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初步探讨转录抑制因子GFI1(growth-factor independence 1)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转录抑制因子GFI1表达变化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65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标本,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4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gfi1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组gfi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初诊CML组gfi1表达显著高于初诊AML组、初诊ALL组及CML急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ML急变组中,急淋变组gfi1表达明显高于非急淋变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4)。结论:gfi1表达异常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gfi1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淋巴系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恶性血液病发病的重要机制,TIG1和TIG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维A酸类可诱导的肿瘤抑制基因,最初分离于他扎罗汀(Tazarotene)处理过的皮肤角化细胞,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出现表达沉默或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泛素相关蛋白1(UBAP1)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p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22例对照者骨髓细胞中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急性白血病中ubap1基因呈高表达,p16基因呈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ubap1基因仅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M4和M5亚型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除成人FAB分型的M1和M2亚型外,其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染色体预后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中呈显著负相关(r=-0.827,p0.01),在病例组中无相关性(r=0.065,p0.05)。结论:ubap1基因高表达与p16基因低表达可能同时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其中ubap1基因高表达主要影响AML中M4和M5亚型的发病,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贺琪  陈兴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84-3786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学者在筛选生长抑制基因的过程中检测到其成员之一的INGl而偶然发现的一个新家族,已被归入肿瘤抑制基因家族这个正在不断发展的群体。该群体的成员含有一系列与转录调控相关的结构序列。能编码相应的蛋白因子。其中,P33INGIb是ING1的蛋白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收集近年相关资料,就P33ING1b的基因定位、基因结构、功能、故障原因及其与某些皮肤病的关系综述如下.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开拓新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背景:研究表明白血病抑制因子能提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改变其分化方向,但还没有研究证实其是否能影响神经元的凋亡.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干预下神经元的凋亡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二者是否有一定相关性.方法:c57BL小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白血病抑制因子组,帕金森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接受三维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造模后2 h,假手术组只接受ALZET锇药物泵导管植入术,但不植入泵导管;白血病抑制因子组接受ALZET锇药物泵导管植入术,经泵导管将白血病抑制因子直接缓慢释放到脑脊液中,帕金森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帕金森病组相比,白血病抑制因子组小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显著增殖,凋亡细胞数呈显著性下降,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白血病抑制因子可能是一种能有效重建变性神经系统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白血病抑制因子能提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改变其分化方向,但还没有研究证实其是否能影响神经元的凋亡。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干预下神经元的凋亡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二者是否有一定相关性。方法:c57BL小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白血病抑制因子组,帕金森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接受三维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小鼠帕金森病模型。造模后2h,假手术组只接受ALZET锇药物泵导管植入术,但不植入泵导管;白血病抑制因子组接受ALZET锇药物泵导管植入术,经泵导管将白血病抑制因子直接缓慢释放到脑脊液中,帕金森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帕金森病组相比,白血病抑制因子组小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显著增殖,凋亡细胞数呈显著性下降,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白血病抑制因子可能是一种能有效重建变性神经系统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位于染色体9p21的P16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P1基因通过等位基因缺失、点突变、甲基化等方式失活,并且与细胞遗传学检查9P变化无相关性,P16基因缺失主要参与T-ALL和CML急性淋巴细胞变。在ALL特别是T-ALL的发病中,至少起病因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SDF-1不仅与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及造血干/祖细胞的回髓定位和植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各种白血病细胞的移动和功能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就SDF-1与急性白血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免疫Balb/c雌性小鼠,通过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效价;同时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蜡块65例(低危组40例,高危组25例),正常膀胱黏膜2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TSLC1蛋白表达情况,由两位病理医生根据染色情况确定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利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病理分级的TSLC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IgG1,测其效价为1∶100 000;免疫组化示细胞质、细胞膜显色。高危组TSLC1蛋白表达阴性为88%(22/25),弱阳性为12%(3/25);低危组TSLC1蛋白表达弱阳性为75%(30/40),阴性25%(10/40);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均为强阳性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C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在评价肿瘤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是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有价值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寻找与白血病发生相关的候选抑癌基因。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28例白血病患者11号染色体短臂四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频率。结果 1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8例(44.4%)在11号染色体短臂上出现了至少1个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1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中未检出所选位点的LOH。其中位点D11S1334(位于11p15.4-p15.2)的LOH率为27.8%(5/18),位点D11S1331(位于11p15.4-p15.1)的LOH率为22.2%(4/18)。位点D11S922(位于11p15.5)LOH率为22.2%(4/18),且有75%(3/4)的患者同时存在该位点与其它位点的改变。结论 在11p15.2-p15.5区域可能存在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检测IKZF1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亚型,探讨IK6功能缺陷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9例初诊ALL患者IKZF1基因表达亚型,统计IK6亚型阳性患者比例,分析IK6阳性患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融合基因、危险分层特点,比较IK6阳性组与IK6阴性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ALL患者中检测到IKZF1基因表达的功能亚型为IK1、IK2/3,功能缺陷亚型主要为IK4、IK6、IK8、IK9;表达IK6亚型患者占B-ALL患者的34.4%,占T-ALL患者的22.2%;B-ALL中IK6阳性组患者BCR/ABL1阳性率及高危组患者比例均高于IK6阴性组(P=0.027,P=0.048),而两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T-ALL中IK6阳性组与IK6阴性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危险分层均无显著性差异,在Ph染色体阴性的B-ALL患者中,IK6阳性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IK6阴性组(P=0.009,P=0.002)。结论:在成人ALL中IKZF1基因IK6表达亚型为主要功能缺陷亚型,IK6亚型的表达可作为Ph染色体阴性的B-ALL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指导成人ALL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髓系白血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免疫表型分型特点.方法 根据小鼠骨髓各系列分化抗原表达特性,结合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5只髓系白血病转基因小鼠和10只BL6健康对照组小鼠的骨髓免疫表型分型特点,并通过细胞周期分析进一步确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白血病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中Mac-1+Gr-1+细胞、c-Kit+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2.6±6.5)%、(20.5±4.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8±4.8)%、(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12.66,P均<0.01);而B220+、CD3+、CD41+和Ter119+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7±1.1)%、(1.2±0.3)%、(1.2±0.6)%及(2.8±1.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0.2±2.1)%、(6.6±1.3)%、(4.7±1.1)%及(10.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63、-8.69、-6.30、-12.28,P均<0.01).细胞周期中的S期和G2/M期的表达率分别为(25.7±4.2)%和(21.1±4.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8±2.1)%和(8.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7.98,P均<0.01).结论 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的髓系标志Mac-1、Gr-1及造血干祖细胞标志c-Kit的表达明显增高,而B淋巴细胞系标志(B220)、T淋巴细胞系标志(CD3)、巨核细胞系标志(CD41)和红细胞系标志(Ter119)的表达明显受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瘤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与原发性和继发性头颈部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细针吸取及术中印片细胞学诊断病例获取标本,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检测220例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中p16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头颈部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16蛋白在头颈部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率为84.63%,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表达率53.90%,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表达与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肿瘤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同时显示p16蛋白表达程度与头颈部肿瘤大小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关联。结论多瘤抑癌基因蛋白p16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分化,检测p16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黄天劲  周宇 《新医学》2022,53(5):340-343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是催化尿素循环限速酶之一,主要在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中表达,正常生理情况下其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PS1基因与肝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或影响嘧啶合成等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细胞生物学行为,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或患者的预后。因此,研究CPS1基因与肿瘤的关系,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治、预后评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该文就CPS1基因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探讨DLC-1启动子甲基化用于判断儿童ALL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4例ALL患者骨髓,5例正常骨髓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6T-CEM,分别采用MSP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DLC-1启动子甲基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aza-2'-deoxycytidine处理6T-CEM细胞前后DLC-1的表达.结果 经MSP检测,21例ALL患者骨髓中存在DLC-1甲基化,而在正常骨髓中未发现该基因甲基化.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的结果与MSP法完全一致,而焦磷酸测序法能对DLC-1启动子上的CG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DLC-1基因的甲基化与年龄、性别、WBC计数、FAB分类、免疫学分型、临床分型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DLC-1基因甲基化阳性的18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中有14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甲基化阴性的12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仅4例复发.采用5-aza-2'-deoxycytidine在体外处理DLC-1甲基化细胞6T-CET后,可使DLC-1恢复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从儿童ALL患者中检测到DLC-1启动子存在高频率的异常甲基化,DLC-1甲基化对预测儿童ALL复发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证明焦磷酸测序法是一种敏感、简单,并能对DLC-1启动子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中RNPC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54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NP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RNPC1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90.7%的白血病患者表达不同程度的RNPC1。(2)RNPC1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种分型的白血病中均有RNPC1表达,且各分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PC1过度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浸润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手术后大体标本58例,检测PTEN在58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PTEN蛋白在正常黏膜与浸润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TEN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的下降或缺损,提示食管鳞癌可能发生了浸润甚至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这可能为临床上食管鳞癌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e leukemia,PML)蛋白在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ML mRNA水平的差异.构建PML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后筛选出稳定表达PML的细胞株,以稳定表达空载体的细胞为对照.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PML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一步用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增殖相关因子c-myc和p27kip1(p27) mRNA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最后检测了CML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myc和p27 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 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ML mRNA表达水平(△Ct=9.02±0.7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t =7.91 ±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07,P<0.001).PML过表达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PML稳定表达的K562细胞中,c-my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2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myc的mRNA表达水平(△Ct =7.13 ±0.4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t =9.35 ±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P<0.001),而p27的mRNA表达水平(△Ct =4.56±0.58)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t=3.29±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结论 PML在CML患者中低表达,PML可能通过调节c-myc和p27的表达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WT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硫化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系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U937细胞不表达WT1基因,而HL-60、K562和KG1细胞高表达WT1基因,HL-60细胞WT1基因无甲基化。结论:WT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不能抑制其表达,尚存在其他调节WT1基因表达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