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莹  张奕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106-1108
目的 探讨丽水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OME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丽水市9所幼儿园及小学的1 457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并由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OME诊断,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OME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457名儿童中OME的患病率为7.82%,2~3岁组儿童患病率(15.61%)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2~3岁)(OR=5.749 ,P<0.001)、居于农村(OR=1.879 ,P<0.05)、合并过敏性疾病(OR=4.855 ,P<0.00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OR=2.883 ,P<0.001)、经常流鼻涕(OR=3.158 ,P<0.01)、硬腭高拱(OR=2.743 ,P<0.01)、鼻炎(OR=2.44 ,P<0.01)、腺样体肥大(OR=2.173 ,P<0.05)、鼻咽部淋巴增生(OR=1.881 ,P<0.01)为危险因素;母乳喂养(OR=0.491 ,P<0.05)为保护因素。 结论 丽水市儿童OME患病率位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健康教育,警惕儿童呼吸道炎症,宣传母乳喂养,同时健全儿童体检政策,降低儿童OME的患病率和反复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其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中3~6岁全部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69例,其中男504例,女465例。研究工具为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躯体伤害恐惧阳性检出75例(7.73%),其中男性33例(6.5%),女性42例(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1,P>0.05);躯体伤害恐惧得分女性(7.15±4.89)显著高于男性(6.5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剖宫产(OR=2.063,95%CI:1.128~3.772,P=0.019)、母亲焦虑得分(OR=1.074,95%CI:1.024~1.125,P=0.003)是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危险因素,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的语言认知因子得分(OR=0.912,95%CI:0.873~0.952,P<0.001)、社会生活能力总分(OR=0.961,95%CI:0.936~0.988,P=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躯体伤害恐惧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与母亲焦虑、家庭养育环境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有关。因此,早期进行家庭养育干预可以防止幼儿躯体伤害恐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3~6岁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160例3~6岁患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并选取160例3~6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儿童一般人口学资料、父母相关资料、生活环境、营养状况及微量元素含量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3~6岁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病例组儿童微量元素中铁、钙和锌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31、-7.98、-7.53,P均<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0.279,P=0.024),父母有过敏史(OR=1.412,P=0.004)、家庭成员吸烟(OR=1.565,P=0.001)、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OR=4.963,P=0.033),年抗菌药物使用次数≥3次(OR=11.894,P<0.001)均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儿童缺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容易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保护性因素。避免吸二手烟、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次数、增加每日户外运动时间可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及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3例纳入研究,观察其营养支持现状,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1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8.10%(43/153),接受营养支持为11.11%(17/153);经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OR=1.079)、吸烟(OR=1.558)、饮食不规律(OR=1.594)、饮酒(OR=1.829)、入院时营养不良(OR=8.337)、吞咽障碍(OR=20.437)、胃肠外并发症(OR=5.963)、NIHSS评分(OR=3.090)、胃肠功能差(OR=16.545)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率较低,存在较高营养不良发病风险;高龄、吸烟、饮食不规律、饮酒、入院时营养不良、吞咽障碍、有胃肠外并发症、NIHSS评分越高及胃肠功能差都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及时评估机体营养状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以预防营养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底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所小学2 241名8~9岁小学生,对其进行屈光检查、体格测量及有父母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1 206/2 241),其中男生近视检出率为52.3%,女生5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频数多(OR=0.879,95% CI:0.798~0.968,P=0.009)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学习日平均每天上课外辅导班时间长(OR=1.408,95% CI:1.142~1.736,P=0.001)、父亲近视(OR=1.464,95% CI:1.204~1.78,P<0.001)、母亲近视(OR=1.667,95% CI:1.365~2.035,P<0.001)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6月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抽取黑河地区少数民族53 520人,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收集。结果 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为9.18‰,标化患病率为3.5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饮食口味、吸烟史、饮酒史、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情绪波动、家族脑血管病史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3.384,P=0.004)、高血压(OR=3.043,P=0.007)、高血脂(OR=2.284,P=0.010)、糖尿病(OR=2.568,P=0.009)、心脏病(OR=2.793,P=0.008)、吸烟史(OR=2.354,P=0.009)、情绪波动3次及以上/周(OR=2.537,P=0.009)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患病率较高,年龄≥50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情绪波动3次及以上/周均为黑河地区少数民族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筛查出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控制新生儿感染。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5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527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24例,感染率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医院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在体重(P=0.011)、胎龄(P<0.001)、分娩方式(P=0.014)、有无机械通气(P=0.008)、有无静脉营养(P=0.001)、是否侵入式治疗(P<0.001)等指标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新生儿体重偏低(OR=2.117,95%CI:1.988~2.254);早产(OR=2.077,95%CI:2.009~2.148);剖宫产(OR=1.276,95%CI:1.199~1.359);机械通气(OR=1.699,95%CI:1.621~1.78);静脉营养(OR=2.387,95%CI:2.342~2.433)和侵入式治疗(OR=1.522,95%CI:1.501~1.543)。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率较高,应根据相应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控制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结果 1)共收集49 644例学龄前儿童的有效体检数据,其中男童25 885例(52.1%),女童23 759例(47.9%)。2)其中体重过轻(<P3)的儿童有1 212人(2.4%),体重过重(<P97)的5 353人(10.8%);身高过矮(<P3)的儿童有1 497人(3.0%),身高过高(>P97)的儿童有6 876人(13.9%)。3)母儿ABO血型不符(OR=0.671,95%CI:0.481~0.935,P=0.019)、出生体重偏低(OR=0.546,95%CI:0.443~0.674,P<0.001)、出生时身高偏低(OR=0.335,95%CI:0.272~0.414,P<0.001)是学龄前儿童身高过矮的独立相关因素;出生时身高过矮(OR=0.330,95%CI:0.269~0.404,P<0.001)、体重过轻(OR=0.330,95%CI:0.269~0.404,P<0.001)是学龄前儿童体重过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与2005年九市的标准相比较,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全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不良受到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三级预防及孕产期高危因素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包服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7-2018年期间,采用多阶段PPS抽样调查法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7个贫困县(区)2 120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内容包括婴幼儿出生基本情况、营养包服用、看护人喂养和营养知识情况等。结果 婴幼儿营养包有效服用率为80.3%,汉族营养包有效服用率高于回族,无不适反应高于有不适反应,随着婴幼儿月龄增加有效服用率升高,母亲、父亲学历越高有效服用率越高,不同民族、月龄、不适反应、母亲学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OR=0.635,95%CI:0.487~0.827,P=0.001)、无不适反应(OR=0.286,95%CI:0.192~0.425,P<0.001)、月龄(OR=0.970,95%CI:0.951~0.990,P=0.003)为婴幼儿营养包食用依从性保护因素,母亲年龄是其危险因素(OR=1.023,95%CI:1.002~1.045,P=0.029)。结论 宁夏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包食用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4—2019年昆明市国家监测点五华区4个街道体检儿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9年昆明市5岁以下体检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0.29%,生长迟缓发生率为0.46%,消瘦发生率为0.66%,超重发生率为0.50%,肥胖发生率为0.12%,除肥胖率外均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OR=12.642)、早产儿(OR=2.408)、胎次≥2次(OR=2.900)、纯母乳喂养率低(OR=2.033)、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OR=3.153)、家庭人口过多(OR=4.193)、家庭收入较低(OR=3.975~9.278)、母亲妊娠期患病(OR=2.170)均是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 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且1岁以内儿童更容易发生。儿童营养不良与父母外出打工、早产儿、胎次≥2次、纯母乳喂养率低、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家庭人口数多、家庭收入低、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宝安区6~36月龄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 方法 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自2019年6月1日起上传到《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居住地址位于宝安区内、6~36月龄的手足口病新病例;在同一社区内随机寻找月龄±2个月、同性别、无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伴出疹症状的儿童作为对照。根据自制问卷采用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92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和5岁以下儿童一起居住(OR=4.976,P=0.002),发病前10 d接触过手足口病人(OR=2.762,P<0.001),发病前10 d去过游乐场所(OR=5.670,P<0.001),孩子饭前总是/经常吮吸手指(OR=4.879,P=0.010)是危险因素;而看护人喂养前用肥皂洗手频率[总是/经常(OR=0.213,P=0.006)]、孩子饭前总是/经常用肥皂洗手 (OR=0.117,P<0.001)是保护因素。 结论 在宝安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公共游乐场所对疾病传播有重要作用,提高看护人和儿童的手卫生、避免儿童接触手足口病患者能降低患病风险,和5岁以下儿童居住的散居儿童家长更应该重视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儿童体质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对左家庄辖区内1 25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测试及监护人的问卷调查,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有递增趋势(趋势χ2=13.423,P<0.001);女童体质测评优秀率高于男童(矫正OR=1.77,P<0.001);出生时为巨大儿的儿童优秀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矫正OR=1.50,P=0.042);有睡眠问题的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低于无睡眠问题的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OR=0.78,P=0.080)。结论 孕期控制体重可为顺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应从多方面注意儿童的睡眠卫生,减少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焦虑患病率,探索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6月就诊于清河县中心医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86例进行基本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SSAS)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急性期焦虑患病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脑卒中急性期焦虑患病率为26.27%,老年脑卒中焦虑的危险因素有女性(OR=1.141,P=0.012)、合并其它疾病(OR=1.901,P<0.001)、生活不能自理(OR=13.152,P=0.017),焦虑的保护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高(OR=0.164,P=0.021)和社会支持量表得分高(OR=0.926,P<0.001)。 结论 清河县老年脑卒中后恢复期焦虑患病率较高,患病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家庭人均收入、合并其他疾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CH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地区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本地区CH发病率及分布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5—2019年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人数总共为127 524例,确诊为CH患儿45例,5年CH总体发病率为35.29/105。冬春季CH发病率高于夏秋季,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P=0.347);早产儿CH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251.68/105(18/7 152),早产儿CH发病率高于足月儿20.93/105(25/119 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OR=3.172,95%CI:2.185~8.116,P=0.012)、早产(OR=2.662,95%CI:1.904~7.115,P=0.008)、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1.973,95%CI:1.362~4.950,P=0.03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892,95%CI:1.207~4.216,P=0.024)、孕期用药史(OR=2.350,95%CI:1.802~6.713,P=0.016)、孕期射线接触史(OR=2.712,95%CI:1.938~7.346,P=0.028)及孕期碘摄入量不足(OR=4.120,95%CI:2.713~9.150,P<0.001)是CH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地区CH发病率较高,影响CH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这些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减少CH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3~6岁儿童体重指数和饮食行为,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营养不良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所选取的486名3~6岁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填写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调查员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在486名儿童中,体重指数正常儿童356名、消瘦11名、超重61名、肥胖58名,检出率分别为73.25%、2.26%、12.55%和11.93%。3~6岁儿童不同性别饮食行为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情绪性饮食(F=3.472,P=0.032)、主动进食能力得分(F=3.816,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在挑食(F=4.804,P=0.003)、不良进食习惯(F=6.077,P<0.001)及过饱响应维度得分(F=4.39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有挑食(OR=-0.367,95%CI:-0.966~-0.112,P<0.001)、不良饮食习惯(OR=-0.097,95%CI:-20.705~-0.204,P=0.045)。结论 该地区3~6岁儿童存在肥胖、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影响儿童体重指数;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饮食行为在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及过饱响应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分析营养包干预下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问题的进一步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多阶段抽样、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我国营养包覆盖地区19 552名6~23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血红蛋白检测判断婴幼儿是否贫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看护人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营养包服用情况及过去24 h喂养情况,并计算辅食喂养指标合格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人群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儿童总贫血率为30.0%(5 883/19 552)。非贫血组婴幼儿看护人有81.9%为初中及以上学历,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2.4%,均高于贫血组看护人。非贫血组婴幼儿营养包服用时长为(7.37±4.76)个月,长于贫血组婴幼儿。非贫血组婴幼儿最小膳食种类合格率、最低膳食频次合格率及最低可接受膳食合格率分别为69.2%、68.0%和41.9%,同样高于贫血组婴幼儿,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性别(OR=0.918,95%CI:0.856~0.985,P=0.017)、年龄(OR=0.947,95%CI:0.936~0.958,P<0.001)、看护人学历(OR=0.772,95%CI:0.742~0.804,P<0.001)、营养知识掌握正确率(OR=0.995,95%CI:0.993~0.997,P<0.001)、辅食种类合格情况(OR=1.128,95%CI:1.044~1.219,P=0.002)及辅食频次合格情况(OR=0.678,95%CI:0.629~0.730,P<0.001)及营养包服用时长(OR=0.984,95%CI:0.973~0.995,P=0.005)均为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持续有效的营养包服用,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及改善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将有利于控制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中学生营养状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永宁县3所中学,共1 091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体重指数(BMI)评价营养状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91名中学生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3.75%、77.18%、9.07%。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16.67%、14.23%)均明显高于女生(11.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超重肥胖率(13.70%)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显示,女生(OR=0.611,95%CI:0.422~0.883)、母亲职业为个体工商户(OR=0.242,95%CI:0.093~0.626),不挑食(OR=0.602,95%CI:0.420~0.862)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无家族肥胖史(OR=2.513,95%CI:1.059~5.959)则是该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另外,女生(OR=0.263,95%CI:0.159~0.433)、非独生子女(OR=0.432,95%CI:0.257~0.727)、无家族肥胖史(OR=0.138,95%CI:0.079~0.241)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而睡眠时间超过10 h(OR=13.154,95%CI:1.468~117.850)则是该地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现象并存,男生和独生子女的营养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当地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职业人群颈椎健康情况,分析导致或加重颈椎异常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工人,采用腾讯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管理岗位人员,吸烟(OR=0.253)、饮酒(OR=0.377)、计算机摆放舒适或很舒适(OR=0.283、0.053)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05、0.031、0.004、0.002);对于生产岗位工人,饮酒(OR=0.571)、使用计算机时经常或偶尔休息(OR=0.160、0.291)、桌椅高矮感觉舒适或很舒适(OR=0.550、0.208)为颈椎健康的保护因素(P<0.05),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越长为颈椎健康的危险因素(OR=1.125,P=0.018)。 结论 不同工种人群颈椎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防治策略也应更有针对性。计算机摆放和桌椅高矮舒适度差,使用计算机时间长或久坐而不适当休息,会导致或加重颈椎病。建议调整好计算机摆放高度,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和手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8年对河南省新乡市6 195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关联。结果 共6 194名青少年完成问卷,男性2 586名(41.8%),女性3 608名(58.2%),青少年焦虑情绪在男女性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χ2=3.400,P>0.05)。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关爱(OR=0.969,95%CI:0.953~0.984,P<0.001)、母亲鼓励呈负相关(OR=0.974,95%CI:0.953~0.994,P=0.013);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控制(OR=1.088,95%CI:1.064~1.113,P<0.001)、父亲控制呈正相关(OR=1.042,95%CI:1.019~1.066,P<0.001)。青少年焦虑共病抑郁情绪和母亲控制(OR=1.065,95%CI:1.035~1.096,P<0.001)和父亲控制(OR=1.068,95%CI:1.038~1.099,P<0.001)显著正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关爱是青少年焦虑的保护因素,控制是青少年焦虑的危险因素,尤其父亲控制是青少年的抑郁共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引发AD的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0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武汉市新洲区幼儿园抽取3 489名2~6岁的学龄前儿童,调查其AD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 AD 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 489例,儿童AD209例,患病率5.99%。其中男童患病率为6.21%,女童为5.75%,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568);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时营养状况差(OR=1.228,95%CI:1.031~1.462)、过敏性哮喘史(OR=2.532,95%CI:1.302~4.923)、过敏性鼻炎史(OR=1.672,95%CI:1.095~2.554)、父母过敏史(OR=2.015,95%CI:1.386~2.929)、父母AD史(OR=1.852,95%CI:1.356~2.530)、住房中有霉斑(OR=1.627,95%CI:1.163~2.276)、家中饲养宠物(OR=1.306,95%CI:1.039~1.642)、接触毛绒玩具(OR=1.508,95%CI:1.399~2.377)均为学龄前儿童患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AD影响因素较多,应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加强孕期妇女的营养摄入,促进均衡饮食,有家族史和自身过敏史的儿童父母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护理,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尽量避免接触宠物、毛绒玩具并定期干燥杀菌,以降低AD在儿童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