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熵指数(RE、SE)和双频指数(BIS)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下监测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伤害性刺激的能力。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1例。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即基础值(T1)、患者对指令性反应消失(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第1分钟(T4)、切皮即刻(T5)和切皮后第1分钟(T6)六个时点RE、SE、BIS、△RE-SE、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插管后第1分钟MAP显著高于插管时(P<0.01),但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手术切皮前后MAP无显著变化(P>0.05);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HR均无显著变化(P>0.05)。RE、SE、△RE-SE和BIS在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下,熵指数和BIS对气管插管以及切皮伤害性刺激反应均缺乏有效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期间熵指数(RE、SE)、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丙泊酚1.5~2 mg/kg、芬太尼3~4μg/kg和维库溴铵0.1~0.15 mg/kg,当BIS〈60、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以及TOF%均为0时,行气管插管。观察麻醉诱导前即基础值(T1)、病人对指令性反应消失(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3 min(T5)和5 min(T6)共6个时点RE、SE、△RE-SE、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插管后MAP显著高于插管时(P〈0.01),但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插管前后HR无显著变化(P〉0.05)。RE、SE、△RE-SE和BIS在插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能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在此麻醉诱导方式下,BIS,RE和SE无明显变化,患者对气管插管过程无知晓。  相似文献   

3.
状态熵及反应熵应用于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熵指数(entropy)在静吸复合全麻期间监测的有效性和特点。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例。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异氟醚吸入,维持在1.0最低有效浓度,追加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全过程同时监测熵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即刻、恢复期呼之睁眼各时间点所对应的状态熵(SE)、反应熵(RE)及BIS值,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同时比较两者术中受电刀干扰的程度。结果:SE基础值低于RE;诱导后RE、SE、BIS值均显著下降;恢复期呼之睁眼时明显回升,但未能完全回到基础值,RE值回升最明显。SE值、RE值与BIS值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及0.91。MAP和HR变化趋势与SE值、RE值和BIS值变化趋势相一致。熵指数和双频指数受术中电刀干扰程度分别为12%和62%。结论:熵指数能够及时反映麻醉期间患者意识水平变化;受术中电刀干扰的程度较双频指数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乳突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的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麻醉组(B组).观察切皮前,切皮即刻,切皮后1、5 min,磨电钻即刻及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术后VAS评分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MAP、HR在切皮前1 min,切皮即刻,切皮后1、5 min和磨电钻即刻及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磨电钻后5 min MAP、HR及术后1、4、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对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熵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少量丙泊酚时的数量化脑电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病人反应,探讨熵和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安静时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和BIS值。静脉推注丙泊酚0.8mg/kg,面罩吸氧(8L/min),2min后手控气囊吸入8%七氟醚,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静息下(t0)、静注丙泊酚后2min(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的RE、SE、BIS、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完成时间,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结果:熵和BIS在各不同时刻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水平,插管后1、3min两者均缓慢上升,均在60以下;RE、SE、BIS三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MAP随着麻醉的加深逐渐下降(P〈0.05)。在t2时降至最低水平(P〈0.05),t3时MAP上升,t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仍低于t0、t1时刻(P〈0.05),t4时MAP复降至t2时水平(P〉0.05)。HR变化和MAP类似。七氟醚吸入诱导病人反应如拒吸和体动等较明显(约20%);插管呛咳、颌紧、声门闭合有34例。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时间较长,体动、拒吸、呛咳、下颌紧、暴露不良等时有存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容忽视。熵和BIS均能准确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熵指数与Ramsay评分在危重症儿童镇静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的接受机械通气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63例,根据病情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镇静,监测脑功能熵指数及Ramsay镇静评分。对比无镇静及注射镇静药物后不同Ramsay评分下的熵指数,分析熵指数与Ramsay评分相关性,比较镇静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PH、SPO2、PCO2的变化。结果 镇静后,患者心率(HR)、呼吸(RR)水平明显下降,PH值及SPO2较镇静前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RE值与Ramsay评分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值为[SE:r值为-0.966,(P=0.000)。RE:r值为-0.961,(P=0.000)]。结论 熵指数(SE、RE)与Ramsay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危重症儿童镇静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及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20例及芬太尼组(F组)20例,分别给予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全身麻醉,比较2组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的血压、心率,及苏醒时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RF组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舒张压,收缩压均较诱导前下降(P<0.05),而F组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舒张压、收缩压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舒张压、收缩压下降优于F组(P<0.05);2组插管后5 min、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均呈减慢趋势,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恢复期,RF组患者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低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40~60岁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异丙酚组(P组)、七氟烷组(S组)、异丙酚+右美托咪定组(PD组)及七氟烷+右美托咪定组(S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P组与PD组静脉泵注异丙酚4~6 mg· kg-1·h-1,S组与SD组吸入七氟烷0.6%~1.5%,PD组与S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P组与S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右美托咪定以相同方法泵注维持.观察各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熵指数(反应熵与状态熵,RE、SE)的变化.观察停用异丙酚或七氟烷后各组反应熵(RE)从60上升到70、80、90各点所需时间.采用短期辅导记忆浓缩测试(SOMCT)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血压:与PD组、SD组比较,P组、S组在插管后SBP、DBP明显降低(均P<0.05);与S组、SD组比较,P组、PD组SBP、DBP在切皮及切皮后30min均明显升高(均P<0.05).HR:与术前比较,PD组与SD组HR在插管后、切皮、切皮后30 min、术毕时明显下降(均P<0.05).熵指数(RE):停止异丙酚或七氟烷后,P组、S组及SD组RE从60恢复到70、80、90所需时间均低于PD组(均P<0.05).认知功能:各组在拔管后10、20 min认知功能较术前有所下降(均P<0.05);拔管后30 min已基本恢复.结论 全身麻醉中辅以右美托咪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没有影响;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使用时有可能导致苏醒延迟,但与七氟烷复合使用时不影响苏醒,而且术中血压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全麻腰椎后路手术中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的相关变化。方法 :选取拟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采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浓度做相应调整以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在40~60范围,且防止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舒芬太尼0.15μg.kg-1。记录并分析特定点(麻醉诱导、切皮、神经根牵拉、静注舒芬太尼)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和ANI等数据。结果:共30人完成试验,诱导时SBP、HR快速下降同时ANI值显著上升(P<0.01);切皮时SBP和HR相对稳定,而ANI值显著下降(P<0.01);神经根牵拉时SBP及HR上升,而ANI值进一步下降(P<0.01);静注舒芬太尼5 min后,SBP和HR均下降,而ANI值上升(P<0.01)。切皮前后与神经根牵拉前后的ANI差值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ANI的变化与全麻腰椎后路手术中镇痛与伤害性刺激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相一致,且ANI变化程度可能可以反映不同水平的伤害性刺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熵指数(entropy index)与RASS评分在有创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12—2018-12期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予标准镇静方案镇静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8例,根据RASS评分结果判断镇静水平,调整镇静治疗的用药剂量,以达到适度镇静目标(RASS评分-2~0)。监测记录患者的无创动脉平均压(MBP)、心率(HR)、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反应熵(RE)、状态熵(SE)、RASS评分,连续监测24 h。以RASS评分≥1分及RASS评分≤-3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镇静适度时熵值的最佳截断值。结果:随着镇静深度的加深,熵指数的监测值逐渐减小,镇静不同等级时熵值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患者的生命体征(MBP、HR、R、SpO_2)均维持在较稳定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E、RE-SE与RA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14、0.741(P0.01),RE与RASS评分相关性最高,适度镇静时患者的RE值为70(56~84),SE值为60(49~71);诊断镇静不足的最佳RE/SE截断值为84/75、镇静过度的最佳RE/SE截断值为54/47。结论:熵指数与RAS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判断,指导镇静治疗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常规边吸引边拔管两种方法对心血管指标、动脉血气、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5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正压通气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10,1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末梢氧饱和度(SpO2);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2,6,12 h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MAP、HR、SpO2、pH、PaO2、PaCO2值拔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HR、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各时刻PaO2、PaCO2,拔管后30 min 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6,12h 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期间未发生误吸和喉头水肿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除误吸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低氧血症,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对全麻老年患者苏醒期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分别于缝皮前10 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2 μg/kg(S1组)、0.4μg/kg(S2组)和0.6μg/kg(S3组).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和拔管时间,苏醒期呛咳、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拔管后10 min VRS疼痛评分和Ramsay清醒评分情况.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停全麻药后(T1)、拔管前(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5 min(T4)和拔管后10 min(TS)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S1组、S2组与C组比较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手术室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3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S3组与C组比较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3 ±4.1)min与(10.2 ±4.7) min]、呼唤睁眼时间[(8.1±3.1)min与(11.2±3.7) min]、拔管时间[(12.3±3.1)min与(16.3±5.9)min]和出手术室时间[(21.4 ±3.0)min与(24.2±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1组、S2组和S3组与C组比较发生呛咳例数明显减少(P均<0.05),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RS疼痛评分和Ramsay清醒评分S1-3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T0比较,各组患者术毕各时点MAP和HR显著增高(P <0.01或P<0.05);S1-3组MAP和HR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麻结束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0.4 μg/kg能提高患者镇痛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对苏醒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喷他佐辛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患者镇静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喷他佐辛对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患者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C组(生理盐水+丙泊酚组),P1组(喷他佐辛0.5 mg/kg+丙泊酚组)、P2组(喷他佐辛1 mg/kg+丙泊酚组).全麻诱导前启动丙泊酚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1.5μg/mL,5min后P1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30 s),P2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1 mg/mL(30 s),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丙泊酚TCI启动前(T0)和丙泊酚TCI启动后1 min(T1)、3 min(T2)、5 min(T3)及分组给药后5min(T4)、10min(T5)、15 min(T6)各时点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静脉靶控丙泊酚1.5 μg/mL后3~5 min,3组患者的RE、SE及OA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3与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2组静注喷他佐辛1 mg/kg后RE、SE及OAA/S评分继续下降,T5~6与T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和HR在T6时点轻度升高(P<0.05).P1、P2组在静注喷他佐辛后SpO2明显降低(P<0.05),C组的SpO2则一直在正常范围内波动(P>0.05).结论:喷他佐辛与丙泊酚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静脉注射喷他佐辛1 mg/kg可加深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 μg/mL的镇静程度,患者由清醒镇静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降低RE和SE值.  相似文献   

14.
田香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22-3823
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在全身麻醉时气管插管及拔管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丁卡因胶浆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丁卡因胶浆组在麻醉诱导前采用气管导管套囊部涂擦丁卡因胶浆2.5 g,再行插管;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诱导后直接插管.两组患者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1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 (T5)、拔管后30 min (T6)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拔管时5例躁动,C组拔管时20例躁动.组间比较:T1及T3时间点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T2、T4、T5、T6时间点SBP、DBP、HR均低于C组同一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D组各时间点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4、T5、T6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高于T1时间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全麻术中插管时、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减轻拔管后患者的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对胃癌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胃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0例)和试验组(D组,20例),D组患者给予1 μg/kg右美托咪啶15 min静脉泵注,C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随后行诱导插管予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4 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D组继续泵注0.4 μg·kg-1·h-1,C组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七氟醚、丙泊酚维持麻醉.分别于入室后(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记录BIS值、血压(MAP)、心率(HR)、血糖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D组在气管插管前、后即刻和切皮时HR、MAP降低,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血糖浓度和BIS值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C组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HR、MAP、血糖浓度和BIS值升高,D组在气管插管前、后即刻和切皮时HR、MAP和BIS值降低,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血糖浓度升高.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抑制胃癌手术应激反应,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分别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SAⅠ~Ⅲ级择期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各组均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1~2μg/mL,F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h),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5~1μg/(kg.min),S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5μg/kg,维持BIS值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 min(T2)、切皮(T3)、骨膜剥离(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60 min和离开PACU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意识状态;记录术中和PA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3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3、T4时,F、S组MAP升高,F组HR升高,R、S组HR降低(P<0.05);与F组比较,R组T3、T4时MAP、HR降低,S组T3、T4时HR降低;与S组比较,R组T3、T4时MAP降低(P<0.05)。R组与F组、S组比较,F组与S组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拔管后即刻和拔管30 min OAA/S评分升高(P<0.01或P<0.05);R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S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较另两者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插管型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诱导麻醉后置入气管插管,研究组患者诱导麻醉后置入插管型喉罩,观察两组患者插入导管的成功率,记录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入后3 min(T3)、拔管前(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 min(T6)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以及拔管即刻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_(max)),血氧饱和度(SpO_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Pmean、P_(max)、SpO_2及PETCO_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2~T6时,对照组DBP、SBP、HR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咽痛及咳嗽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插管型喉罩,操作简便,可有效维持产妇在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碳酸利多卡因在减肥手术中拔管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插管后向气囊内缓慢注入空气;C组,插管后向气囊内缓慢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记录诱导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ce,HR);记录拔管呛咳评分;记录拔管后0.5、1、2、6、24h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与A组比较,C组T1、T2时间点HR、MAP无明显差异;T3时间点的HR(A组101.5±13.5、C组86.8±11.5)、MAP(A组98.8±12.1、C组85.6±11.4)均低于A组,P0.05。C组拔管时的呛咳评分(2.1±0.4)明显低于A组(3.4±0.3),P0.05;拔管后0.5、1、2、6、24h咽痛VAS评分比较,C组各个时间点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气管导管套囊内注入碳酸利多卡因能有效地减少拔管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呛咳和咽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SLIPA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做比较.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管(罩)前(T0)、插管(罩)即刻(T1)、插管(罩)后5 min(T2)、气腹后15 min(T3)、拔管(罩)前(T4)、拔管(罩)即刻(T5)及拔管(罩)后5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记录拔管(罩)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T0时比较,T组T1 、T4 、T5时SBP、DBP 明显升高,HR增快,且相应时点均高于S组(P﹤0.05).②两组间SpO2 、PETCO2和Ppeak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组发生躁动、呛咳、咽痛的患者明显多于S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正常气道患者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下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操作时长的差异和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4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经鼻组(n = 20)和经口组(n = 20).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下实施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2、3、4、5 min血压(B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相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BP、BIS降低(P < 0.05),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即刻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气管插管前相比,两组气管插管即刻BP、HR和BIS均升高(P < 0.05);与经鼻组相比,经口组插管后1 min HR增快(P < 0.05), 两组各观察时点BP、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与经口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