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有限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的Prolo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在固定牢固和腰椎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中实施常规的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技术可以减轻腰椎管狭窄患者的腰椎疼痛,缓解神经压迫,增强脊柱稳定性,但远期疗效有限且治疗费用较高。目的:探讨颗粒骨打压植骨在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后路融合修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L3-S1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例,随机分两组治疗,观察组(n=27)采用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进行椎间融合,对照组(n=30)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以及住院费用和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末次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与改良PLIF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组,A组采用Quardrant通道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mis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采用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改良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半年时JOA评分改善率相似。术后2年随访时,A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Quardrant通道下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进行治疗,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经治疗后,患者17例治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跛行距离以及下肢疼痛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扩张通道下MI-TLIF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腰椎性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腰痛状况。方法选择51例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LIF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扩张通道下采用MI-TLIF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就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腰痛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其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各时间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年的植骨融合率为92.86%,与对照组86.9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治疗腰椎性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上,扩张通道下MI-TLIF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与传统TLIF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98例中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DI、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为中老年脊柱骨折治疗中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术式,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椎体生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获得随访的 57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效果.结果 57例患者随访50~84月,平均随访(63.86±8.02)月.ODI 、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临床疗效优42例(占73.7%),良7例(占12.3%),可4例(占7.0%),差4例(占7.0%),优良率86.0%.结论 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9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DLSS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年腰椎功能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多裂肌面积。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腰椎功能优良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观察组术后1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多裂肌面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单枚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H形骨板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术后影像学和功能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单枚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提拉复位内固定联合H形骨板重建椎管。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测量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12~21个月)。切口一期愈合。三维CT显示Cage植骨于术后9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无Cage融合器移位断裂,无椎弓根钉棒松动、断裂及滑脱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是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各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单枚n‐HA/PA66Cage内外植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H形骨板重建椎管治疗腰椎滑脱症,能提供坚强固定,复位满意,植骨融合良好,缓解疼痛,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入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5例,男28例,女47例.手术采用TLIF入路,凿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暴露椎间孔,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及突出的椎间盘,使中央椎管及神经根管管径扩大.减压后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行后外侧或椎间融合.术前、术后1d、3个月随访采用JOA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7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JOA评分(21.08±3.60)分,与术前(10.91±2.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5);术后1dJOA评分(22.72±3.26)分,与术前(10.91±2.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P<0.05).随访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88.6±10.8)%,优良率98%.影像学评价:术后随访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无腰椎不稳征象,无内固定断裂,植骨融合良好,融合器移位2例,无明显神经症状.结论 经TLIF人路扩大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可有效保留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使腰椎稳定性的破坏减至最小,椎管减压充分,术后组织愈合好,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患者下床早,是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的一个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Cage和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给予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Cage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远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JOA评分治疗后均显著增高(P<0.01),且术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丢失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植骨融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滑脱椎体恢复率高,椎间融合率高,且并发症较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形神经根减压术治疗单侧神经根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0例,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者60例为观察组,行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前和术后1 d及术后1、3个月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应用MacNab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2)mL]少于对照组[(300±69)mL](P0.05),手术时间[(75±12)min]、住院时间[(6.0±0.8)d]均短于对照组[(160±35)min、(15.0±3.4)d](P0.05);观察组术后1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2.74±0.83)、(2.15±0.72)、(2.27±0.58)分]、ODI评分[(33.85±5.93)、(32.56±6.28)、(31.74±5.28)分]均较术前[(6.71±0.73)、(63.82±7.13)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VAS评分[(2.61±0.62)、(2.09±0.37)、(1.75±0.44)分]、ODI评分[(45.70±5.33)、(34.64±6.15)、(32.41±3.8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75.0%)、有效率(85.0%)与对照组(81.7%、9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术后出现神经反跳症状,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改行脊柱后路椎板减压手术;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足下垂,3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单侧神经根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扩大成形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治疗可行全椎板减压内固定置入、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后路全椎板减压等方法.但采取何种方式治疗中是否需行椎间融合器植入内固定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评价以cage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植入固定并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移植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3岁,行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及cage椎问植骨融合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随访24个月,术前及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患者疗效,放射学检查患者植骨融合情况及手术节段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临床优良率为90%;40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8%,1例患者有腰椎不稳征象.术后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但有2例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发生椎弓根位置偏斜,1例假关节形成.结果提示腰后路全椎板及双侧下关节突切除减压、自体小关节骨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伤椎前缘高度,且并发症少,并能减轻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腰部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拟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肌间隙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腰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胫后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率、胫前肌与腓肠肌肌电图(MUP),以及融合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腰部VAS疼痛评分、ODI低于对照组,胫后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率高于对照组,且胫前肌与腓肠肌时限大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钉或者拔出、椎间融合器移位等不良事件,融合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少,可有效减轻术后腰痛,益于神经功能早日恢复,两种入路方式均无不良事件产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4个月脊柱后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后缘高度比、Cobb角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后缘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脊椎形态及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者均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其中19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组)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术,18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组)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痛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15±3)个月(12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SF组在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较OPSF组长(P<0.05),但术中出血及术后伤口引流量较OPSF组少(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复位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PPSF组术后腰背疼痛VAS评分较OPSF组低(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肌间隙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影像学参数、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bb角均较术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较术前高,且观察组VAS、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后路经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可恢复伤椎前缘高度,还可减轻机体创伤性及腰部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和外侧植骨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n=60)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以及随访12个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随访12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显著,且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保持和减少术后矢状面Cobb角丢失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跨伤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