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出现在南京市中心城区的按蚊种群进行密度调查,并用PCR方法进行种群鉴定和疟原虫携带检测。方法采用人工计数法对南京市五台山、水西门、逸仙桥和火车站4个居民点的入室按蚊和蚊虫总数进行计数,并用电动吸蚊器抓捕冻存,用PCR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2种疟原虫携带情况的检测。结果采集到按蚊111只,占总蚊虫数的6.12%,经PCR鉴定均为中华按蚊,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检测为阴性。结论出现在南京市中心城区的按蚊为中华按蚊,占总蚊虫数的比重较小,不是优势种群;疟原虫检测为阴性,难以引起疟疾原发病例的流行,但仍需持续监测中华按蚊的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2.
非洲大陆是全球疟疾的最主要流行区,全球半数以上疟疾发病在非洲。目前,非洲人口死亡第一位病因仍是疟疾,非洲疟疾传播可发生在整年或仅在几个月,或者发生在不同年份间同一地区。按蚊是非洲疟疾的传播媒介。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不典型、轻度感染或无症状疟原虫携带者发生率明显升高。绝大部分非洲人红细胞表面缺乏Duffy血型抗原,没有间日疟原虫结合受体,对间日疟原虫具有天然免疫力,非洲主要流行恶性疟原虫。非洲已成为中国输入性疟疾主要疫源地,输入性疟疾已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用于国境卫生检疫对输入性蚊类携带的登革病毒检测的方法。〔方法〕针对国境口岸输入性蚊类样本的特点和检疫检测的要求,筛选与试验对蚊样本检测登革病毒快速、敏感、特异的技术和方法。〔结果〕口岸输入性蚊类样本具有蚊虫数量少、不可重复获得等特点,需要有检测小样本蚊虫的方法,大样本检测需要一次完成并结果较准确。〔结论〕确定了适合对蚊虫小样本检测登革病毒的方法。"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RT-PCR"技术被用于对蚊虫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并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规程。  相似文献   

4.
<正> 嗜人按蚊(A.anthropaphagus)是中华按蚊的近缘种。1984年柳朝潘等证明嗜人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高于中华按蚊,为江淮间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同年尤显策等在豫南14个县52个点开展该蚊  相似文献   

5.
以食蟹猴疟原虫大劣按蚊为动物模型,观察大劣按蚊对疟原虫不同密度及雄雌配子体不同比例情况下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猴体内疟原虫配子体密度在不治疗情况下不断增高,但雄雌配子体的比例在不断变化,当雄雌配子体比例为1:2.2的情况下,大劣按蚊可获得较高的感染率,蚊胃卵囊感染率为95.5%,腺感染率为91.7%。  相似文献   

6.
PCR检测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Chclcx-100煮沸法制备DNA模板,采用PCR方法,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17bp的DNA条带,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检检测子孢子方法相比较。结果:1只解剖镜检见有子孢子的大劣按蚊蚊体及1只解剖镜检阳性的大劣按蚊唾腺的模板,PCR均为阳性,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以该技术检测经蚊体解剖镜未发现疟原虫子孢子的98只按蚊,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于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云南省蚊虫分布特点及其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虫媒病毒的关系,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农村居民区住房、畜圈和野外竹林等生境捕蚊。结果采获成年雌蚊10属88种158909只,以库蚊、按蚊和伊蚊属蚊虫数量最多,分别占56.66%、25.35%和13.88%。在捕蚊总数中,居民区夜间捕获成蚊7属63种132081只,其中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最高(42.12%);其次为中华按蚊(23.31%);野外白天捕获成蚊5属48种26828只,白纹伊蚊构成比最高(31.89%),其次为圆斑伊蚊(20.21%)。对8属29种3957批131538只雌性成蚊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从5属17种蚊虫体内分离到乙脑病毒81株,以库蚊分离出的毒株最多(59株),占72.84%;其次为按蚊8株(9.88%)和伊蚊9株(占11.11%);曼蚊和阿蚊均为2株(各占2.47%)。分离到乙脑病毒最多的蚊种为三带喙库蚊(27株),占分离毒株总数的33.33%。结论居民区夜间活动蚊虫群落的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棕头库蚊、霜背库蚊、伪杂鳞库蚊和迷走按蚊;野外白天活动蚊虫群落的优势种为白纹伊蚊、伪白纹伊蚊、圆斑伊蚊、骚扰阿蚊和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是云南省乙脑和登革热的丰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杭州市余杭区疟疾监测情况及实现国家消除疟疾目标的可行性。方法2008-2012年按总人口2‰要求开展疟疾监测工作,疟原虫感染者和疟疾现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治疗和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采用诱蚊灯法进行成蚊监测,对捕获的蚊虫进行分类和密度监测。结果疟疾血检覆盖率100.00%,血检率3.93‰,其中流动人口占55.2%;血检阳性19人,均为输入性病例,感染率0.04/10万。按要求处置疫情和病例,未发生复发、续发病例。区内优势蚊种为库蚊,占97.18%;传疟按蚊较少,为中华按蚊,占2.82%;未检获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结论余杭区属于疟疾低输入性和低接受性地区,重新成为疟疾流行区的可能性较小,国家消除疟疾目标是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滇东北等地区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滇东北等地区的6个县采集蚊虫标本;蚊虫经分类鉴定后,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采集到4属(库蚊、按蚊、阿蚊、伊蚊)24种18562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为主要蚊种,构成比分别为58.37%和28.45%;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15株病毒,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2株(YN0911和YN0967)为基因I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1株(YN0922)为版纳病毒,分离自中华按蚊;12株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其中9株分离自三带喙库蚊,3株分离自中华按蚊。结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调查地区的优势蚊种,并携带乙脯病毒、版纳病毒和淡仁.库蚊浓核病毒:滇东北地区首次分离到乙腩病毒。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克隆的质粒型DNA片段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后作探针.以核酸分子杂交手段.检验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结果表明可从多种模拟感染蚊虫标本中特异地测出恶性疟原虫感染蚊。将一组蚊研磨后集体检测时,可测出25只蚊虫中有1只感染者或含100个子孢子的蚊虫,这极利于大样本的快速处理.而单个蚊虫直接任于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更适于子孢子的精确估计。既能测新鲜蚊,又能测干燥蚊标本.  相似文献   

11.
<正> 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在本世纪60年代早期首先报告于哥伦比亚和泰国,随后扩散到南美和亚洲其它地区。近年来巴先后证实非洲一些地区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性。我国南部某些地区的恶性疟原虫株抗氯喹亦相当严重.为查明河南省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以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明市人群疟疾感染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和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2001—2008年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检出率0.015%(17/116 387),年平均发病率小于1/100万,70%为输入性病例;8年间共捕获按蚊15 693只,未发现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结论]随着群众卫生习惯的改变、农药的广泛施用、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传疟媒介栖息场所生态改变,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基本灭绝,疟原虫感染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嗜人按蚊(Anopleles(A)anthropopha-gus)是我国北纬25°~33°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之一。该蚊种人工感染恶性疟原虫敏感性远高于中华按蚊的10倍以上。袁业春等调查嗜人按蚊对马来丝虫的感染期幼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分别比中华按蚊高10.45和2.04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德宏州2007年和2010年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州蚊虫和蚊媒病毒分布特点。方法 2007年和2010年的7月在德宏州5个县市利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采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病毒,RT-PCR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病毒分离物。结果 共采集到6属29种43 634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高达78.69%,中华按蚊构成比为14.77%,其他蚊种数量较少。从蚊虫中分离到6株病毒,经RT-PCR和进化分析表明,其中3株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JEV),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1株盖塔病毒 (GETV) 分离自三带喙库蚊; 2株淡色库蚊浓核病毒 (CppDNV) 分别分离自三带喙库蚊和迷糊按蚊。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德宏州优势蚊种和蚊媒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当地存在基因Ⅰ型JEV、 GETV和CppDNV的流行,并与以往云南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有较近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霍城三道河地区蚊虫种类及昼夜消长情况。方法采用人帐诱法于某部队营区内外选取3种不同生境(营区外畜圈、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小树林),每小时人帐诱采集蚊虫15 min,计算捕获蚊虫数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 3种生境共捕获蚊虫2 460只,蚊种有刺扰伊蚊、里海伊蚊、哈萨克斯坦伊蚊、凶小库蚊、尖音库蚊、米赛按蚊、萨氏按蚊、赫坎按蚊、环跗脉毛蚊和日本脉毛蚊。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树林的昏峰在晚23:00,昏峰分别在早7:00和早6:00,营区外畜圈的蚊虫活动的昏峰较晚在晚24:00,晨峰不明显。结论 3种生境中库蚊占绝对优势,其中尖音库蚊为主要蚊种,营区外畜圈生境中蚊种较为丰富,相对于其他两个生境采集到的按蚊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6.
解放后,我省对蚊虫的调查研究,由苏寿汦氏于1956年首次报导,当时仅依开封、信阳二地调查结果,指出我省共有蚊虫6属25种;1962年依49个县市调查发现8属51种,按蚊计有微小按蚊、多斑按蚊、贵阳按蚊、中华按蚊、林氏按蚊、朝鲜按蚊、潘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的监测方案. [方法] 病原监测开展四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媒介监测每年开展蚊相调查,发现嗜人按蚊及时扑灭. [结果] 四热病人血检351 873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73例(0.08%),从疟区回归的人群阳性率为最高(2=6 723.18,P<0.01),病例主要感染于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分布区.外地输入病例是当地感染病例的21.0倍.1992年后未捕获到嗜人按蚊.[结论] 三明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防成果巩固.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原嗜人按蚊分布区和流动人群的监测,巩固和发展抗疟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缅甸北部地区的蚊类种群构成及对蚊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2008年8-9月分别在靠近中国边境地区的4个居民点用CDC诱蚊灯捕蚊,对所获蚊虫进行分类计数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房共捕获蚊虫2亚科8属17亚属45种2268只,牛房共捕获蚊虫2亚科7属12亚属33种1703只,其中发现人房主要优势蚊种和优势度依次为微小按蚊(58.16)、可赫按蚊(46.27)、伪杂鳞库蚊(45.68)、三带喙库蚊(41.97)、杰普尔按蚊(40.18);牛房主要优势蚊种和优势度分别为可赫按蚊(34.37)、三带喙库蚊(34.30)、微小按蚊(29.13)、美彩按蚊(27.68)。人房、牛房蚊虫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2.61、1.58和2.68、0.48。结论主要疟疾媒介微小按蚊是当地人房的优势种,牛房捕获的微小按蚊绝对数量少于人房。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景洪市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的:掌握蚊虫分布特点及其在虫媒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方法:捕获蚊虫,分离病毒。结果:1981、1982、1986和1988年在景洪市采获成年雌性蚊虫31种22823只。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17种,优势蚊种为圆斑伊蚊、刺扰伊蚊和白纹伊蚊;夜间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19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三带喙库蚊、迷走按蚊。从采获的7种蚊虫体内分离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0株,基孔肯雅病毒3株,登革热病毒1株。其中从白纹伊蚊分离到3株病毒(2株基孔肯雅病毒、1株登革热病毒),从三带喙库蚊分离到5株病毒(4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株基孔肯雅病毒)。结论:白纹伊蚊是当地基孔肯雅和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色氨酸代谢产物对斯氏按蚊唾液腺抽提物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影响。方法 应用柏氏疟原虫体外雄配子体出丝分析方法检测果糖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后斯氏按蚊唾液腺抽提物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活性变化。结果 斯氏按蚊唾液腺中柏氏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与按蚊生长发育程度呈同步变化;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可增强按蚊唾液腺的出丝诱导活性。结论 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可提高斯氏按蚊唾液腺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