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儿科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儿科医务人员群体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员基本情况和了解分析各类人员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本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98.25%,儿科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治疗认知程度最高,其次是对新冠肺炎预防的认知程度,对新冠肺炎的检测与诊断认知程度最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医院类型、是否参与抗疫救治工作、单位是否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是影响江苏省儿科医务人员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加大宣传推广,儿科医务人员应主动提升医疗诊治水平,快速熟悉救治流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西口岸出境人员对国际旅行健康教育需求及旅行医学认知的现状,为出境人员进行健康宣教策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2022年1-6月自山西口岸出境人员600名,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国际旅行健康教育需求及旅行医学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 近半数出境者对于国外旅行可能感染新冠肺炎或其他传染病的风险认知较高,占55.69%;有62.30%的人担心体检不合格被拒绝入境;希望从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健康咨询中了解目的地的传染病疫情动态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的防病知识的比例很高,分别占83.02%、70.46%;出境者对于出境接种疫苗能预防哪些疾病知晓率较低,占42.78%;76.9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回国后到保健中心做复检,以筛查并判断是否在国外感染疾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国际旅行健康教育需求及旅行医学认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下出境旅行医学科普知识体系,提升国际旅行医学能力建设,规范国际旅行健康服务,降低跨境传染病输入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放射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中好的经验做法。方法回顾性梳理和总结科室管理及预防控制举措。结果通过以下4个方面具体实施:环境与区域划分设置、人员防护要求与操作管理、重点环节防控要点落实、定期抽查,有效监督。结论总结出的做法对预防控制新冠肺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管控区(非新冠肺炎病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药学服务质量,使药学服务多元化,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方法:依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结合南京市禄口机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和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调整药学部门人员结构,改变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加强防控知识培训及落实,尝试核酸采样和物流配送工作。结果:顺利完成疫情期间药学服务工作,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特殊时期药学服务的多元化调整,有利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锻炼药学部门的应急能力,同时也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发生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各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纷纷采取不同方式严防严控,预防和降低院感风险。本文从发热隔离病区筹建、制度流程落实、人员管理、关键环节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介绍了加强院内新冠肺炎感染预防和管控工作,具有很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在积极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收容、治疗的同时,不断探索研究患者出院管理模式,抽调骨干人员成立专门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管理组,做好出院前的管理工作,定期电话跟踪随访患者病情,有序安排新冠肺炎患者复诊,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院中、院后的全流程医疗服务,有力的保障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身体康复,为各医疗机构该类患者的出院流程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一起某冷链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其病例感染情况及疫情传播链.方法 天津市、区两级CDC专业人员组成疫情调查处置组,开展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生活场所密切接触者及可能暴露阳性环境人员追踪排查;采集咽拭子、环境和进口冷链食品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筛检2549份咽拭子标本和749份环境样本,共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8份阳性环境标本.结论 这是一起因接触受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引起的新冠肺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关注进口冷链食品作为载体的由"物-人"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加强冷链相关从业人员防护和日常环境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8.
 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1.9亿,并且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密闭环境下的气溶胶传播。医务人员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新的病毒变异株,了解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现况,分析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有效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现状、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进行系统描述,为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形成病房聚集性案例,给医疗机构带来灾难性后果。为快速识别住院病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应培训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做好病房场所、诊疗技术和防护物质的准备,修订住院患者新冠肺炎的筛查流程,从而达到防范医院感染新冠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境外疫情正在蔓延,防控依然严峻。放射诊断是新冠肺炎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已经作为临床诊断病例写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放射科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检查工作,放射科工作人员尤其是技师成为继发热门诊、感染科和ICU后最危险的一线群体。此文旨在规范放射检查技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影像学检查质量,指导放射科感控工作,达到放射科技师"零感染"的目标。方法针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放射科新冠肺炎感染防护难点及高龄患者特点进行剖析,科室成立新冠肺炎应对处置组,定期组织防护培训,加强消毒隔离的意识,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图像扫描的同时,全面体系地控制感染,针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尤其是技师在新冠肺炎CT检查的操作流程及消毒防护措施,并对高龄危重不能配合呼吸的患者及时调整CT扫描参数,做好危重患者陪护人员的标准预防防护和X线辐射防护。结果面对传染性疾病及高龄患者,通过组织防护培训考核、加强消毒隔离防护措施,规范CT检查流程、调整CT扫描参数,得到了高质量CT影像数据,解决了放射科感控薄弱的问题,预防了院内交叉感染,为有效控制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CT检查顺利开展。结论 COVID-19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不断提升放射科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加强隔离防护,把CT检查的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对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医院作为各种传染病的救治基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理应在疫情防控、救治病患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借助以往传染病防控救治经验,积极开展发热门诊患者分类就诊,早期识别并重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实施普通型和重型病例临床路径管理,多措并举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重视呼...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自暴发以来,全国已有多例一线医护人员确诊病例,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平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医护人员感染不仅给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对COVID-19救治和防控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在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处于焦灼状态的关键时期,准确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形势,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夺取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最终胜利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COVID-19疫情相关救治工作的现场调研及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实践经验的梳理,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策略与核心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再思考和深入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has been especially devastating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 with both the health circumstances of individual residents as well as communal living settings contributing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COVID-19 infection requires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that includes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ed residents and health care personnel, compliance with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ohorting infected residents, and furlough of infected staff. Strategies to address COVID-19 infections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 vary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tests, the incorporation of tests into broader surveillance efforts, and using results to help mitigate the spread of COVID-19 by identifying asymptomatic and presymptomatic infections. We review the tests available to diagnose COVID-19 infec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universal testing for nursing home staff and residents, interpretation of test results, issues around repeat testing, and incorporation of test results as part of a long-term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We propose a structured approach for facility-wide testing of residents and staff and provide alternatives if testing capacity is limited, emphasizing contact tracing. Nursing homes with strong screening protocols for residents and staff, that engage in contact tracing for new cases, and that continue to remain vigilant about infection prevent and control practices, may better serve their residents and staff by thoughtful use of symptom- and risk-based tes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全国所有传染病医院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治工作中。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省市定点收治单位,第一时间应急反应,转移安置原有病人、有序安排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治愈出院和后期随访等工作,科学管理,有效保证了病人的救治能力和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面对四川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传统信息传播途径带来的风险和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下在线防控与诊疗模式进行探索实践。通过线上快速全覆盖培训医卫人员,面向大众及特定个体进行科普宣教、在线诊疗咨询、5G远程会诊等方式实现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共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华西智慧。  相似文献   

16.
Health professionals managi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disease are at high risk of contagion. All medical personnel involved in caring for patients need coordination, knowledge and trust. Empirical work on human resources has tended to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n performance, whereas leader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have been overlooked. Based upon interviews with medical staff working in specialised medical units, this study uses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among shared leadership, social capital, and contagion rates. First, shared leadership was found to positively affect COVID-19 contagion among health professionals. Second, by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a common language, and showing high levels of trust, namely social capital, medical units seem to reduce contagion rates of COVID-19. In other words, shared leadership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healthcare by means of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怀化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怀化市市、县/区、乡镇三级23家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3 392名(85.70%)调查对象愿意接种新冠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镇级、县级医疗机构调查对象、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的接种意愿更高[OR(95%CI):1.558(1.148~2.114)、1.386(1.112~1.726)、1.550(1.008~2.384)、1.747(1.165~2.618)];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接种意愿更低[OR(95%CI):0.446(0.243~0.816)];认为新冠肺炎危害严重、认可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在 2020年接种过流感疫苗者更愿意接种新冠疫苗[OR(95%CI):1.493(1.221~1.825)、2.134(1.669~2.728)、2.546(1.925~3.366)、2.185(1.287~3.709)]。 结论 怀化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总体较高,应加强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宣传,增强该人群对疫苗接种的信心,进一步提高新冠疫苗的实际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医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医疗流程、整合空间、调配人员、出入口管控、医院感染防控、物资保障及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今后同类医院应对疫情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构建职业暴露预测模型.方法 对2020年1-2月温州地区10家医疗机构共计326名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因素,构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最...  相似文献   

20.
李春辉  黄勋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199-213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 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