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T2DM患者为94例。随机平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全科医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T2DM开展全科医学治疗模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78)和对照组(n=178)。2组病人均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Harris评分,并比较2组病人的输血率、总失血量、第1天血红蛋白降低值、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病人;干预后2组病人的疼痛和关节畸形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2组病人的关节活动、日常活动能力与步态和Harris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病人的总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自我效能,降低输血量,促进恢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膝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病人的炎症因子及25羟维生素D3[25(OH) D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变化。方法收集老年T2DM合并OP病人40例(T2DM合并OP组),老年单纯T2DM病人43例(T2DM组),同时收集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做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生化指标、25-OH-D3、TSH、PTH、胱抑素C(Cys-c)、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T2DM合并OP组年龄、DM病程和SBP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2DM合并OP组和T2DM组血脂、血糖、Hb A1c、PTH、Cys-c、TSH、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和25(OH) D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OP组和T2DM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T2DM病人25-OH-D3及TSH、Cys-c、炎症因子等指标可能与OP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老年T_2DM患者10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 A1c、FPG及2hPBG水平均较低,(P 0. 05);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均较高,(P 0. 05)。结论对老年T_2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白内障病人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白内障知识、术前要点、术后注意事项、滴眼药方法及出院康复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2组自我管理、认知症状管理及日常生活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满意度及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each back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能增强病人自我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临床健康教育知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病人血糖、心理压力、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教育组和同伴教育组,每组各84例病人,其中常规教育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同伴教育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同伴教育,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血糖、心理压力、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同伴教育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 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P0. 05);干预后,同伴教育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总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 05),且显著低于常规教育组(P0. 05)。结论对伴有情绪障碍的老年T2DM病人采用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减轻心理情绪压力以及波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转诊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转诊后老年多学科整合团队(GIT)查房结合的诊疗模式对老年患者转诊后诊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或留观的老年患者采用MEWS进行转诊前评估,转诊至松江区乐都医院老年医学科后分别进行GIT查房(观察组)和传统医疗模式查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好转率、死亡率、医疗费用、再住院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共转诊老年患者306例,其中156例(观察组)接受GIT查房诊疗,好转出院150例(96.2%),死亡1例(0.64%)。其余1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模式查房,好转出院134例(89.1%),死亡3例(2.0%)。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7.7±13.1)d,好转率96.2%,平均医疗费用(8275.32±4680.33)元,再住院率1.28%,家属满意率95.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住院需求较高,转诊评估和GIT查房诊疗能为老年共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管理手段,并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运动功能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DE)。方法检测27例PD+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评定运动功能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并计算LDE;与30例P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D+T2DM组FPG、HbA 1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5),两组果糖胺无统计学差异(P0. 05)。PD+T2DM组较对照组运动症状(UPDRS-Ⅲ)评分显著升高(P0. 05),两组LDE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PD伴有T2DM患者血糖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功能,但对药物使用剂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结果两组治疗前FPG、1 h PG、2 h PG、3 h PG、HbA1C、TC、TG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2.73±0.27)d、低血糖发生率18.6%(13/70),对照组分别为(3.19±0.31)d、7.1%(5/70),P均<0.05。结论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 DM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维度团体干预方法对老年住院病人孤独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筛查,选取80例存在孤独感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3个月的多维度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2组病人孤独感评分和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的多维度团体干预,观察组病人UCLA孤独感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t=16. 69,P0. 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17. 06,P0. 01);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干预前(t=38. 40,P0. 01)及对照组(t=41. 15,P0. 01); 2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1. 06,P0. 01)。结论多维度团体干预对于改善老年住院病人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效应,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具有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表法,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6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两组,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对不同护理方法起到的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1)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T2DM患者展开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98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老年T2DM患者,随机平分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液25R治疗,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液25R治疗3个月后。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hPG)低于对照组(P 0. 05)、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有症状低血发生率2. 04%低于对照组16. 33%(P 0. 05)。结论伏格列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液25R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老年T2DM患者,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胰岛素应用剂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维生素D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2例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维生素D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情况、体重指数(BMI)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1%,显著高于对照组(80. 5%,P0. 05)。结论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D,可更为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胰岛β细胞功能,控制体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振媚 《内科》2008,3(6):856-85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T2DM+IMT组)55例,正常对照组6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并统计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T2DM组、T2DM+IMT组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1MT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病人肌少症(sarcopenia)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80例老年T2DM病人(T2DM组)及258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测定2组血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水平以及步速、握力、身体成分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将老年T2DM病人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比较2组25(OH) D水平;根据25(OH) D水平将老年T2DM病人与对照组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分别比较不同维生素D水平下T2DM组与对照组ASMI水平差异。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老年T2DM病人ASMI与年龄、病程、HbA1c、血清25(OH) D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1)老年T2DM病人肌少症的发生率为30. 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 9%(χ~2=30. 786,P0. 001)。(2)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病人血清25(OH) D水平较非肌少症组显著下降(t=-2. 945,P=0. 013)。(3)维生素D充足组中,老年T2DM病人与对照组相比,A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维生素D不足组、缺乏组、严重缺乏组中,老年T2DM病人与对照组相比,ASMI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4)相关分析发现,老年T2DM病人ASMI与年龄(r=-0. 404,P=0. 008)、HbA1c(r=-0. 382,P=0. 013)、病程(r=-0. 418,P=0. 006)呈负相关,与血清25(OH) D水平(r=0. 366,P=0. 017)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 208,P=0. 006)、HbA1c水平(OR=1. 851,P=0. 015)、病程(OR=1. 482,P0. 001)、血清25(OH)D缺乏(OR=2. 853,P0. 001)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病人常合并肌少症,年龄增加、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控制差、维生素D缺乏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T2DM患者140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者56例(观察组),未合并肺部感染者8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肺功能、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脏器衰竭与否、激素及抗菌药物使用共9项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病程、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肺通气功能显著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脏器衰竭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是否合并使用抗菌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病率与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预防及治疗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积极控制血糖、增加肺通气可以有效预防老年T2DM合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12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平分对照组给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FBG、2hPBG、Hb A1c较对照组低(P 0. 05); SF-36评分情感职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身体机能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DM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0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糖尿病专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总满意度92. 16%高于对照组76. 47%(P 0. 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可以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老年T2DM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54例,另选取老年T2DM骨折疏松症组166例,老年T2DM192例,健康体检者120例。结果 DM组血清CTX、P1NP、ALP及OC水平低于骨折组、骨松症组,对照组血清CTX、P1NP、ALP及OC水平低于其余三组,(P 0. 05),但骨折组、骨松症组间(P 0. 05)。就性别而言,骨折组、骨松症组及DM组男性血清CTX、P1NP、ALP及OC水平均低于女性患者(P 0. 05),且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 05)。就年龄而言,骨折组、骨松症组、DM组及对照组共四组年龄60岁患者血清CTX、P1NP、ALP及OC水平均低于年龄≥60岁组(P 0. 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CTX、P1NP、ALP及OC水平升高明显,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人240例,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2010年推荐的T2DM诊断标准,分为DM组和健康对照组(NC组)。每组再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5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分别为正常体质量DM组(NWD组),肥胖DM组(OD组),正常体质量NC组(NWC组),肥胖NC组(OC组)。测量其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计算腰臀比(WHR)及BMI,测定腹内脂肪及皮下脂肪百分比,检测空腹血糖(FBG)、75 g葡萄糖负荷后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血清vaspin浓度。结果各组间血清vaspin浓度比较,DM组显著高于NC组(P0. 01),OD组显著高于NWD组(P0. 05),OC组显著高于NWC组(P0. 05),NWD组显著高于NWC组(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M病人血清vaspin浓度与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HOMA-IR均呈正相关(r=0. 75、0. 79、0. 81、0. 76,P均0. 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B=1. 536,P0. 05)及HOMA-IR(B=1. 932,P0. 01)是影响血清vaspin浓度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T2DM病人血清vaspin水平与BMI、HOMA-IR相关,vaspin可能在T2DM病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