中,RR为0.20%,4~9块的为0.80%(P<0.01)。开始治疗时神经受累的2862例中,RR为0.84%,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36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超过体表40%的患者,给予口服芳香维甲酸(Tigason)1mg/kg/d。辅加PUVA治疗每周3次,治疗前2小时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0.6~0.7 mg/kg,UVA量逐渐加至10J/cm~2。临床记录包括皮损面积、颜色、鳞屑、厚度及瘙痒程度,分0~3级;每周记求一次。皮损减少至治疗前的90%以上时判断为消退。上述患者均于治疗后10周内皮损消退,即随机编为二组,用双盲法继续维持治疗。结果:试验组16人口服Tigason0.5mg/kg/d;对照组20人服安慰剂。同时二组都继续PUVA每周治疗一次,持续二个月。共维持治疗一年。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皮损、副作用、GOT、GPT、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皮损增多超过最初记录的50%为复发。复发即停止治疗。结果对照组15人复发,试验组6人复发  相似文献   

5.
我省在八十年代以前,治疗麻风基本上为单用DDS,我院近年来收治了其中17例复发病例,包括男性16人,女性1人,复发时年龄为36~75岁,平均47.9岁;治愈到复发为9~30年,平均16年;10年内复发6例(35.3%),10~15年4例(23.5%),15~20年1例(5.9%),20~25年5例(29.4%),25~30年复发1例。全都接受过巩固治疗,最长的超过10年。所有病例治愈均按省定的标准判定,即皮损  相似文献   

6.
100例新病人,其中I18,TT35,BT47,86%的病期不超过一年,年龄在16~50岁间;55例只有单块损害,另45例皮损少于5块;40例没有神经粗大;半年后观察,临床上分不活动、明显好转、活动三级;病理上分完全消退、部分消退、活动性增加三级。结果治疗半年时35%的病例仍有活动性症状,39%明显好转,26%不活动。不活动者中大都是I(14/26),活动者中大都是BT型(27/35)。病理方面浸润完全消退者4例,全部是I,部分消退者86例,浸润活动性增加者10例,其中TT3/35,BT7/  相似文献   

7.
408例查菌阴性的少菌型病人,完成6个月联合化疗后随访3年。随访结束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1.原64例不活动病人中的61例(95%),随访期仍不活动;2.344(199例显著进步 145例消退中)中的276例在随访中变为不活动;3.3年随访期全部不活动率为82%;4.2例不活动病人出现新皮损,虽被视为复发,但不能排除再感染。5例在随访期皮损变得更活动;5.虽经3年随访,仍有24例(17%)显示活动征象,他们当中大多数为界线类病人;6.有1~3块皮损的  相似文献   

8.
淄川区到1986年累计已治愈麻风病人183例,其中12例复发(6.6%)。82例L型中复发5例(6.1%),有2例复发两次;91例T型复发7例(7.7%),4例复发后由T型转为L型。复发者中男3倍于女,但与年龄和病期无关。复发的12例中有10例是50年代发病、60年代治愈的。复发者均有原皮损再现并扩大,或新皮损发生;查菌阳性;病理检查有特异病变。  相似文献   

9.
自血局部注射治疗局限型白癜风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自血局部注射治疗局限型白癜风5 4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 4例白癜风患者来自2 0 0 0年3月~2 0 0 3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男32例,女2 2例,年龄16~4 8岁,平均2 4 .6岁;病程3周~6年,病程<6个月者8例,1~2年者2 6例,>3年者2 0例,平均病程1.6年。皮损发生于面颈部者2 0例、手背部11例、肩及胸背部8例、下腹部9例、四肢6例。以患者最大皮损面积直径分组:皮损面积直径<3cm 12例、3~5cm 2 1例、5 .1~8cm 12例、8cm以上9例。皮损数目1块14例、2~5块2 8例、6~8块12例。治疗方法:皮损处碘伏消毒,用5ml注射器于患者前臂抽…  相似文献   

10.
50例患局部皮肤利什曼病的患者以氨苯砜治疗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mg,顿服,连服2天。结果:40例 (80%) 痊愈,(与患病的时问或皮损的部位似乎无关)。3例未来复诊 (6%)。7例 (14%) 无效。(其中5例为多个皮损)。仅少数人有恶心反应。随访6个月,治疗的病人均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硬斑样皮肤纤维肉瘤5例,男4,女1;年龄为15~50岁(平均28.1岁),皮损特点为稍凹陷的硬斑样改变,其面积为3×5cm~5×8cm的大小不等斑块,临床全部诊断为硬斑病(morphea),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皮肤纤维肉瘤。5例皮损全部手术切除,其中2例复发,特别有一例15岁男孩,左胸  相似文献   

12.
NK细胞与尖锐湿疣转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研究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 ,探讨NK细胞数在尖锐湿疣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目 ,皮损给予液氮冷冻、上臂内侧皮下注射转移因子、皮损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 ,疗程结束后随访 3个月 ,观察尖锐湿疣复发情况。结果 :  74例患者 47例临床治愈 ,2 7例复发。 74例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病程小于 3个月组高于病程大于 3个月组 (P <0 .0 5 ) ,未复发组高于复发组 (P <0 .0 5 ) ,未复发组 15例复查了NK细胞 ,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增高 ,增高的程度与病程有关 ,短病程者高于长者 ,NK细胞增高的程度与复发有一定关系 ,明显增高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氦氖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 (He Ne)与 5 氟脲嘧啶 ( 5 Fu)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与 5 Fu局封注射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与强的松龙混悬液局部注射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 45例 119块皮损中治愈 77块 ( 64 .7% ) ,显效 3 0块 ( 2 5 .2 % ) ,好转 12块 ( 10 .1% ) ,有效率为 89.9% ;半年随访 2 3例计 43块皮损 ,复发 3块 ( 7.0 % )。对照组 3 8例 10 6块皮损中治愈 5 0块 ( 4 7.1% ) ,显效 45块 ( 4 2 .5 % ) ;好转 11块 ( 10 .4% ) ,有效率为 89.6% ;复诊 15例 2 6块皮损 ,复发 9块 ( 3 4.6% )。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经 χ2 检验 ,P <0 .0 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He Ne激光与 5 Fu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6-硫鸟嘌呤(6-thioguanine,TG)是一种嘌呤类衍生物,属抗代谢药物,曾与阿糖胞苷合用治疗白血病。作者应用TG治疗54例银屑病的结果表明,对斑片型银屑病是有效的。80%患者在首次用药后有75%的皮损得以改善。随访21年(平均13个月)有65%患者至少有50%的皮损尚未复发。此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麻风皮损少见于生殖器。作者检查450例男性麻风病人,发现13例(2.9%)生殖器有皮损,其年龄在18~50岁,最多见于30~39岁;BB占8例(61.5%),BL2例(15.4%),LL3例(23.1%),未见BT或TT病人有生殖器皮损;LL者平均病期超过7年,界线类则少于2年;LL的皮损为结节,10例BL和BB中的8例为浸润斑块,余下2例为色素减退斑;阴囊皮损见于所有病人,3侧的阴茎有损害,1例包皮和  相似文献   

16.
1987~1992年共发现麻风92例(0.47/10万),其中男63例,女29例;小于15岁的4例(4.3%);病期2年以内的45例,超过2年的47例;门诊发现46例(50%),线索调查27例(29.3%),疫源村及家属检查分别为7例(7.6%),报病5例(5.5%);主动和被动发现分别占44.5%和55.5%;复发16例(17.4%),均属单用DDS的,用联合化疗者尚未复发。  相似文献   

17.
21例中,男13例,女8例;5~60岁,平均38岁;病期1年以下17例(80.95%),1~2年的4例(19.05%);1986年后用MDT疗程6个月。治疗前查菌均为阴性;病理组织检验均为活动期;有活动性皮损的14例(66.67%),非活动性的7例(33.33%);Ⅱ级畸残4例,  相似文献   

18.
东台市1960-1989年发现的876例麻风(MB311例,PB565例;男662例,女214例),发病时有皮肤损害者占93.38%;初诊有皮肤损害者占98.40%,浅神经受累者占94.41%。初发症状以手足麻木(72.60%),感觉障碍(69.52%)多见,跖痛(2.51%)、鼻衄(1.14%)少见。手足、面颈、胸背、小腿等为皮损好发部位。皮损以红斑(69.98%)居首位,浅色斑(27.17%)和弥漫浸润(23.06%)次之,脱发(3.08%)和丘疹(3.42%)等少见。PB病人皮肤损害一般为1~2块,浅神经受累多为1~2条;MB病人皮肤损害常多于3块或泛发全身,浅神经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开始用WHO三联方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人,有72例已规则治疗两年,其中BT7、BB8、BL47、LL10;男57、女15;病期5个月至20年;年龄15~65岁,有抗麻风治疗史的62例。结果显著进步44(61.1%),进步23(32%),稳定8(6.9%)。治疗前有皮损者72例,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者41例,消退50%以上者21例,消退20~50%者6例,无变化4例。治疗前有神经压痛者54例,治疗后为20例。有治疗史的62例中,三联治疗前查菌阳性的35例,平均BI1.47,治疗后阳性12例,平均BI0.75;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任意选择17例泛发性、5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病期3周~18年,给口服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7例曾用Psoralen治疗无效。类固醇激素包括强的松龙、倍他米松、醋酸副米松(Paramethasone acetate)和甲基强的松龙。除1例2岁男孩首次剂量半片/日,维持剂量隔天半片外,首次剂量均为3~5片/日,在3个月内逐渐减少到维持剂量1~0.5片/日。给上述治疗时不用其它药,6个月以后评价疗效:6例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至少有一片皮损的75%以上恢复色素;2例泛发性和1例局限性患者,有25~75%的色素恢复;5例泛发性和1例局限性患者的色素恢复小于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