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徐州市区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徐州市区1 1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9%的老年人有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女性(OR=1.654,P=0.005)、初中文化(OR=2.820,P0.001)、独居(OR=2.085,P=0.006)、自觉健康状况差(OR=4.484,P=0.002)、对社区养老环境满意(OR=2.398,P0.001),身边有可及性的居家养老中心(OR=2.591、P=0.001)、接受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OR=5.155,P0.001)的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意愿较强。结论徐州市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应着重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多样性和高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住院共病老年人认知衰弱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共病患者(年龄≥60岁)692例。采用老年综合评估衰弱指数(CGA-FI)量表评估衰弱状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老年人认知情况;同时存在衰弱和认知障碍(CI)者定义为认知衰弱。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进行共病严重程度评估。根据是否存在衰弱或CI将患者分为认知衰弱组(176例)、单纯衰弱组(176例)、单纯CI组(74例)和非认知衰弱组(266例)。收集并比较4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共病老年患者认知衰弱分布特点。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总体存在2~12种慢性疾病,CCI指数为5.5±1.9。25.4%(176例)的共病患者存在认知衰弱。趋势性检验显示,认知衰弱患病率随年龄、CCI级别的增高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呈趋势性增加(P0.001)。与其他3组比较,认知衰弱组患者年龄、CCI,以及入院情况(病危/病重)、急性心力衰竭、慢性骨关节炎、老年综合征(营养不良、平衡功能障碍、抑郁情绪、睡眠障碍、跌倒史)比例均显著升高,体质量指数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OR=5.022,95%CI 2.484~10.157;P0.001)、营养不良高风险(OR=2.272,95%CI 1.179~4.377;P=0.014)、平衡功能障碍(OR=4.803,95%CI 2.898~7.960;P0.001)、抑郁(OR=4.227,95%CI 2.271~7.866;P0.001)、骨关节炎(OR=2.707,95%CI 1.332~5.501;P=0.006)是住院共病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住院共病老年人普遍存在认知衰弱,年龄越大、共病程度和ADL障碍越严重,认知衰弱越明显。临床上应注意营养缺失、平衡力差并存在骨关节炎和抑郁的共病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居住城市社区的农村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118例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集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118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14.4%;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病史、Hcy、LDL-C与智力状态检查结果呈相关性(x2 =21.166、19.323、13.672、3.698,P<0.01或P<0.05);性别、配偶是否健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均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不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53,95% CI:0.765~0.951)、脑卒中病史(OR=0.764,95% CI:0.629~0.929)、LDL-C(OR=0.208,95% CI:0.062~0.701)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OR=0.839,95% CI:0.725~0.972)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脑卒中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日常生活能力是居住城市社区的农村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北京市万寿路街道常住的年龄≥60岁的老年居民共1402例,根据CIMT水平分为正常组688例、增厚组611例和斑块组103例;又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1139例(非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障碍263例(认知障碍组)。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MMSE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踝肱指数(ABI)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增厚组ABI和MMSE低于正常组(P0.01)、ABI高于斑块组(P0.05);认知障碍组CIMT高于非认知障碍组,ABI、MMSE和ADL低于非认知障碍(P0.05,P0.01)。CIMT与MMSE呈负相关(r=-0.342,P0.05),ABI和ADL与MMSE呈正相关(r=0.213、0.202,P0.05)。CIMT是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32,95%CI:0.610~1.394,P=0.027)。结论近半社区老年人群的CIMT增厚,CIMT与认知功能有关,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状态,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陕西省4个社区的城镇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评估社区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并分析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67份,有效回收342份。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因素。结果 342名老年人中,118例(34.50%)老年人存在 MCI,MMSE得分为(21.44±5.0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吸烟史及饮酒史影响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19,95%CI 1.257~4.277; P=0.007)、年龄(OR=1.044,95%CI 1.010~1.079;P=0.011)是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群体。吸烟、饮酒与老年人MCI的关系仍需探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ADL)下降对其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随访期间新发生的MCI患者105例,对照为随访队列中未发生MCI人群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进行1:4比例选择的420例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ADL,躯体生活自理能力(B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受损对MCI发生的影响。结果 ADL和IADL受损者认知功能得分下降值均高于未受损老人(P<0.05),且发生MCI的危险性较高,其OR(95%CI)分别为2.75(1.208~6.236)和2.86(1.216~6.702),而BADL受损则未发现其影响。结论 ADL受损是MCI发生的重要高危因素,其中IADL受损可能是重要主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市13个社区的69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一般人口学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MMSE均分(26.47±3.851)分,MoCA均分(19.71±5.326)分,社区老年人MMSE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有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兴趣爱好、ADL(P<0.05),MoCA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有年龄、工作、文化程度、月收入、AD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ADL受损是MMSE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是MoCA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武汉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BMI、WC、WHR)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上海宝山区大场社区366名6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进行肥胖指标测量,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评估。肥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结果年龄、教育、BMI及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的影响因素。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OR=0.177,95%CI0.039~0.809)和高BMI(OR=0.886,95%CI0.807~0.972)是保护因素,年龄(OR=1.087,95%CI1.302~1.145)和WHR(~*10)(OR=2.255,95%CI1.330~3.823)是危险因素。结论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而言,控制腰臀比(WHR)比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郑州市24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Mo CA平均得分为(21.040±5.394)分,为中等认知功能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娱乐活动情况、记忆力状况是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ADL得分与Mo CA得分呈负相关。结论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ADL好,其认知功能越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加强对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了解,并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给予健康指导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老年人认知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饮食习惯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深圳市罗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根据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筛选出24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性别相同原则进行1∶1匹配对照组249例。收集两组对象的饮食习惯,运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饮食习惯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大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的食用频次和是否食用海水鱼等饮食习惯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月进食新鲜蔬菜>60次(OR=0.639,95%CI:0.465~0.879)、30~60次(OR=0.598,95%CI:0.412~0.790)、食用海水鱼(OR=0.634,95%CI:0.418~0.960)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经常进食新鲜蔬菜(≥30次/月)和食用海水鱼的饮食习惯是深圳市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唐山市高龄老人排便情况及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各社区中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孤独量表(UCLA)、家庭支持量表(PSS-Fa)进行评测。结果存在排便异常的老年人占54.4%,排便异常高龄老人的ADL功能障碍和孤独感的发生率均高于排便正常老年人(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等一般因素外,小便失禁、大便失禁和便秘是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分析排便异常对高龄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锦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居家护理需求,为提高居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行设计的居家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锦州市769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居家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居家护理需求进行分析。结果锦州市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85.5%,14.2%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IADL、PADL及ADL总分中男性得分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居家护理需求所有条目中,老年人对上门救护、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等方面需求较高,ADL有障碍的老年人需求得分高于ADL正常者。居家护理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共筛选出四个影响因素,依次是:体检情况(X1)、子女情况(X2)、患病种数(X3)、年龄(X4),方程模型:Y=7.115+1.875X1-4.030X2+1.383X3+0.301X4。结论加强老人慢性病防治工作,关注高龄老人、老年男性及空巢老人,提倡老年人健康检查,做到定期体检,提倡新居家护理理念,推广对老年人进行全面居家护理,为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女性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对22个省的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共调查1 070人,有认知功能缺损者为311人,占29.1%,日常生活能力与老年女性的认知障碍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老年认知障碍的发生,应加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的健康教育,增进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失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五城市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3类机构中年龄≥65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ADL、健康和营养等方面。判断失能与营养评价分别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ADL-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4929人入选本研究,根据失能情况分为病例组(20分,n=379)与对照组(≥60分,n=4550)。两组年龄、城市、机构、所患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呼吸、体温、水肿、黏膜、皮肤弹性、咀嚼能力及牙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者中,营养状况正常占50.9%(2509/4929),存在营养风险33.66%(1659/4929),营养不良15.44%(761/4929),两组营养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精神神经系统疾病(OR=3.41)、咀嚼功能较差(OR=2.03)、心血管系统疾病(OR=1.87)、90岁(OR=1.84)、泌尿系统疾病(OR=1.55)是老年人AD-失能的危险因素;良好的营养状况(OR=0.73)和消化系统疾病(OR=0.51)是老年人AD-失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90岁、咀嚼功能差、营养不良、患有精神神经、心血管及泌尿等系统疾病的老年人ADL-失能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对1 578例社区老年人进行MCI的筛查和医学诊断,利用MoCA分析确诊的229例MCI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结果 社区老年MCI患者MoCA各认知域障碍发生率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延迟回忆97.82%、视空间与执行功能95.63%、抽象83.84%、注意63.76%、命名43.67%、语言40.61%、定向19.65%.MoCA各认知域得分与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按照相关系数r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延迟回忆0.528、视空间与执行功能0.489、注意0.454、语言0.401、抽象0.333、命名0.228、定向0.22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和经济状况与MoCA总分有线性回归关系(F=17.091,P=0.000).结论 社区老年MCI患者存在多认知域的损害,但各认知域受损并非均等程度,其中以延迟回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能力等认知域损害较普遍和突出.文化程度、年龄和经济状况可能是预测MCI患者转归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对老年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37,P0.001)。其中观察组语言能力(t=14.1,P0.001)、延迟回忆(t=11.33,P0.001)、定向力(t=6.884,P0.001)及视空间与执行能力(t=2.97,P=0.00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患者Mo C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F=74.15,P0.001),经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其中重度狭窄组Mo CA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P0.05)。3组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患者AD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F=13.86,P0.001),经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其中重度狭窄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t=3.441,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6.001,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与Mo CA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r=0.461,P=0.002),HDL-C与Mo CA评分呈现显著负相关(r=-0.449,P=0.003)。结论颈动脉狭窄是老年人群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诱因之一,狭窄程度越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越明显,加强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可改善认知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分析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改善家庭支持状况,完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徐州市主城区选取18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徐州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较健康的占88.1%.多因素分析显示:80岁及以上(OR=0.340,P<0.001;OR=0.045,P<0.001)、患有2种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关怀和健康自评的关系。方法在邯郸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一个社区,对社区内≥60岁1 372名老年人,使用统一一般资料问卷、孤独感简易量表(ULS-6)、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健康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率为27.28%,健康自评和社会关怀影响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的产生(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关怀(OR=0.345)、健康自评(OR=2.057)、文化程度(OR=0.654)、长期用药情况(OR=1.437)、婚姻状况(OR=2.168)和月收入(OR=1.220)是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孤独感发生率较高,社会关怀满意和文化程度高是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的保护因素,长期用药、健康自评不健康、无配偶和月收入低是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依据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77例)和认知正常组(10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来筛选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2.1%(77/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773)、高血压(OR=3.337)、颈动脉斑块(OR=5.447)、脑血管疾病史(OR=4.063)、NIHSS评分(OR=2.484)、多发性脑梗死(OR=2.158)等因素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应针对高危因素,应早预防、早治疗及早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包括进行病因预防、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干预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唐山市路南、路北区35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2个社区,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724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结果听力、视力、行走、慢性病及ADL均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及ADL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数量越多和ADL越差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养老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