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海安地区某三级医院急诊科681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类型及中毒原因,为该地区急性中毒的抢救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资料,分析该院急诊中毒的规律和流行病学等特征。结果 681例患者中,毒物暴露类型依次为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占比39.21%(267/681)、意外中毒31.27%(216/681)、自杀性中毒29.07%(198/68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和不同居住地间中毒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2.814、238.025、22.474,P均<0.001)。其中女性自杀性和意外中毒类型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酒精和药物滥用类型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20~<60岁以酒精和药物滥用类型中毒为主,>60岁以自杀性中毒类型为主,农村地区意外中毒类型占比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类型所占比例高于农村地区;681例患者中毒原因主要为酒精中毒,占30.54%(208/681),其次为农药中毒占22.61%(154/681)、其他食物中毒17.62%(120/681)、药物中毒12.78%(87/681)、毒品中毒8.66%(59/681)、蕈类中毒7.78%(53/68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和不同居住地间中毒品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575、142.248、226.611,P均<0.001)。其中女性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酒精中毒比例显著高于女性,20~<60岁以酒精中毒为主,>60岁以农药及酒精中毒为主,城市地区药物中毒、蕈类中毒和毒品中毒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村,而农村地区农药中毒和其他食物中毒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城市。结论 酒精、农药、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是海安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中毒品种、酒精和药物滥用中毒、意外中毒、自杀性中毒所占比例接近。应根据急性中毒原因及中毒物质,采取科学合理防控措施,降低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洛阳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情况及中毒产生的相关因素,为儿童急性中毒提供必要的预防性手段和干预措施。 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洛阳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病例相关资料,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急性中毒儿童中毒特征。 结果 2012-2016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675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儿童急性中毒呈现较为显著的年龄特征,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期,分别为297例(44.0%)和194例(28.7%);农村儿童居多550例(81.5%);城市中毒主要为药物占52.0%,农村中毒主要为农药和药物,分别占27.1%、22.4%。城市和农村患儿中毒后处理时间有一定的差别,中毒发生2 h内到医院就诊者城市比例高于农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中毒原因误服为主487例(77.3%);中毒物质的主要类别是药物、农药、鼠药,分别为188例(27.9%)、157例(23.3%)、83例(12.3%);中毒主要经消化道侵入体内占77.3%;经过积极综合治疗,大部分中毒患儿结局良好:治愈640例(94.8%),好转18例(2.7%),未愈13例,死亡4例。 结论 急性中毒多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农村为主,通过消化道误服药物、农药、鼠药是引起儿童急性中毒的因素,因此应重视儿童监护人对儿童养育照顾及妥善保存家庭药物、农药化工用品等,以减少儿童急性中毒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91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其中,年龄>30~50岁630例(32.88%),>50~70岁619例(32.31%);有毒动物中毒居首位,599例(31.26%)中以蜂蛰伤例数最多.中毒患者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但农药及药物中毒女性多于男性.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13年就诊于武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自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自杀的识别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制急诊科自杀就诊患者登记表,根据急诊患者预检分诊登记的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3年医院急诊科共接诊自杀患者136例,其中女性(90例,66.18%)明显多于男性(46例,33.82%),青年、中年患者(分别占60.30%和25.00%)人数最多;农药中毒和安眠药(43.38%和38.97%)为主要自杀方式,家庭矛盾、婚恋受挫、工作学习压力为前3位的自杀原因,自杀月份主要集中在4-10月份,时间点集中在13点至凌晨1点。结论在农村和城市,自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应引起家庭、社会、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做好自杀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289 例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对其性别、年龄等10项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该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89例,男女性比为1.65∶1。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49岁(62.28%),以农民为多(32.18%)。该资料中低收入患者占47.06%,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49.48%。中毒事件以第三季度高发(39.45%)。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43.94%)。男性最常见的自杀毒物是农药,女性为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患者中农药中毒居第一位(32.87%),集中发生在第三季度(49.47%),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农民、外来务工者、待业者首位中毒毒物分别是农药、化学物品和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42%,死亡率2.08%,而外来务工者中毒死亡率达5.55%,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该院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为制定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657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调查患者中中毒高发年龄段为20~29岁,男女比例为1.34∶1;职业分布中工人比例最高(32.57%);毒物类型中酒精中毒(59.97%)最常见,其次是药物中毒(20.85%)、有毒气体中毒(8.98%)、食物中毒(1.83%)、农药中毒(1.98%)。中毒的高发月份为1、2、11、12月,节假日中毒患者增多。结论针对中毒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序的救治。能够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1一般情况患者王××,男,28岁,病例号:1564682。因恶心、呕吐、剧烈肌肉酸痛3 h于2006年2月2日急诊入院。患者因心情不好而产生轻生念头,自服除草剂百草枯300 ml,数min后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出现剧烈肌肉酸痛,以双下肢为明显。到我院急诊洗胃后入院。病程中无腹痛、腹泻、抽搐、尿便失禁等症状。入院查体T 36·4℃,P 78/min,R 18/min,BP 120/80 mmHg,意识清楚,精神萎靡,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应灵敏。心肺无异常。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678例宫颈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甲医院妇科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67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组织分化等流行病学资料,运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某三甲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8.93±4.11)岁,宫颈癌好发年龄31~60岁。经F检验,不同年度宫颈癌发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2,P0.05);678例宫颈癌中鳞状细胞癌占76.55%,不同年龄段宫颈癌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9,P0.05);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中分化居首位,为332例(48.97%),不同年龄段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构成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9.33,P0.05)。结论 2013-2018年某三甲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在今后需要对31~60岁宫颈癌好发年龄妇女加强筛查和管理,同时加大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以降低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保护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9.
将我院5年来接诊的654例急性中毒患者,按性别、年龄段、季节、中毒类型分组,分析各类中毒在性别、年龄段、季节、发病率和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显示,中毒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但中毒住院病例女性多于男性;从季节的分布来看,第四和第一季度为急性中毒高发季节。自杀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农村女性又多于城市。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急性中毒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1]。而急性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之一,现将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1年的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方法 以2008年10月至2015年9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94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急性农药中毒特征。结果 1 394例患者,平均年龄(42.19±7.46)岁,女性多于男性(55.31%/44.69%)。中毒类型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1 133例,81.28%),男女之比0.80∶1,20~49岁年龄组占73.17%,发病以第三季度最多(42.98%),病死率为16.15%;生产性农药中毒(261例,18.72%)男女之比为2.26∶1,40岁以上年龄组占87.74%,其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第三季度占76.25%,病死率为0。有机磷农药中毒占中毒总数的36.87%,其次是百草枯中毒(26.11%)。百草枯中毒平均住院日最长,为(11.81±10.13)天,且预后最差。结论 农药中毒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控制有机磷、百草枯可显著降低本地区农药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自身诊治水平,做好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对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成功80例,死亡5例,成功率94%。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有效反复地洗胃,快速应用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南部农民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南部抽取3个村庄共1 380名农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个村庄农民的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率为8.6%;性别、年龄、喷洒农药前不阅读标签、药械滴漏、用手擦汗、打药时身体受污染以及身体感到不适仍继续打药是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影响因素(P<0.05);使用农药中的危险行为得分与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2=0.9840)。结论江苏南部农民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率较高,使用农药中危险行为较多。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百草枯(PQ)中毒病死率高,影响PQ中毒预后的相关因素也较多,例如血液和尿液中的PQ浓度,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肌酐、乳酸、血糖水平、血淀粉酶等,数值升高越明显,死亡风险越大;肺脏影像学改变,磨玻璃影面积越大,脏器衰竭功能评分越高,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液灌流、糖皮质激素和血必净注射液等则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 9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者进行血清cTnT、肌酸激酶 (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检测。结果 发病后 3hcTnT阳性检出率为5 3.8%,明显高于CK(2 0 %)、CK -MB(2 3.1 %) ;中毒后 5dcTnT阳性检出率为 6 9.2 %,而CK和CK -MB仅为 8.0 %和 4 .0 %。结论  (1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者存在急性心肌损伤。 (2 )血清cTnT能早期确切诊断急性心肌损伤 ,有较宽的时间诊断窗 ,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8月~2005年4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8例.按是否使用长托宁治疗分为长托宁组14例,阿托品组14例.通过观察中间综合症发生率判断疗效.结果:长托宁组无1例发生中间综合症.阿托品组在48小时内有4例(28.6%)出现中间综合症.结论: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17.
蚌埠市2007年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及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情况,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蚌埠市农药中毒网络直报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急性农药中毒的原因及特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地区21家医疗机构进行漏报调查。结果2007年度全市共发生各类农药中毒550例,年发病率为15.48/10万,农药中毒的类型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生产性农药中毒124例(22.55%),男性多于女性,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病死率为0;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26例(77.45%),女性多于男性,无明显的季节分布,病死率为3.52%。15~55岁年龄段中毒人数占全部中毒者的71.27%;毒性较高且价格相对便宜的有机磷农药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品种。我市农药中毒网络直报系统运转基本正常,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时间不长,各级医疗机构农药中毒漏报率为35.98%,及时率为66.28%。乡镇卫生院农药中毒漏报情况最为严重,漏报率为60.71%。结论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安全、合理使用及储存保管农药的知识,加强对农药的监管力度,是控制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关键;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及时、准确地上报农药中毒病例的意识,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护理.方法:38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HP组和非HP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转清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阿托品用量、治愈好转率指标来判断HP的临床疗效.结果:HP组治愈好转率91.7%,显著优于非HP组88.5%(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意识转清时间明显缩短.结论:HP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机磷,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治疗时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工作,是顺利进行血液灌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相关因素,为该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甘肃省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和同期非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结果  认知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对中毒行为的发生有直接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831、-0.752和-0.469;认知因素对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有直接作用;二级维度中认知偏差、绝对化、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农药管理和负性生活事件对中毒行为的发生有间接作用,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757、0.541、0.773、0.576、0.824和0.782。 结论  关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发病的相关因素,改善其社会学相关因素及应对方式,给予社会支持,加强农药管理,有助于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8^ 、CD25^ 、CD28^ 对62名AOPP患者和30名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下计数。结果 AOPP并发MODS患者体内CD3^ 、CD3^ /CD25^ 、CD8^ /CD28^ 明显减少(P<0.01或P<0.05);CD4^ 无明显变化(P>0.05);CD95^ 、CD8^ /CD28^-明显增加(P<0.01)。结论 AOPP并发MODS患者T淋巴细胞因大量凋亡而总数减少,亚群发生变化,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提示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AOPP后MODS的发病过程,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须重视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