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羌活胜湿汤单味药及复方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进行分析,探讨单味-复方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传递性规律。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水提醇沉对羌活胜湿汤复方及各单味药材进行处理,取复方及单味供试品液分别进行HPLC指纹图谱测定,通过总量统计矩加合参数法分析单味-复方过程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稳定性与传递性规律。结果按处方中七单味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计算得羌活胜湿汤复方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5.10×10^4 mAu·s,11.95 min,89.81 min^2,而实际测得的总方指纹图谱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6.49×10^4 mAu·s,15.23 min,115.79 min^2。结论单味-复方过程中质量属性较为稳定,其总体的传递性为78.20%。羌活胜湿汤复方中总物质基础信息为各单味药材传递而得,且各单味药的有效成分稳定的存在于复方汤剂中,单味-复方的成分群量值稳定且易传递,此规律或可用于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总量统计矩法,以HPLC指纹图谱方式,研究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分煎与合煎的提取物,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补阳还五汤的分煎与合煎提取物指纹图谱参数进行计算,比较参数的差异.结果:单个对照品统计矩加合参数与混合对照品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96.21%,12σr.i=1的加合性为129.6%,平均加合性为97.47%.单味药材统计矩加合参数与药材处方液统计矩参数比较可知(-λ)T.j=1的加合性为70.50%,(-2σ)r.i=1的加合性为81.97%,平均加合性为50.55%.结论:分煎与合煎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该法具有对指纹图谱进行加合性分析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总量统计矩及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分析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探讨经典名方的质量稳定性与质量属性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得到养精种玉汤单味药与复方提取物,建立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通过总量统计矩加合性原理、Hardy-Weinberg平衡原理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单味药与复方的总量统计矩参数、信息熵、信息量及一次稳态投料量。结果 建立了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平均加合性为44.24%;不同饮片之间信息量、信息熵的RSD均大于10%。以单味药投料,酒炒白芍、熟地黄、酒洗当归、山萸肉的一次投料量分别为1.38、55.26、5.56、1.73 kg;以复方比例投料,酒洗当归、酒炒白芍、山萸肉的一次投料量均为27.63 kg,熟地黄为55.26 kg,复方共138.15 kg。结论 利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及一次稳态投料量可对养精种玉汤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单味药-复方稳定性可为控制药材质量属性提供方法支撑,并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加合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不同溶剂处理所获得的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验证总量统计矩法的加合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取补阳还五汤总浸出物,依次用溶度参数1 1.4 ~23.40 Cal1/2·cm-3/2的5种溶剂溶解制样;测定各溶剂浸出物的HPLC指纹图谱,计算并分析其总量统计矩参数的叠加规律.结果:以补阳还五汤总方液指纹图谱为参照峰,用正丁醇(11.4 Cal1/2·cm-3/2)、甲醇( 13.5 Cal1/2·cm-3/2)、68%甲醇(16.67 Cal1/2·cm-3/2)、34%甲醇(20.03 Cal1/2·cm -/2)、水(23.40 Cal1/2·cm -3/2)依次溶解所获得的浸出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074,0.973,0.934,0.991,0.993,其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RSD为63.04%,16.22%,69.38%,表明各指纹图谱差异性较大;按指纹图谱加合性公式计算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3.203×105 mAu·s,29.85 min,389.97 min2,而实际测得的总方浸出物指纹图谱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6.548×104mAu·g,29.44 min,389.00 min2;两者极差绝对值百分率分别为2.209%,1.389%,0.248 4%.结论:中药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法具有加合性,可用于中药多成分体系静态与动态的质量监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中药及经典名方H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信息量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总量统计矩原理和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一次稳态投料量计算方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5批桃红四物汤原药材、饮片及复方制剂总量统计矩及一次稳态投料量进行研究。结果:除了总量一阶矩外,各药材、饮片及复方总量零阶矩、总量二阶矩、信息熵、信息量的RSD均 10%。用单味原药材投料,除当归外(142. 34 kg),按全方累积的信息量的RSD变化计算出的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59. 10 kg);而按全方的比例投料,全方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958. 57 kg)。用炮制品投料,除酒红花外(83. 28 kg),全方累积的一次稳态投料量最大(73. 18 kg);按全方投料,炮制品一次稳态处方投料量均与原药材相同。原药材或炮制品组成的复方,其一次稳态投料量经常大于单味药材的一次稳态投料量。结论:中药成分受遗传多态性控制,中药色谱作用特征(成分种类)相近而作用强度(成分含量)不同,总量一阶矩、信息熵稳定说明中药多成分体系总体化学结构的印迹作用趋势稳定;桃红四物汤各药材及复方一次稳态投料量均远大于处方量,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研究身痛逐瘀汤成分群在药材-饮片-复方制备过程中的自主作用规律,阐明其质量属性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建立身痛逐瘀汤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流动相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5 min,100%A;2.5~6 min,100%~96%A;6~15 min,96%~92%A;15~25 min,92%~88%A;25~35 min,88%~75%A;35~50 min,75%~65%A;50~60 min,65%~50%A;60~65 min,50%~30%A;65~70 min,100%A),检测波长235 nm,计算药材、饮片及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一次投料量等参数;计算基准样品出膏率及药材-饮片-复方转移率和加合参数。结果 15批药材、饮片U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均>0.89,12味药材与饮片UPLC指纹图谱的信息熵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身痛逐瘀汤(药材)的总量一阶矩(MCRTT)、信息熵的RSD分别为5.5%、2.3%,身痛逐瘀汤(饮片)的则依次为4.8%、2.6%。45批全方的出膏率在17.2%~20.2%。药材-饮片转移率数据在波动范围内,药材-复方、饮片-复方的整体传递率分别为101.8%、83.0%。结论 身痛逐瘀汤基准样品的质量属性可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一次投料量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  相似文献   

7.
Zhou J  Deng KW  He FY  Liu WL 《中药材》2012,35(1):133-137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对10批补阳还五汤样本,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计算其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0批药材补阳还五汤纯成分的平均AUCT为1.976×107μV.s;AUCPWT为3.807×104μV.s/mg;MCRTT为13.72min,VCRTT为15.74 min2;浓度CT为519.0 mg/mL。结论:统计矩原理可用来刻画多成分(峰)曲线性的特征,AUC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量分析,AUCPWT、MCRTT、VCRT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本法具有加合运算的特征,能消除溶剂的干扰,获得纯品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具偶联性,能与多维向量偶联构成多维曲线中心矩及偏差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信息熵最大化原则优化经典名方身痛逐瘀汤(Shentong Zhuyu Decoction,SZD)的UPLC指纹图谱条件。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0℃;190~400 nm全波长扫描,进样量1μL,计算信息熵,优选SZD指纹图谱信息熵最大化的波长,在最优波长下考察流动相、柱温、体积流量、进样量,以信息熵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条件,并以最优条件进行15批次SZD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结果信息熵最大化原则下的SZD UPLC指纹图谱最优条件为检测波长235 nm,乙腈-0.4%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3μL;绝对和相对信息熵最大。15批SZD UPLC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0.8828~0.9953,总量一阶矩、信息熵的RSD值分别为5.40%、2.25%,均小于10%,说明中药多成分体系总体化学结构的印迹作用趋势稳定。结论当色谱峰的峰数与峰面积达到最好表征时,其信息熵最大,此时峰数较多,峰形较优,分离度较好,理论塔板数较高,可确定最佳指纹图谱条件。信息熵最大化原则可为中药及其复方指纹图谱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整体特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10批祛瘀清热颗粒剂的指纹图谱,并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整体特征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祛瘀清热颗粒剂各特征峰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其标准指纹图谱由15个特征峰组成;经总量统计矩分析,该指纹图谱的整体特征参数总量零阶矩、总量一阶矩、总量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106μv/s、19.35min、343.6min2,RSD分别为13.03%、2.89%、1.56%,10批制剂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平均相似度为0.9511。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可对祛瘀清热颗粒剂进行准确、可靠的识别,为祛瘀清热颗粒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中药遗传多态性出发,结合Hardy-Weinberg群体平衡质量规律,探讨经典名方单味中药指纹图谱信息熵及最小一次投料量。方法收集多个产地的多味中药材及其炮制品,运用信息论、遗传统计学原理及一次投料量数学模型,测定指纹图谱信息熵和一次投料量等参数。结果各药材及炮制指纹图谱的峰数、峰面积、信息量的RSD变化均大于20%;信息熵的RSD均值为8.36%,小于10%,各药材的平衡质量(一次投料量)远大于《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存在"印迹模板"的信息熵稳定性规律,指纹图谱信息论及一次投料量可用于经典名方中药质量均一性、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并运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及1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稳态1次投料量,建立动态中药成分群的稳态性质量提取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240 nm UV检测;柱温为30℃;进样量为3μL。建立丹参、牛膝、川芎等12味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分析方法获得指纹图谱的动态性参数,并根据遗传统计学原理获得单味药材及全方的1次投料量,指导工业化大生产,获得成分稳态的丹膝颗粒。结果丹膝颗粒12味组成药味的平均总量统计矩零、一、二阶矩、信息熵、信息量分别为6.56×10~4、13.36、50.71、5.75、3.59×10~5;其中以桑寄生药材信息量的RSD最大,以川芎药材的RSD最小,平均为24.51%;按单味药材投料,据全方累积信息量的RSD计算出1次投料量为2.13 kg,按全方的比例投料,全方1次稳态投料量为335.35kg,远远大于《中国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适用于芍药甘草汤药材、饮片与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进行药材-饮片-物质基准制备过程中的物质群量值传递研究,并结合出膏率和有效成分转移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评价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依据古代医籍记载的方法制备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采用HPLC对15批药材、饮片、物质基准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0. 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 nm;同时,结合出膏率和有效成分转移率,进行物质基准制备过程中物质群的量值传递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能同时适用于药材、饮片、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的检测。在物质基准指纹图谱中,以甘草苷为参照峰,确定了共有峰16个,其中6个色谱峰归属于白芍,11个色谱峰归属于甘草,指认了7个主要色谱峰。15批药材、饮片及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良好(≥0. 90); 15批物质基准的平均出膏率24. 81%,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79. 68%,63. 70%和51. 20%,且均未出现离散数据。结论:采用整体物质群控制的指纹图谱方法、制备工艺过程中物质群量值传递研究思路与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评价方法,可为其他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阐明不同批次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中药复方制剂"印迹模板"的均一性规律,为有效地控制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采用GC-MS检测(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检测范围m/z 40~500),并结合文献及Chemical Book数据库分析11批鱼腥草的挥发性成分,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对指纹图谱进行总量统计矩分析。结果:在11批鱼腥草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仅15个,占成分总数的3. 35%,总相对质量分数平均值73. 94%;而非共有成分却有433个,占总数的96. 65%。GC-MS指纹图谱总量一阶矩的RSD 6. 8%,总量二阶矩的RSD 14. 8%(标准差RSD 7. 4%),总量统计矩相似度的RSD 3. 8%。鱼腥草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不均一性,而其GC-MS指纹图谱的色谱学行为却呈现出均一性,"印迹模板"整体相似。结论:中药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适用于动态中药质量控制,可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及复方制剂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左金缓释片释放规律及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左金缓释片体外溶出液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于1 h至12 h不同时间点所获左金缓释片溶出液指纹图谱的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2.620×108 μ,v·sec、74.599 min、252.481 min2;RSD分别为62.445%、1.268%、2.777%.与全溶样品指纹图谱相比,各时间点溶出指纹图谱相似度的最小至最大值为0.947-0.991,平均值为0.977,RSD为1.491%.结论: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能评价中药控缓释制剂多成分整体溶出规律,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和匹配频数总量统计矩法对广藿香等6味辛味中药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其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划分、整合,以寻找辛味中药共有“印迹模板”特征。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味辛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指纹图谱,程序升温(80℃保持5 min,以5℃·min-1升至200℃,保持5 min;以2℃·min-1升至230℃,保持10 min),分流比20∶1,电子轰击离子源(EI),检测范围m/z 35~650,计算成分的平均MCI和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参数;采用匹配频数法对6味辛味中药指纹图谱色谱峰进行“印迹模板”划分、整合和确认。结果:广藿香、艾叶、苍术、细辛、辛夷、荆芥6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平均零阶、一阶及二阶MCI分别为9.02、5.28、5.05;其指纹图谱峰数、总量零阶矩、总量一阶矩、总量二阶矩的平均值分别为60个、169×107、22.49 min、36.82 min2。6味辛味中药的指纹图谱经匹配频数法划分后得到20个整合“印迹模板”,其中3个为共有“印迹模板”,保留时间分别为(25.97±0.21)、(26.9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浸膏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变化情况并研究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补阳还五汤浸膏不同时间点样品的相似度,并对各样品的还原性能进行测定,探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是否存在美拉德反应。结果:在补阳还五汤浸膏的制备过程中,不同浓缩程度各样品间指纹图谱零阶矩的RSD为8.02%,一阶矩的RSD为16.12%,二阶矩的RSD为21.34%,相似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各样品的还原性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结论:在浸膏的制备过程中,指纹图谱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及相似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在此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随着药液浓缩过程的进行,样品的还原能力增强,表明美拉德反应存在于浸膏制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7,(7)
目的:建立桂枝指纹图谱及总量统计矩分析、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识别模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建立11批桂枝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后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定量识别各批样品的总量零阶矩(AUCT)、总量响应率(AUCPWT)、总量一阶矩(MCRTT)、总量二阶矩(VCRTT)等总量统计矩参数;分别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对各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桂枝样品进行分类识别分析。结果:桂枝HPLC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2-甲氧基桂皮醛5个成分峰;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AUCPWT、MCRTT、VCRTT值分别为:1.60×10~5AU·min、5.38×10~2AU·min·m L/mg、2.95×10~1min、1.78×101min~2;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在0.794以上;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均将样品分为4类。结论:桂枝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可行,总量统计矩分析、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可以识别其指纹图谱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立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谱效关系,为其质量评价与经方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采用Shimadsu GL-science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进行检测,以0. 1%甲酸乙腈-0. 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2℃,进样量20μL。测定10批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准样品,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研究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并通过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谱效关系。建立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6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 929~0. 998。采用对照品比对法指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没食子酸、芒果苷、芍药苷、甘草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肉桂酸、甘草酸铵。其中14(芍药苷),20,12(芒果苷),13,23(肉桂酸)号共有峰含量变化与自由基清除活性呈负相关。该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各共有峰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质量评价;该指纹图谱与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对于桂枝芍药知母汤物质基础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古代煎煮方法与现代煎煮方法的差异,为其复方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古代《伤寒论》和现代《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记载的煎煮方法,分别进行芍药甘草汤复方煎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干膏率、指纹图谱,以及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古代煎煮方法和现代煎煮方法制得的煎液进行分析。结果:2种煎煮方法制得的煎液指纹图谱色谱峰数目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匹配出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并指认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苯甲酸、异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10个已知峰。2种煎液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小,提示2种煎煮方法对多数成分的提取效率基本一致。按现代方法煎煮的煎液中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明显高于古代煎煮方法,干膏率也明显高于古代煎煮方法。结论:芍药甘草汤的煎煮方法对其干膏率和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影响较为明显,但对指纹图谱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8)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2)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变波长检测;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建立了芍药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了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7种成分。上述7种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1%、102.71%、99.52%、101.19%、96.77%、102.36%、95.05%。结论:建立的芍药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和7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芍药甘草汤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