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白楸根、茎、叶的性状、显微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法。结果 白楸根灰褐色或棕色,质韧,木部淡黄色,木射线呈放射状;茎表皮密具卵圆形皮孔,嫩枝被淡黄色柔毛。叶类盾状,密被黄棕色柔毛。根横切面呈偏心性类圆形,皮层外侧具石细胞群,木质部导管辐射状排列。茎横切面呈类圆形,表皮具较多星状非腺毛,皮层较窄,外侧具石细胞环带,形成层波状环形,髓部宽广,可见分泌细胞及草酸钙簇晶。叶下表皮具星状非腺毛及腺麟,海绵组织较宽,韧皮部外侧可见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基本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簇晶,具5~8个异常维管束。粉末可见星状非腺毛、腺麟、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草酸钙簇晶和方晶、棕色块等。叶上表皮气孔不等式,下表皮具星状非腺毛,叶脉分五级。结论 白楸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作为其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簕钩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红簕钩主根中心略偏向一侧,皮部窄小,韧皮部类半圆形或圆锥形,断续排列成环状,木质部约占横切面半径的3/4;茎可见1~4个皮刺凸起,表皮嵌有单细胞非腺毛,偶见腺毛,皮层内侧的石细胞群,排列成环状,髓部约占切面半径的1/2,外侧有厚壁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状;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单列,可见单细胞非腺毛,内侧有厚角组织;栅栏细胞3列,不通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外侧可见石细胞群;有的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粉末可见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常见网纹导管、草酸钙方晶及许多散在或成群的石细胞等特征。结论:红簕钩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簕钩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红簕钩主根中心略偏向一侧,皮部窄小,韧皮部类半圆形或圆锥形,断续排列成环状,木质部约占横切面半径的3/4;茎可见1~4个皮刺凸起,表皮嵌有单细胞非腺毛,偶见腺毛,皮层内侧的石细胞群,排列成环状,髓部约占切面半径的1/2,外侧有厚壁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状;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单列,可见单细胞非腺毛,内侧有厚角组织;栅栏细胞3列,不通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外侧可见石细胞群;有的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方晶;粉末可见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常见网纹导管、草酸钙方晶及许多散在或成群的石细胞等特征。结论:红簕钩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4)
目的:研究北越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北越钩藤根皮层和韧皮部均较窄且都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宽广,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木栓层由类正方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皮层较窄,韧皮部与木质部近等宽,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髓部较大,近木质部有环髓厚角细胞。叶上、下表皮均具有单细胞非腺毛,表皮下方有厚角组织,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列,均不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近木质部有断续的一圈大型薄壁细胞,木质部U形,导管数个连成一线后排成辐射状等特征。非腺毛、导管为主要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北越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有关红子仔和双花蟛蜞菊的显微结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对二者进行显微特征研究,为二者的鉴别、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法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红子仔根横切面皮层较窄,韧皮部宽广,导管小型,散在;茎横切面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较多,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外被角质层,海绵组织排列较疏松;粉末中淀粉多为复粒,脐点呈点状,草酸钙方晶少量。双花蟛蜞菊根横切面皮层宽广,导管大型,散在;茎横切面皮层较窄,韧皮部较窄,韧皮部具韧皮纤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少而大型,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外侧被角质层及稀疏非腺毛,中脉维管束圆形;粉末非腺毛较少,石细胞方形或椭圆形。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红子仔和双花蟛蜞菊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披针叶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披针叶钩藤根木栓层3~7层,皮层细胞含红棕色物质,有少量纤维束,大量的韧皮纤维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几个成束,呈放射状,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近正方形,表皮为一列长圆形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厚角组织,皮层较窄,韧皮纤维和形成层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数个径向相连,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下方具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形成"U"形,木质部导管数个连成直线等特征。结论披针叶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药灰枝紫菀的性状及显微特征,为其生药学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方法研究藏药灰枝紫菀的生药学特性。结果:灰枝紫菀茎多分枝,帚状,皮灰褐色,撕裂,嫩枝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叶上表面被短糙毛,下表面被柔毛。头状花序在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或单生;花序梗细,长1~2.5 cm,有疏生的苞叶。灰枝紫菀根皮层宽广,可见众多石细胞,皮层内侧可见4~6个分泌道。茎横切面呈圆形,外被角质层,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叶上、下表皮均有腺毛,厚角组织1~2层,栅栏组织紧密分布,气孔不定式,3~4个保卫细胞。粉末黄棕色。腺毛和非腺毛较多。冠毛为多裂性分枝状,各分枝为单细胞,花粉粒黄色,具3孔沟,表面具尖刺状雕纹,石细胞单个散在,呈类方形,层纹及孔沟较明显,无色。可见花冠裂片表面具棒槌状突起。导管多为网状纹理和螺纹导管。偶见草酸钙簇晶和方晶。结论:灰枝紫菀干燥药材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和叶表面显微特征,以及全草粉末显微特征均可显示其独特鲜明的生药学特性,以性状特征和全草粉末特征最为突出,为灰枝紫菀的生药学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华南龙胆的根、茎、叶、花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华南龙胆根无木栓层,皮层较宽,木质部类圆形,无髓部。茎表皮细胞木化,皮层较宽,韧皮部、形成层断续成环,导管径向由外向内渐小,髓部细胞多角形。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有蜡被层,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叶表面片下表皮细胞多角枝状,不定式气孔。花瓣横切长条状,表皮细胞有的略呈乳头状突起,花瓣中有2~4个简单维管束,外韧型。结论:华南龙胆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桐花树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红树类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桐花树进行研究。结果桐花树具有明显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性状特征:茎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枝痕,皮表面密被灰白色皮孔;叶倒卵形,革质,表面光滑无毛。显微特征:茎皮层宽广,石细胞群排列成环状,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均为复表皮,表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单宁,栅栏组织2~3列,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木质部半环状,维管束周围有2~3列厚壁细胞,排列成环状。叶表皮气孔众多,均为环式气孔类型,此外可见明显的盐腺。粉末观察可见大量的石细胞,形状多样,具有草酸钙簇晶,导管类型均为孔纹导管。结论本研究为桐花树药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旱田草进行显微的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显微方法鉴别。结果根皮层内含通气组织;茎皮层四角处有明显的4个纤维束,维管束多6个,环状排列;叶上表皮细胞通过主脉时常向下凹陷,下表皮细胞可见气孔、1~2个细胞非腺毛及扁球形腺鳞,栅栏细胞呈短圆柱状,叶绿体众多;粉末中可见腺鳞、棕黄色分泌细胞、非腺毛等特征。结论旱田草显微特征稳定、可靠,可作为其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广东楤木和虎刺楤木在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上极为相似,但功效有别.临床应用不同。对二者的药用部位进行显微鉴别研究,为临床应用与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滑走切片法对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显微技术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广东楤木根横切面皮层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宽广,导管大,常单个散在。茎横切面表皮被非腺毛,木栓层内侧具厚角组织,皮层散在分泌腔,韧皮部外侧具纤维束。叶横切面上下表皮被非腺毛,中脉维管束5束,周围具分泌腔。虎楤木忽木根横切面皮层宽广,散在分泌腔,导管大,常单个散在。茎横切面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皮层散在分泌腔,导管少.径向排列。叶横切面上下表皮被非腺毛,中脉维管束呈U形,下方具分泌腔。结论:以上特征为广东楤木和虎刺楤木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大头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头陈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药材具有特殊的香气.显微特征为:根木质部占绝大部分,射线明显.茎皮层可见含红棕色分泌物的分泌细胞,髓部宽广.叶大型的腺鳞易见,非腺毛众多,可见小腺毛.粉末中可见大型的腺鳞、小腺毛、星状毛、花萼表皮细胞及种子表皮细胞等.紫外光谱特征为石油醚浸出液在206 nm处有吸收峰,乙醚浸出液在271 nm处有吸收峰,无水乙醇浸出液在204 nm处有吸收峰,薄层色谱可见4个斑点.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对大头陈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荨麻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为其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荨麻进行鉴别。结果 茎四棱形,少分枝;叶近膜质,呈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气微,味淡,微辛。茎的横切片显微特征:茎表皮细胞分化有少数腺毛和非腺毛,内侧有1~4层成环状排列厚角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含大量碳酸钙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9个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窄小,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发达;髓宽广,近中心的薄壁细胞较大,形成髓腔。叶的横切片显微特征:叶脉由表皮、基本组织和外韧型维管束组成,基本组织中含大量碳酸钙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韧皮纤维和厚角组织发达。荨麻茎和叶粉末中均有多数棒状腺毛,非腺毛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钟乳体和草酸钙簇晶众多,此外可见成束的晶鞘纤维。茎粉末中以具缘纹孔导管为主,而叶粉末中以梯纹导管多见。荨麻叶粉末中的不定式或不等式的气孔,可作为荨麻鉴别的依据之一。结论 该研究明确了荨麻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所建立的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弯管列当的性状及显微鉴别依据,以便安全、准确地使用弯管列当。方法主要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弯管列当的性状,茎的组织构造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弯管列当茎由表皮、皮层、中柱维管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组成。粉末包括网纹细胞、花粉粒、花萼表皮细胞、腺毛、导管、纤维、花冠细胞、淀粉粒等特征,其中网纹细胞和花粉粒的特征是弯管列当区别于其他列当药材的最主要特征。结论弯管列当以上特征可为鉴别其真伪、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扩大药用范围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蓑衣,正确识别药材的真伪优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水蓑衣茎稍四棱形;幼枝被短柔毛;单叶对生,纸质;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被毛。花萼管状,花冠二唇形,蒴果长椭圆形。老茎圆形,嫩茎四棱形,均被短柔毛;叶片易碎,卷曲。横切面根中皮层宽广,多由大型气室组成(显示出湿生植物的特征);茎类方形,表皮细胞晶细胞易见,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叶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气孔、腺鳞、非腺毛常见;上、下表皮均含有长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粉末中可见非腺毛、腺鳞、钟乳体、石细胞、纤维、螺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等。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水蓑衣有生药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猪屎豆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结果:根木质部宽广,纤维多;茎外被大量非腺毛,维管束大小不一,髓部宽广,中空;叶维管束呈新月形,有维管束鞘,下表皮被非腺毛;粉末中可观察到纤维束、导管和非腺毛。结论:大猪屎豆的显微鉴别特征可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瑶药冻你美真伪鉴别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茎圆柱形,有纵棱,节间膨大,多分枝;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叶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小叶5;根、茎、叶黏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茎薄壁细胞有草酸钙簇晶。叶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粉末可见非腺毛、草酸钙针晶束、草酸钙簇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和螺纹导管。TLC色谱图中,11批样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瑶药冻你美药材鉴别真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榄李进行生药鉴别研究,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基本鉴别方法对榄李根、茎、叶进行研究。结果榄李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茎有细纵裂纹及细小皮孔或叶痕;叶椭圆形似匙。根韧皮部有较大裂隙,射线弯曲,具有髓部;茎皮层宽及木栓形成层;叶下表面有非腺毛,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及主脉薄壁细胞可见红色或紫红色后含物;叶上下表面细胞不规则,气孔不定式,上表面可见木栓孔,下表面有非腺毛。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少见。薄层色谱: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有5个斑点。紫外吸收光特征:榄李粉末95%乙醇提取液在216nm处有最大吸收峰。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榄李药材鉴定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积雪草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其茎、叶、叶柄、根进行性状研究和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研究。结果: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片膜质至草质,叶片多皱缩、破碎,根圆柱形,叶柄类椭圆形,上方具U形缺口,气微,味淡。茎、叶、根、叶柄的横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显示:茎表皮细胞类圆形或近方形,韧皮部外侧为微木化的纤维群,髓部由较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叶上下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但下表皮细胞排列略不规则,分布较多的气孔。气孔大多呈不定式;粉末淡黄绿色,可见梯纹导管,螺纹导管多见。有时可见油室碎片、非腺毛和少量石细胞。常见方晶和簇晶;纤维长梭形,孔勾隐约可见。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积雪草药材的显微特征,所建立的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矮陀陀进行显微结构研究,寻找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显微鉴别法。结果根皮部宽广,有红棕色的分泌细胞散在;茎木髓部裂隙呈星芒状;叶主脉维管束1个,具单细胞非腺毛及腺鳞;粉末中可见腺鳞、非腺毛、草酸钙簇晶、分泌细胞等。结论上述特征稳定、可靠,可用于矮陀陀的显微结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