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患者男,5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入院。体检:阳性体征可见,右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肌卫不明显。化验检查:白血球28500/mm~3,中性92%,淋巴8%。诊断:急性阑尾炎术中见腹腔有少许炎性渗液,顺结肠带找阑尾未能如愿,盲肠升结肠浆膜下亦未触及到条索状阑尾,探查末端回肠100厘米亦未发现异常将后腹膜打开亦未发现阑尾,唯发现部分盲肠、有轻度充血、水肿,术后诊断盲肠炎,先天性阑尾短如。  相似文献   

2.
材料为成年女尸 ,身高 1 53cm ,年龄约 48岁。肢体发育正常 ,腹部无手术疤痕。开腹后见肠管光滑无粘连 ,右髂窝充满回肠。盲肠、阑尾位于右上腹 ,升结肠长仅 4.0cm ,且被横结肠所遮盖。盲肠下端距横结肠下缘 6.0cm ,距肝下缘 1 .0cm ,距右骶髂关节 9.5cm。阑尾位于回肠后 ,呈“S”型 ,长 6.0cm ,压扁外径 0 .9cm ,距肝下缘 2 .2cm ,距右髂前上棘1 2 .0cm。本例盲肠、阑尾毗邻关系 :上方为肝、胆囊、结肠右曲 ,后面隔腹膜与右肾毗邻 ,内侧及前方为回肠 ,外侧为结肠外侧沟。盲肠、阑尾的正常位置应在右下腹 ,高位者很少见…  相似文献   

3.
阑尾缺如1例     
患,女性,48岁。因下腹痛16小时伴恶心未吐入阮。查体:T37.60℃,P84次/min,BP14.6/9.3kPa,腹平,肝脾(一),双侧下腹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以右下腹为显,肠鸣活跃,无气过水声。以腹痛原因待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巧克力样渗液,双侧附件充血、宫体稍大,盲肠及回盲部未见阑尾,剪开侧腹膜探查,沿三条结肠带、盲肠浆膜下、升结肠等处探查,均未见阑尾。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术后行消化道造影及腹部CT检查,均未见阑尾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33岁。因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半小时后来诊。查体:板状腹,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腹部透视见双侧膈下有游离气体。B超示气腹,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即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0.5cm大小的溃疡穿孔。腹腔内无空肠,在右下腹髂窝处见20 cm长回肠,盲肠游离,升结肠位置偏上固定于腹后壁,横结肠借结肠系膜游离于腹腔中,腹腔中线左侧饱满,降结肠固定于侧后腹膜。将胃拉向上方,横结肠牵向下方,见有一层腹膜自中线处至左侧腹壁,剪开该层腹膜见空肠突出,空回肠较正常人细,发育欠佳,屈氏韧带位于左后腹膜腔,横结肠上方。肠系膜自屈氏韧带略向下伸展,远端回肠在越过中线后穿出该腔,进入前腹膜腔至右侧回肠交界处,续于盲肠。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  相似文献   

5.
陈剑锋  王绍兰 《四川医学》2005,26(12):1357-1357
患者,男,16岁,腹痛2年,加重1d入院。入院查体:腹平,脐周及麦氏点处明显压痛,轻肌紧张。诊断为阑尾炎予手术治疗。常规取右下腹探查切口入腹见:右髂窝及通常结肠、结肠旁沟处均未见盲、结肠。其盲肠位于脐中心处,回肠充血水肿位于右髂窝、阑尾炎变。盲肠及升结肠系膜长,移动度大,肝、脾曲消失,无固定结构,直肠固定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例1 患者,男,24岁。因右下腹隐痛月余,加重2天拟诊,“急性阑尾炎”。体检,消瘦,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右下腹轻压痛,余(一)。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系膜一枚肿大的淋巴结,未行病检,未探查迥盲部。1月后又因粘连性肠梗阻而急诊手术。术中见升结肠下段近迥盲部一4cmX 4cmX 3cm肿块,质硬,已侵及浆肌层,近段肠管扩张,探查肝,脾无转移灶,盆腔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小肠系膜根部可见多肿大淋巴结,遂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升结肠低化腺癌。  相似文献   

7.
大肠起于盲肠止于直肠,全长约1.5m,绕行于腹腔四周,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升结肠与横结肠交界处称为肝曲,降结肠与横结肠交界处称为脾曲.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9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4个月于1994年3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血、尿、大便三大常规均无异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经青霉素、甲硝唑治疗10天,仍偶觉右下腹疼痛。于1994年3月15日以“慢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阑尾切除术。取麦氏切口进腹,右下腹未见阑尾、结肠。左下腹见乙状结肠,无阑尾。向上内延长切口,探查右侧肝下仍无结肠、阑尾。最后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23岁,因下腹部疼痛1天,伴恶心、呕吐3次以急性阑尾炎入院.查体:腹平,无胃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下腹部为重,肝脾未及,莫菲氏征(一),腹水征(一),肠鸣音正常.化验血常规;WBC19.5×10~9/L,N0.80,L0.20;胸腹透视未见异常.经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肠旋转不良,小肠位于右侧腹部,大肠位于左侧腹部,盲肠及阑尾均位于左下腹,阑尾长8cm,直径1.2cm,充血、肿胀明显,末稍化脓,无坏疽穿孔,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报告:急性阑尾炎,部分化脓.病人恢复顺利,7天拆线.术后复查示:肠旋转不良,横结肠缩短,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均位于左侧腹部.  相似文献   

10.
来稿摘登     
傅子俊(国营804厂医院)报道: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下腹隐痛15年,腹痛加重伴腹胀及频繁呕吐3天入院。腹部X线摄片提示机械性肠梗阻。立即施行剖腹术。术中见盲肠移动,盲肠及升结肠翻转至左侧,明显胀气,小肠系膜根部与盲肠升结肠-道逆时针扭转720°,给予肠管复位,并将升结肠盲肠放回右侧结肠沟,结束手术。术后第三天肛门排气,进流质,第九天起诉腹痛,腹胀并偶见肠型,住院二十矢腹痛腹胀稍缓解出院。出院后反复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大便干结、消瘦明显,两月后再次入院。查体腹膨隆,不对称,左中下腹能及-15cm×15cm大小的肿块,考虑粘连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见盲肠升结肠稍移向左中腹,整个  相似文献   

11.
患者尚××,女,20岁。于1976年9月29日以右下腹疼痛数天,两日来腹痛增剧入院,四个月前曾因类似腹痛,住院抗炎治疗四天出院。其后时有右下腹隐痛。体检:一般可,心肺阴性,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右下腹有肌卫,麦氏点压痛显著,有轻度反跳痛,无包块。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治疗经过:9月30日上午在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手术。进腹后见迥盲部及盲肠有粘连,结肠带不明显。于盲肠前、后、左、右、下寻找阑尾,均未发现,切开侧腹膜亦未找到阑尾。疑阑尾缺如,但与临  相似文献   

12.
张钧  焦勇 《四川医学》2002,23(11):1175-1175
笔者于 2 0 0 0年至今曾收治 3例左上腹异位阑尾病人 ,报告如下。例 1,男 ,72岁。因腹痛 2天 ,加重 1天入院。伴发热、呕吐 ,无腹泻。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血象升高。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诊断为全腹膜炎 ,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入腹 ,术中见腹腔内约 10 0 0ml脓液 ,右侧腹腔探查未发现盲肠、升结肠及阑尾 ,于左上腹发现盲肠及阑尾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行阑尾切除 ,腹腔冲洗引流 ,术毕。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例 2 ,男 ,5 0岁。因腹痛 3天 ,加重 1天入院。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血象升高。诊断为全腹…  相似文献   

13.
<正> 题目31.在汽车事故发生后36小时,一30岁男子表现有严重腹膜炎症状。剖腹探查发现升结肠有一10厘米长的裂口和弥漫性粪性腹膜炎。最适当的手术是(A) 缝合结肠的裂口,盲肠造瘘术,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B) 缝合结肠裂口并作盲肠造瘘术(C) 将回肠与结肠裂口做侧侧吻合(D) 切除升结肠,作回肠与结肠的端端  相似文献   

14.
在供学生局解实验解剖操作的 135具尸体中 ,发现一例尸体为高位阑尾伴美克尔憩室 ,较为罕见 ,报告如下。成人男性尸体 ,身高 16 9cm。(1)盲肠位于肝右叶下方 ,长约 2 cm。升结肠缺如 ,盲肠直接转向左前下方 ,移行于横结肠。(2 )阑尾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 ,其游离端向上延伸 ,达肝右叶下方 ,长约 7.5 cm,直径约0 .7cm。(3)美克尔憩室在右髂窝内 ,位于回肠下段距回盲结肠口约 4 5 cm处 ,为囊状突起 ,酷似阑尾 ,长约6 .8cm,直径约 1.4 cm。讨论盲肠通常位于右髂窝 ,长约 6~ 8cm。本例盲肠高位且短 ,为胚胎发育过程中未从右上腹部下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d”入院。1d前进食生冷食物后突感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并阵发加剧。伴恶心并呕吐数次,均为胃内食物残渣,无明显畏寒发热,既往无类似腹痛史。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点滴,症状无缓解。腹部查体:腹平坦,无肌紧,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腰大肌试验阳性,肠鸣音活跃。血白细胞12.9×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无异常。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炎性渗液,大网膜向右下腹包裹,回盲部肠壁炎性充血、水肿,于回肠后位、回肠前位、盲肠后位、盆位均未见阑尾。循三条结肠带至其交汇处,可见盲肠末端肠壁有小丘状突起,肠壁内沿升结肠方向可触及1条长约6cm索状物,活动度差。排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8岁。右下腹间歇性疼痛5年,4天前又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经本单位卫生所抗炎治疗后仍觉右下腹隐痛,于1987年5月入我科诊治。查体温37℃,右下腹有轻度深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呜音正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800,嗜中性72%。尿、粪常规正常。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位于右髂窝,在回盲部结肠带汇聚点未找到阑尾。把切口向上延长,沿升结肠往上找,于升结肠中段外后侧扪及与升结肠平行走行的条索状物,在该处切开后腹膜,游离升结肠后壁,即见阑尾。其长约8 cm,粗约0.8cm,急性充血,无坏死、穿孔及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较多见的异位阑尾炎为盆腔内、盲肠后腹膜外、肝下及左下腹4种类型,但盲肠结肠后壁内阑尾炎罕见,术中颇易误诊为阑尾缺如。作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女尸一具,身长143cm,盲肠和升结肠从左下向右上斜行,连于腹后壁(见图所示),盲肠长 79.4mm,自第五腰椎体前面起始向右上方到第四腰椎体右侧移行为升结肠,其盲端跨越小骨盆上口伸入盆腔,此处右侧距右骸前上棘112mm,左侧距左骼前上棘92mm。阑尾长32.5mm,根部外径5.2mm,在距盲肠盲端24.5mm处连于盲肠的左后上壁。阑尾根部位于左髂总动脉起始部的左侧,距右骼前上棘133mm,距左髂前上棘98.2mm。阑尾自此起始,在回肠下方行向左,其尖端向上伸入回肠后面。回肠末段自左下向右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00例新生儿阑尾进行了解剖观测。阑尾的形状有6种,其中较多见的是卷曲形、钧形和S形。阑尾的位置以回肠后位及盲肠后位较多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大多数在右侧腹部的脐平线与髂嵴水平线之间。阑尾长度为43.93±12.83mm。阑尾动脉有两型:单支型86例、双支型14例。阑尾动脉多起源于回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的回肠支和盲肠后支。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2 1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 2年许 ,复发并加重 1天入院。查体 :腹平坦 ,右下腹压痛、肌紧伴轻度反跳痛 ,未扪及明显包块。血常规 :HB115g/L、RBC3 5 5× 10 12 /L ,WBC8 7× 10 9/L ,N0 73,L0 17;B超 :肝脾 (一 ) ,右下腹未见明显异常 ,子宫附件盆腔(一 ) ;早孕试验 :(一 ) ;尿常规 :(一 )。入院诊断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作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 :仅见盲肠未见阑尾 ,三条结肠带交汇处无凸出组织 ,仔细扪摸盲肠感盲肠内有一条状物 ,于结肠带交汇处小心分离暴露出阑尾尖端 ,发现整条阑尾均陷入盲肠内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